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可真是個熱鬧地方,不僅經常有大和尚講故事,還有個特別有名的燒豬院,據說有個叫惠明的大和尚做豬肉特別好吃。

  可惜蘇軾出生時惠明和尚都圓寂了,到了大相國寺只能繞到燒豬院看兩眼解解饞,真不知道那位大和尚做的豬肉到底有多好吃!

  朱元璋驚訝不已:「寺院裡燒豬?」

  蘇軾微微一笑,說道:「對,當時惠明的老朋友楊億楊相公,是位翰林學士,特別愛去找惠明吃豬肉。有天楊相公在惠明那吃飽喝足,揉著肚子對惠明說『你可是個和尚,別人把你這裡叫燒豬院不太好吧?』惠明說『別人要這麼喊我能怎麼辦?』楊相公就給他提了個建議,你猜是什麼建議?」

  朱元璋直搖頭:「我怎麼曉得?」

  蘇軾臉上笑意更盛:「楊相公說,不如就改名叫『燒朱院』吧,就你姓的那個朱。」

  朱元璋:「…………」

  嬴政和杜甫聽了都忍俊不禁。

  蘇軾這傢伙可真是個促狹鬼。

  一行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已經出了居住區,他們踏入遊覽區後沒走多遠就有不少遊客注意到了,齊刷刷跑出來拍照。

  別看現在漢服成了流行,走在街上時不時能看見有人穿著外出,實際上對大部分人來說它離日常生活還是挺遙遠的。

  像蘇軾他們這樣四個人四個款式,走在一起更是引人注目。

  尤其他們四人一個作君王打扮、一個作文人打扮、一個穿著道袍、一個穿著僧袍,竟是把王權以及儒釋道三個領域都涵蓋進去了,光是走在一起就莫名地引人注目。

  要知道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掌控著一代代王朝的始終是朝中的「君臣」,文人們首先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若是仕途不得志,他們才會轉投佛家與道家文化尋求思想上的解脫。

  不僅文人失意時常與佛道結緣,像朱元璋這種活不下去的貧農子弟,走投無路之下也會剃髮為僧,只求能吃上幾頓飽飯。

  這樣四個人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段段歷史的縮影。

  看到的人不一定懂,卻都能感受到整個畫面的奇妙與和諧。

  遊客們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手已經飛快按下拍攝鍵。

  不管從哪個角度拍,感覺都像是一幅名畫。

  這趟來值了!

  蘇軾幾人一直被拍到放映廳外。

  過來看閱兵紀錄片的人不多,吳普沒特意給蘇軾他們留位置,讓其他人三三兩兩地自由入座。

  就等蘇軾他們過來開播了。

  吳普招呼他們到前排的五連空位上落座,奇道:「你們怎麼都換衣服了?」

  「人前豈能失禮。」嬴政說道。

  蘇軾三人連連點頭。

  吳普給他們介紹起閱兵是怎麼一回事。

  得知可以看到現代軍事力量,嬴政他們都很期待,落座後便開始等著閱兵紀錄片開播。

  燈一關,外面的遊客就看不清裡面的嬴政等人了。

  想想自己還有許多地方沒參觀完,遊客們只能遺憾地從放映廳門口離開。

  算了,去逛個文創店冷靜冷靜!

  還有人把自己拍下來的「四人行」投稿到博物館遊客bot。

  博物館現在每天放的票多了,搶票就沒以前那麼難了,所以大夥本來對今天能到博物館玩的人也沒多羨慕。

  這張照片一出來,很多人就坐不住了,紛紛冒泡哀嚎——

  「啊啊啊啊啊這照片好有感覺!」

  「館長到底從哪找來這麼多氣質完美貼合本人的大佬啊!真是太絕了!」

  「服化道也很牛逼好嗎?這些衣服的質感就不說了,上次昭君那把琵琶和西施的舞衣簡直驚呆我老師!」

  「這就是給首富當孫子的快樂嗎?我也想找這麼多人陪我一起玩cosplay!」

  「醒醒,你沒有博物館,真請得起這麼多人你都沒地方招待他們。這麼多人住青旅都得住窮你!」

  「沒想到我會有粉博物館的一天,總感覺每天都有新發現,拿到手機不挨個帳號刷新一下就會錯過很多大寶貝!」

  「我也是,我的關注列表里有十幾個清陽博物館相關的號,每個號發布的內容都還不重複,簡直絕了。」

  「求分享帳號,我看看我有沒有遺漏!」

  「跪求更多照片,我的內存還撐得住!」

  「博物館官方號開始放直播剪輯了,給配了官方翻譯字幕,有沒有一起去補的,彈幕多點才熱鬧啊!」

  「什麼?有字幕了?火速點開,馬上就補!」

  「真的嗎?早該出了!沖沖沖!」

  「我也去!雖然他們的口音都很有特色,但我真的聽不懂,字幕救我狗命!」

  不僅閒著無聊的網友們齊刷刷涌去補剪輯,還有人把連結發給姚教授他們這些語言學專家,讓他們瞅瞅官方給出的翻譯和他們的研究結果對不對得上號。

  姚教授本來早就想聯繫吳普商量商量深入交流的事兒,現在博物館放出了官方翻譯,他們第一時間戴起老花鏡點進去觀看起來。

  越看,他們就越震驚。

  很多他們以前看回放時對不上號的內容,經過博物館官方這麼一翻譯頓時豁然開朗。

  到底是哪位大神給博物館搞的古漢語復原啊?

  太令人難以置信了,簡直像是直接把古人給請了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