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嬴政看得尤為仔細。

  嬴政剛聽蘇軾介紹了朱元璋其人。

  這人很可能就是開局一個碗,打下了整個江山。

  和宋朝的一路南遷不同,他和他兒子朱棣都準備往北遷都,選來選去選中了最北邊的燕京,在差不多相當於國門的地方建了個紫禁城。

  那是離草原人最近的地方,出門就能和草原人干一架!

  皇帝都搬到北邊了,北方荒棄的地該開荒了,北邊的教化該撿回來了,兵馬也該練起來。

  朝廷能打的時候就厲兵秣馬天天追著草原人打。

  朝廷不能打的時候就把萬里長城修起來。

  現在能看到的長城,大多都是明朝翻修的,為的就是別像唐宋那樣動不動被人殺到家門口。

  雖然後代子孫多奇葩,但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代帝王確實是鐵血又強悍。

  聽到蘇軾說到朱棣有事沒事親自帶兵追著草原人一頓猛錘的時候,嬴政都有點心情激盪了。

  自己要是有這樣的兒子,一定把他安排去打匈奴!

  聽蘇軾剛才給他講的秦末記載,他長子扶蘇傻乎乎自裁,秦二世胡亥傻乎乎被人拿捏,中間的兄弟還被他們全殺光了。

  他辛辛苦苦生了十幾二十個孩子,最後居然被胡亥那小子活生生搞成絕戶啊!

  枉費自己百忙之中抽空寵幸了那麼多美人!

  一想到這事兒,嬴政就氣悶不已,怎麼自己生的兒子一個都不像自己?

  等吳普領著朱元璋過來,嬴政不免對他生出幾分羨慕之情:「你兒子真不錯,是個有雄才大略的。」

  朱元璋被嬴政說懵了。

  得知嬴政的身份後,朱元璋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有朝一日居然能見到和自己歲數差不多的始皇帝!

  朱元璋有點納悶:「你們都知道我兒子?莫非我還是沾了他的光才到這邊來的?我現在媳婦都還沒娶呢。」

  蘇軾是個藏不住話的,聞言立刻給他劇透:「快了,你再當幾年和尚就該投奔紅巾軍造反去了。到那時候你投奔的人會慧眼如炬地發現你是個人才,把他的養女嫁給你!」

  吳普點頭:「對,你到時候就有媳婦了,你和她感情非常好,和她生了好幾個兒女。」

  朱元璋到底只是個二十歲的毛頭青年,聽了這話有些高興,連光頭瞅著都更鋥光瓦亮了。

  「造反?也是,要是不造反,我這種自己都養不活的窮漢哪裡討得著媳婦!」朱元璋忍不住繼續問,「你們說的是我哪個兒子?他很有出息嗎?」

  吳普看了嬴政和蘇軾一眼,意思是「你們剛才在討論什麼」。

  蘇軾又給朱元璋講了他兒子遷都燕京來了個「天子守國門」的壯舉。

  「天子守國門?」朱元璋喃喃重複著這句話,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朱元璋剛才聽到「造反」,就想起了吳普當初說的「討飯皇帝」。

  現在親耳聽到蘇軾說自己兒子是天子,朱元璋一下子想明白了:當初吳普說的那個人就是他!

  就說了,世上哪會有兩個經歷這麼像的人!

  瞧見朱元璋一臉的不敢置信,蘇軾看了眼吳普。

  這小子肯定又和忽悠自己一樣忽悠朱元璋。

  當初這小子就對他說了一堆「東坡先生」的事跡,偏就是不告訴他東坡先生是他本人!

  現在也是,人朱元璋在西院含辛茹苦地教書育人,卻連自己以後會當皇帝都不知道!

  這小子壞得很。

  吳普一臉無辜,給朱元璋說了實話:「對,你當了皇帝,你兒子也當了皇帝。他們剛才說的就是你兒子朱棣,他確實是『天子守國門』,當藩王時就鎮守燕京北平,經常親自帶兵和草原人干架,登基後也御駕親征。」

  朱元璋夸道:「不愧是我兒子!咱家的人當了皇帝,就該這樣以保護百姓為己任,不能草原人一來立刻撒腿就跑。那種沒骨頭的人當什麼皇帝?」

  吳普心想,你們老朱家有被人活捉了去的,還有被人逼到上吊的。

  不過這些傷心事不提也罷。

  瞧見朱元璋那滿臉為朱棣這個兒子自豪的表情,吳普都不太忍心和他說真相了。

  吳普嘆著氣說:「可惜他不是你最喜歡的兒子,更不是你屬意的太子人選。當時你已經把長子培養得很好,就差傳位給他了,結果有次他代表你去陝西給新都選址,回來後就一病不起、先你而去了。」

  那時候的朱元璋傷心欲絕,一個恨不得一天假都不放的工作狂連續罷朝二十八天,簡直是天天以淚洗面。

  自從朱標死後,朱元璋就覺得孫子朱允炆壓不住底下的人,開始磨刀霍霍把開國功臣一一幹掉。

  他親手拔掉了孫子可能壓制不住的威脅和隱患,卻也讓孫子成了沒牙的老虎,在位沒幾年就被親叔叔給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至於傳為給別的兒子,尤其是朱棣這個老四,老朱是想都沒想過的。

  朱元璋:「…………」

  朱元璋自豪的笑容逐漸從臉上消失。

  過了許久,朱元璋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別說帝王之家,就算是普通人家,家產一多也難免會有紛爭。

  想想自己真要有了兒子,肯定也是悉心栽培長子,剩下的孩子湊合著養養得了。

  畢竟長子才算是家中的頂樑柱,家裡最先下地幹活的就是長子,後面的兒子再出色那也是後頭才出生的,哪裡能和長子比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