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普說:「放心,我又沒給他看你寫的那什麼『荊軻之變,持兵者熟視始皇環柱而走』。」

  蘇軾:「…………」

  累了,要吃三大碗面才能緩過來!

  第68章

  蘇軾和杜甫兩人心裡都有點小鬼,不過吳普做的面賊香,到了飯桌上他們也沒了顧忌,學著吳普的模樣嗦起面來。

  嬴政幼年過得不太順遂,本身也不是多講究的人。

  他一開始還有點不習慣,吃了第一口也就放下了大半戒心,敞開肚皮享用起自己沒有嘗過的新鮮麵食來。

  別看嬴政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偉業,實際上他那會兒食材極其匱乏,只有少數產量奇低的糧食和口味一般般的蔬菜瓜果。

  據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畝地的收成只有種子的十幾二十倍,也就是正常的、理想的情況下收成情況依然是「春種一粒粟,秋收二十子」。

  要是再來點天災人禍什麼的,可不就得動不動鬧饑荒嗎?

  產量這麼少的情況下,能玩的花樣自然也少。

  何況嬴政還不是那種貪圖口腹之慾的人。

  不過嬴政雖然不會特意去追求口腹之慾,但也不至於送到面前來都不吃。

  他吃完一碗勁道十足的麵條,還跟著蘇軾他們一起去盛第二碗。

  第二碗面依然是吳普現下的。

  嬴政順勢參觀了吳普的大廚房。

  這廚房是真的很寬敞,光是灶頭就古今交匯,想用古法烹飪就用古法烹飪,想用現代做法就用現代做法。

  嬴政見吳普手法嫻熟地把現做的麵條放下鍋,好奇地問:「你住這麼大的宅子,沒有廚子嗎?」

  「有是有,但我偶爾還是喜歡自己做點吃的。」吳普回答,「有時候招呼朋友們一起吃自己做的食物也是一種享受。」

  蘇軾說道:「那是,我也喜歡叫上三兩好友來聚會,自己親自做兩道菜招呼他們一塊喝酒。」

  杜甫深有同感,他只要閒下來就會寫信邀朋友過來玩兒。

  哪怕家裡只有一小壇酒,他也覺得叫上幾個朋友來喝才更有滋味。

  嬴政頓了頓,看著不遠處繚繞的熱氣,沒再說什麼。

  他是沒有朋友的,小時候沒有,長大後更沒有。

  嬴政出生的時候長平之戰才過去沒兩年,兩國依然在反覆交戰,所以他爹這個質子的日子不好過,他的日子自然也過得不怎麼樣。

  要說最接近朋友的人,燕太子丹倒也算一個。

  那會兒燕太子丹和嬴政他爹一樣蹲在邯鄲當質子,嬴政和他時不時也能一塊玩兒。

  只是嬴政當上秦王后,也沒再怎麼和燕太子丹往來過了。

  對於一個有遠大理想的帝王來說,朋友本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吳普把下好的面撈起來分作四碗,招呼嬴政三人自己端上自己那碗回去餐廳那邊吃。

  嬴政知道這邊沒人會伺候自己,也沒擺秦王架子,跟著大夥一起回去吃麵。

  蘇軾兩人瞧著嬴政不像要動不動把人拖出去殺掉的模樣,也就沒再提心弔膽。

  「你不是說要帶我們去坐飛機嗎?」蘇軾再一次提起自己念念不忘的事。

  吳普笑眯眯:「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有個主意了。要不我們去看看兵馬俑?」

  比起對此一無所知的嬴政和杜甫,蘇軾算是看過許多歷史紀錄片的人。

  他的目光落到了嬴政身上。

  嬴政這會兒才二十出頭,始皇陵還只處於選好址打打基礎的常規修陵狀態,哪裡有後來那麼多奇思妙想?

  瞧見蘇軾朝自己望過來,嬴政便敏銳地察覺這東西可能和自己有關係?

  兵馬俑這玩意還能特意去看?

  嬴政看向吳普。

  吳普知道嬴政聰明,沒有賣關子,給嬴政介紹起他一系列巨大的真人兵馬手辦。

  那可真是真人一比一定製款,連每個士兵的編發樣式都不一樣,也不知當時是怎麼燒出來。

  難道是士兵列好隊,工匠過去挨個觀察取材,才能做出這麼多表情各異、動作不一的陶俑?

  嬴政熱愛的手辦還不止這一樣。

  他每打下一國就叫人把對方的王宮一比一還原到咸陽那邊去,得來的美人全部安置到裡面。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足不出咸陽,盡享六國風流了!

  嬴政:「…………」

  聽起來有那麼一點不靠譜,但又很像是自己能做出來的事。

  這麼快樂的事,光是聽起來就很不錯,更別提能夠真正落實到位了!

  看著嬴政微微亮起的眼神,杜甫在旁邊欲言又止。

  蘇軾也在旁邊欲言又止。

  吳普很嚴謹地補充了一句:「這些都是司馬遷寫的以及後世挖出來的,具體是不是你乾的我也不知道。」

  嬴政問:「司馬遷是誰?」

  這個杜甫和蘇軾都知道,給他科普了一番,說這人寫史書的,結果寫到一半毅然為好朋友(戰敗投降匈奴的李陵)挺身而出據理力爭,被漢武帝處以毫無人道主義精神的腐刑。

  司馬遷雖然遭此大劫,依然身殘志堅地寫完了《史記》!

  但凡讀史的人,就沒有不讀這個的。

  嬴政聽了,心裡覺得這人公然為投降的人說情那不是找死嗎?

  戰敗可以寬宥,投降決不能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