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這可是新鮮的、不含半點古墓添加劑的秦簡!

  吳普先墊了墊重量,接著又目測了大小,順便叫系統掃描一份存檔。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系·爛筆頭·統:【…………】

  吳普在嬴政「你好像個傻子」的眼神里展開竹簡,先把嬴政執政初期的書信格式、書信稱謂粗略掃了一遍,才仔細看起裡面的內容。

  只讀了幾句,吳普就明白嬴政心情為什麼這麼差了。

  這是一份讓他封嫪毐為長信侯的家書。

  還不是和他商量的那種,而是讓他給詔書蓋個印。

  根據司馬遷八卦,嫪毐那是嬴政親媽的男寵。

  呂不韋因為投資嬴政他爹這個「奇貨」當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感覺再讓自己跟嬴政親媽有一腿的緋聞繼續傳播下去不太安全,就想出個絕妙的主意——

  他暗搓搓尋了個器大活好的男寵送到嬴政親媽身邊。

  司馬遷還詳細地描述了一下,說嫪毐那玩意大到能表演大鳥轉車輪(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

  至於司馬遷怎麼做到身臨其境似的把嫪毐那玩意描述得惟妙惟肖,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從秦滅亡到漢武帝年間一直有這種桃色傳言在。

  現在嬴政估摸著是在朝堂上讓呂不韋壓制,回到家一看他媽的來信,又是讓他封嫪毐這個「後爹」為長信侯。

  殺人誅心,殺人誅心!

  吳普把信看完,想起了《史記》上關於這段時期的記錄。

  嫪毐封為長信侯後越發沒有約束,車馬衣服想怎麼逾制就怎麼樣逾制,皇家園林想怎麼玩耍就怎麼玩耍,天下大事小事都由他來做決定。

  接下來第二年,嬴政加冠親政。

  嫪毐差不多同一時間被人告發私通太后。

  嬴政順勢把嫪毐幹掉了,並且準備把太后驅逐。

  接下來磨刀霍霍向呂不韋。

  不管是嫪毐這個長信侯,還是呂不韋這個文信侯,都在嬴政親政這短短兩年內以摧枯拉朽的速度一敗塗地,再也沒機會摸到大秦權柄。

  權臣當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從此以後,秦國的大事小事基本都由嬴政親自決斷,再也沒出現過呂不韋那種一手遮天的人物。

  到後來侯生盧生那兩個騙子術士密謀逃跑時,就曾經湊一起討論過嬴政的執政風格。

  大意是這樣的:

  嬴政這個人啊,喜歡依法治國,做事不留情面,事情沒幹好就要把你處死。

  底下的丞相大臣只接受他下達的任務,沒有人敢提出異議,沒有人敢指出他的過錯,天下大事全都由他自己決定。

  貪戀權勢到這種程度的皇帝,我們不可以幫他求長生藥!

  所以,嬴政是個相當聰明且相當自負的人。

  有他在一天,底下的官員都只是執行者。

  李斯他們可以提出建議,采不採納還是得看嬴政的決策。

  這個時候的嬴政,真的不知道嫪毐和太后的關係嗎?

  吳普覺得這事誰都說不清楚。

  至少眼下看來,嬴政那表情可一點都不像不知情的。

  唉,想想年輕時的嬴政也是不容易。

  小時候寄人籬下艱難求存就不說了,長到十來歲好不容易當了秦王,太后和呂不韋這兩個本應最值得信賴的人卻輪流朝他瘋狂插刀。

  怪不得他後來誰都不太信任。

  嬴政一直在觀察著吳普的表情,見吳普只讀了幾句便面露瞭然,知曉自己的家事定然也被後人傳作談資。

  嬴政下意識想握住竹簡,才想起手中空無一物。

  這個地方連落座的方法都與大秦不一樣。

  吳普調整電腦文字時他掃了一眼,知曉這個地方用的還是與小篆全然不同的文字。

  也是,兩千多年過去了,還能留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少了。

  見吳普拿著竹簡看來看去捨不得還,嬴政問道:「看完了嗎?」

  吳普知道這東西嬴政肯定不想被外人看到,更不可能留在博物館展出,只好戀戀不捨地把竹簡還了回去。

  來都來了,嬴政也沒急著回去,而是跟著吳普去吃早餐。

  嬴政當上秦王后沒再缺衣少食過,不過兩千多年的差距不是廚藝可以彌補的,現代光是食材種類就比春秋戰國時期要多得多。

  嬴政在吳普問他吃不吃麵的時候他說「都可以」。

  難得接待嬴政這樣的大佬,吳普來了興致,決定親自和面做碗勁道十足的手工麵條給嬴政他們嘗嘗。

  嬴政走進餐廳後沒坐下,而是打量起周圍的環境。

  單看建築外部,屋子的結構沒多大區別。

  屋裡的陳設卻是大不相同。

  燈具,碗櫃,冰箱,桌椅,都是陌生的。

  嬴政走到窗邊往外看去,只見遠處的山峰上杵著一些高大的建築,瞧著不像是住人的地方,也不知是做什麼用的。

  就在嬴政準備坐下等待早飯上桌的時候,忽見天上有一巨物飛過。

  那巨物離得很遠,明顯像是在雲層之間行進。

  隔這麼遠還能用眼睛看見,可見它顯然比馬車要大上無數倍。

  嬴政正琢磨著那是什麼東西,就聽門外傳來討論聲。

  有人招呼旁邊的人:「看,又有飛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