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是剛才沒看見他們大快朵頤的模樣,他們都覺得吳普和蘇軾對這頓飯很不滿意。

  事實上吳普和蘇軾態度都差不多,不一定要多好吃,啥都吃著挺香。

  有改進的餘地,不一定就是難以入口。

  這一點都不矛盾!

  吃過飯,吳普還得把貓霸狗霸們帶回去安頓。

  他把張正豪載回學校,才去寵物店接即將屬於博物館的貓貓狗狗。

  貓貓狗狗被洗得乾乾淨淨。

  就是眼神有點凶。

  連看到吳普都開始齜牙。

  顯然很不滿意吳普把它們弄來扎針搓澡。

  世界上怎麼會有喜歡洗澡喜歡扎針的貓貓狗狗?

  不存在的!

  反正它們不喜歡!

  寵物店員工說:「它們可能不太親人,平時得小心啊。」

  吳普當然知道這些貓霸狗霸的脾氣,平時它們在學校可都是劃區而治,動不動來個不服就乾的。他接到貓貓狗狗,開車回博物館。

  蘇軾兩人逛了一圈現代高校,心情還有點激盪。

  回去的路上兩人相約賦詩一首,抒發一下兩人同游大學校園的感慨。

  並且發到網上去和網友們分享。

  經過一天的發酵,他倆的社交帳號著實火了一把。

  主要是有人拿他們的主頁當例子,講了講古人的正能量追星方式。

  那時候的人之所以把某個人奉為「偶像」,是因為對方的才華、品性以及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共鳴。

  杜甫初出茅廬時遇到李白,李白正好黯然離開長安外出遊歷。

  一個進長安,一個出長安,仿佛兩個相似的命運在接棒。

  李白在長安輾轉多年,縱使才華橫溢,縱使人人嘆服,依然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那時候的杜甫不知道後來自己會有相同的遭遇,所以與李白、高適他們把臂同游時心情是快活的,對於這兩位早已名揚天下的文壇前輩也是滿心仰慕。

  直至後來自己也經歷了求仕無門的十年困頓,他才越發地了解李白當初走出長安時的心情。

  他的詩中有了不平之氣。

  也成就了後世所說的「沉鬱頓挫」。

  這種精神共鳴,同樣存在於蘇軾晚年對陶淵明的喜愛上。

  蘇軾是第一個這樣大規模追和古人詩的人,這個瘋狂的舉動讓許多人開始重新認識陶淵明,也讓許多人了解陶淵明曾經開闢過怎麼樣一個精神桃源。

  他自己也因此而得到精神上的解脫,能夠更好地接受艱苦的貶謫生活。

  近來網絡上正好在整肅追星亂象,這個分析引起了不少官方媒體的注意,紛紛轉發贊同這種「偶像的力量」。

  好的偶像應該能讓喜歡他的人變得更好更優秀。

  而不是把粉絲變成數據女工或者傻乎乎的韭菜。

  反正就這麼一頓飯的功夫,蘇軾和杜甫粉絲飛漲。

  事實上關於他們的熱鬧還不止這一樁。

  早上他們跑去圍棋社下棋的對弈視頻被人剪輯下來,配上各種花里胡哨的配樂分享出去了。

  這些視頻的配樂特點鮮明——

  棋局開始前緊張刺激。

  棋局開始後歡快活潑。

  還有人別出心裁地配了個動圖:上一秒,猛虎對峙;下一秒,貓貓互撓。

  可以說是很形象了。

  這前後的反差讓不少人看得直噴飯。

  有趣的梗分享起來就是快,網上很多人都開始轉發起這些有趣的剪輯。

  有時候火遍全網也就半天的事。

  不少博物館的粉絲認出蘇軾和杜甫,開始深扒蘇軾兩人的相關記載。

  她們很快發現,這事兒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大文豪蘇軾下棋水平,菜!

  這是蘇軾自己承認的。

  證據確鑿!

  至於杜甫下棋水平到底如何,這個就有待考究了。

  有人覺得這不科學:「杜甫本人在被貶謫的時候可是說自己『且將棋度日,應用酒為年』。他要是下得菜,怎麼以棋度日?」

  有人覺得這很科學:「就不能和蘇軾一樣人菜癮還大嗎?」

  這人還舉了個例子:蘇軾天天寫飲酒詩,待客會友永遠少不了酒,實際上自己酒量奇低,按他自己的說法是「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

  意思是「讓我喝上一天我也喝不完一斤低度酒」「天底下最不能喝酒的人就是我了」。

  這不就是不能喝還賊愛喝!

  下得菜就不能天天下棋嗎?

  我五音不全洗澡時還天天唱歌!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每個人只有一個感覺——

  沒想到你們是這樣的大文豪!

  尤其是你個東坡先生,我單知道你愛吃,卻不知道你不會下棋,酒量還差!

  網上熱熱鬧鬧地討論著今天的發生的事,清陽直播間的觀眾也坐不住了,開始瘋狂騷擾吳普,要求他出新的專題直播——

  「來都來了,不讓杜甫直播一下嗎?」

  「這個大蘇不能喝,不如我們把他嘿嘿嘿……」

  「再下十局,讓他們再下十局!」

  「我建議搞個比賽,讓他們背誦並默寫自己選入九年義務教材里的詩詞,看誰默寫得又快又好!」

  也有一群畫風迥異的新粉絲格外活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