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次我寄詩過去他基本會和詩一首!

  你一個人牛逼算什麼,我全家都牛逼!

  蘇軾驕傲地秀了一把弟弟,一點都沒管粉絲和網友的反應,放下手機和杜甫先聊起來。

  車子駛入市區,杜甫就感受到了什麼叫「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實際上不止百尺。

  古代百尺只有三十多米,首都百米以上的高樓都有好幾十棟。

  杜甫感慨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會兒看到首都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心中的愁郁散了大半。

  吳普卻心有餘悸地看了眼慢慢堵起來的路況,說道:「還好我們出來得早,導航地圖上都堵起來了。」

  就在他們轉個彎的功夫,後面的路已經紅通通一片。

  這會兒才七點多呢。

  杜甫瞅著吳普車上的導航軟體,好奇地問:「你這個地圖人人都可以看到嗎?」

  要知道在古代輿圖算是機密,普通人別說這麼詳細的地圖了,更粗製濫造的地圖可能都摸不著。

  吳普解釋:「現在各國都有自己的衛星,官方的私人的都很多,導航自然就普及了。」

  吳普又給杜甫解釋了一下人造衛星多種多樣的用途。

  蘇軾了解得比杜甫多,插嘴提問:「聽說現在已經有載人飛船,可以把人載到月亮上去?」

  吳普一瞅蘇軾那躍躍欲試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打什麼主意。

  吳普毫不留情地把他的想法摁了回去:「別想了,航天員要經過嚴格訓練。別說你已經過了考航天員的年紀,就算你和老朱一樣大,通過高考考上了相關專業,也不一定就能輪到你上天。」

  蘇軾有些失望。

  「那我們什麼時候坐飛機?」蘇軾又提出另一個比較容易達成的心愿。

  吳普說:「我過幾天瞅瞅有什麼機會,先等體檢結果出來再說,還是子美兄的身體要緊。」

  蘇軾還是很同情杜甫遭遇的,聞言點頭說:「也行,反正你下次去坐飛機的時候叫上我就好。」

  杜甫靜靜聽著這些聞所未聞的東西,只覺二十一世紀發展得真快。

  他本人並不是一板一眼的性格,所以時不時會主動詢問自己想知道的問題,一路上三個人也算聊得頗為融洽。

  抵達駱氏私人醫院後,吳普又遇到了葉奕的未婚妻沈惠惠。

  「惠惠姐。」吳普麻溜喊人。

  沈惠惠看了眼吳普領來的蘇軾和杜甫,不由問:「你們博物館有人生病了?」

  吳普老實回答:「約了個全身檢查。」

  沈惠惠笑著說:「你們博物館不是有那個『平安簽』,據說過一下就能知道身體有沒有問題?」

  清陽博物館出的那個「平安簽」在她們醫療系統里可算是出了名了。

  這東西准得太玄乎。

  吳普笑眯眯地說:「有是有,但那機器只能提個醒,代替不了醫院,身體有毛病還是得到醫院好好徹查一遍。尤其是過了四五十歲,身上大多是些慢性病,得查清楚才能確定該怎麼治。」

  人體構造可比世界上最高端的機器都要複雜。

  沈惠惠點點頭,給吳普指了體檢中心的方向。

  這次的主要檢查對象是杜甫,連蘇軾都是順帶的。

  吳普全程領著兩個人跑檢查項目,不時給他們充當一下翻譯。

  到底是自家的私人醫院,很多項目一查完醫生就會給吳普解說一下情況如何。

  蘇軾倒還好,沒啥大毛病,杜甫這身體底子就有點差了,已經是動不動就臥病在床的程度。

  醫生讓杜甫以後要注意飲食問題。

  瞧這五十出頭的身體,給整得跟六七十歲似的,也不知是怎麼搞的!

  吳普知道是怎麼搞的。

  杜甫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都過得挺順遂,不錯的家世讓他可以到處遊玩交朋友。

  直至他去了長安。

  他去長安困守十年,把錢花光了都沒找到進身之路。

  傷心得杜甫直接寫詩說自己「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表示自己明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怎麼就沒機會出頭呢?

  沒法出頭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是他接下來還碰上了安史之亂。

  好不容易當上個左拾遺,還因為他的丞相朋友被貶而受到牽連。

  戰事四起、朝局紛亂、遍地饑饉,杜甫只能寫下《三吏》《三別》黯然地棄官而去。

  杜甫拖家帶口跑去成都眾籌建了個草堂過日子。

  真的是眾籌。

  首先,杜甫寫詩感謝了表弟的現金資助(《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草堂資》)。

  接著杜甫發現缺個林子,又寫詩找朋友要了榿木(《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光有榿木還是太單調了,他又分別找朋友要了綿竹、桃樹、松樹、果樹(《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詣徐卿覓果栽》)。

  最後杜甫覺得還缺點生活用品,對著韋班瘋狂暗示他們家的瓷碗「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順利討來一批雪白雪白的特色瓷碗(《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經過辛辛苦苦的朋友圈眾籌,杜甫這個草堂總算是落成了,可以快快活活地以文會友接待各方來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