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吳普這樣的俗人來說,他只能用兩個字形容施夷光的舞:好看!

  徐昭佩上台拉著施夷光好一頓夸,帶著施夷光回居住區去了。

  舞台設計團隊的負責人上前和吳普感慨:「你上哪找來這麼漂亮的小姑娘?她應該不會直接進娛樂圈吧?這個年紀還是應該好好念書才是,我家女兒就和她一樣大,我是不想她進娛樂圈那種大染缸的。」

  吳普搖著頭說:「她應該不會進娛樂圈,只是上台表演個節目而已。」

  西施有西施的使命。

  她年紀雖小,卻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並且做好了為越國付出一切的準備。

  這樣的重擔壓在她小小的肩頭有點殘酷。

  但是從這個小姑娘的一系列表現看來,她明顯很努力地想把這件事做好。

  甚至還會因為自己力有不逮而黯然傷心。

  她明白自己的使命。

  第51章

  第二天一早,博物館空前熱鬧,算是迎來了重新開館以來客流量最大的一天。

  由於文創產品還沒正式投產,文創店暫且不開放,但二號館的主體建築已經可以對外開放,等同於各展廳同一時段至少可以容納八百人,只要大夥能錯峰參觀,基本不會出現擁堵情況。

  因為吳普這邊借了足夠多的餐車,所以系裡早早包了車把學生全部送了過來,讓學生們能夠在這邊玩足一天。

  比起剛開館那會兒,博物館門口只是少了花籃,從各地趕來的幸運遊客依然早早開車或者拼車過來。

  學生們一下車,就發現博物館門口已經排起了參差不齊的長隊。

  要知道平時只放三百張票,今天卻是還有兩百張直播間抽獎放出的贈票。

  現在還有一大群的歷史系學生等著進場。

  張正豪帶著一群志願者把袖章一戴,直接跑過去幫忙維持秩序,很快把長龍一樣的隊伍安排得整齊有序。

  博物館開館後,平安簽開始陸續發放到遊客們手裡,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和一起來的或者剛認識的朋友討論起來,門裡門外都熱鬧得很。

  活動餐車也是門裡門外都有,有些人嫌棄隊伍太長,已經帶著孩子去大門口的活動甜品車前買雪糕。

  小孩子們歡天喜地抓住秋天最後的燥熱吃點冰的開心開心。

  要是晚點再過來,大人可能就不給吃啦!

  因為清陽博物館在參觀當天可以反覆進出,所以很多人都認真觀察起外面的餐車有什麼菜品,準備一會比對著看是在裡面吃還是在外面吃。

  還有些人則是考慮去附近的清陽村吃農家樂。

  來都來了,不嘗點地道的農村菜實在可惜了!

  自從清陽博物館重新開放,清陽村早就熱鬧起來了。

  目前不管是民宿還是農家樂生意都挺好,還有人把兒女喊回來開車載客。

  早前聽說中秋節博物館要搞活動,村支書早就問過吳普要不要幫忙。

  現在手最巧的一批人已經在家裡待命,就等著夜幕降臨過來教遊客做月餅扎花燈。

  遊客們一走進博物館,就感覺到節日的氣氛撲面而來。

  迎面就是重新妝點過的彩樓。

  七夕的主題是乞巧,中秋的主題是「明月」。

  一行行長長的彩繩系在兩邊的行道樹上,彩繩上掛著各式花燈,有些是手工做的,有些是買來湊數的。

  燈下都繫著燈謎,手工做的燈籠比較難猜,湊數的燈籠見者有份,充分照顧到了各個知識水平的人。

  現在還沒到入夜,更沒到猜燈謎的時候,很多人卻忍不住偷偷跑過去看謎面。

  瞅准心儀的燈籠準備作弊。

  這個活動本來就是調節一下氣氛,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也沒上前阻止。

  甭管謎面難不難,能湊齊這麼多燈謎也算難得。

  彩樓上還掛著幾盞十分精美的宮燈,那是木匠回去之前帶著小繡娘他們精心製作的,還有宇文愷畫在上面的遊仙圖,展現的大多是仙宮的縹緲以及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等常見的題材。

  這些宮燈不參與猜燈謎活動,看得遊客們眼饞不已,忍不住在彩樓底下翻來覆去地賞玩。

  更多的人直接湧向二號館。

  二號館這次的主題是「大明市井生活」,挑選了不同身份、不同行業的傳世物品,呈現許多明朝生活細節。

  對於熟讀《明實錄》等明朝史料以及筆記小說的人來說,可以在各個展廳播放的文物故事裡面找到不少對應的細節。

  即便只是粗粗看過了一些細說文學以及影視作品的人,也能感到一絲熟悉感,忍不住在其中流連忘返。

  還有人跑到文創店門口往裡張望。

  可惜裡面什麼都沒有,連全息效果都沒開。

  畢竟還沒對外開放,節約用電,人人有責!

  大夥雖然有些失望,卻還是在排隊等著參觀新展廳的時候把文創店的招牌發到同好群里——

  ——快看,博物館要開文創店了!

  ——什麼什麼?快進去看看都賣什麼!

  ——館長終於露出狐狸尾巴,要開始騙錢了?

  ——垃圾館長別想從我兜里騙半毛錢!現在問題來了,裡面到底賣什麼?

  ——不知道啊,裡面空的,什麼都沒有,可能還沒找好合作方吧。

  一群人熱熱鬧鬧地討論起來,甚至有人開始集思廣益地探討清陽博物館可以搞點什麼創意產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