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他幾人的目光不由落到朱元璋的光頭上。

  朱元璋也覺得驚奇,真是太巧了,這皇帝的經歷居然和他一模一樣。

  可惜當皇帝這種了不得大事,朱元璋卻是不敢代入了。

  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貧農,哪裡敢想那樣的美事?

  朱元璋巴巴地望著吳普,等著吳普接著往下說。

  吳普笑了笑,繼續說道:「他在外面化緣三年,回到寺中跟著寺里的和尚識字念經,後來一顆心終歸還是平靜不下來,脫下了僧袍,參加了起義軍。」

  眾人靜靜聽著,沒有插話。

  吳普說道:「他娶到了很喜歡的老婆,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他成功了,成了開國皇帝。」

  「這很不容易,自古以來起義成功的皇帝只有一個劉邦。」

  「加上他就是僅有的兩個。」

  「他以前吃過太多的苦,當了皇帝就想好好了卻心頭的遺憾。」

  「比如讀書。」

  「他知道窮人家的孩子想讀書很難,所以不僅看重太學,還想要全面振興社學。」

  「考慮到前朝的社學早已名存實亡,他當皇帝沒多久就下令讓各州縣重修社學,必須保證每隔五十戶就有一間社學、保證社學可以有最好的老師——保證窮人家的小孩也可以免費入學讀書。」

  「他希望社學的夫子先講《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給學生啟蒙,再給學生們講經義、律法、算學和史書擴展知識面。」

  「只要他們想繼續讀書,可以考去縣學、考去州學、考去太學,但凡能考上的,不僅不收束脩,還給發錢發糧發衣服,讀書期間只要能通過考試還能免賦稅、免徭役,只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朱元璋唇抖了抖。

  這人真是他肚子裡的蛔蟲,辦的事可太對他胃口了!

  朱元璋忍不住心急地追問道:「那他做成了嗎?」

  吳普說:「過程有那麼一點坎坷,但他還是做到了『三五十家置一學,願讀書者,盡得預矣』。」

  做成了!

  要是他生在那個時代,不就可以好好讀書了?

  朱元璋激動地拉著吳普問道:「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第46章

  「他叫朱元璋。」

  吳普一點都沒隱瞞,表情也沒有絲毫心虛,看起來就是在實話實說。

  宇文愷點頭:「對,應該就是這個皇帝。他當了二十幾年的貧民,才開始投身起義軍。」

  說完宇文愷又看了眼朱元璋,心中基本確定這應該就是那位歷史上有名的泥腿子皇帝,只不過現在他用的名字並沒有記入史冊而已。

  朱元璋本來心裡也有一點小小的期望,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就按捺住了那點念頭。

  朱元璋高興地說:「我和這朱家皇帝一個姓,說不準還是本家來著。」

  吳普笑眯眯地點頭,招呼他們一起燙肉吃。

  本來照著宇文愷和徐昭佩她們的食量,這一桌子菜是掃不光的,可桌上還有個吃不飽的朱元璋,門外又有蹲守著的貓貓,一頓飯下來居然吃得一點不剩。

  期間連王嬙都喝了兩杯葡萄酒。

  吳普意識還算清明,關掉直播把徐昭佩和王嬙送回住處去。

  徐昭佩喝了最多,卻沒醉個徹底。她笑著問吳普:「他就是朱元璋嗎?」

  「對。」吳普坦然點頭。

  「你可真是個壞小子。」徐昭佩調侃,「要不是你不想騙我和昭君,說不準我們早被你騙了去。」

  吳普一臉正氣凜然:「我從不騙人。」

  他一句謊話都沒說,能算是騙人嗎?

  徐昭佩快活地笑了起來,總算放吳普離開。

  吳普溜達回自家住處,就看到老童在那徘徊。

  「老師。」吳普麻溜喊人。

  老童坐到屋外的石桌上,打開手機問吳普:「這是你請來的朱元璋?」

  吳普湊過去一看,網上已經討論開了。

  都說這肯定就是老朱,哪有那麼巧,又是放牛又是和尚,還剛好姓朱。

  甚至有人深扒野史,表示朱元璋年輕時確實用過另外的名字,不僅僅是小時候的重八和後來的元璋。

  反正,這一出肯定是吳館長在忽悠少年朱元璋,可憐什麼都不知道的朱元璋還跟著激動。

  有了這麼個分析,本來平平無奇的對話頓時變得趣味盎然起來,不少人都忍不住倒回去欣賞起這個「少年朱元璋」的演技。

  吳普說:「對。現在很少人有耐心看歷史書,連上歷史課都不耐煩聽的,找點活生生的人和大夥交流交流,也算是寓教於樂的科普了。」

  老童看了眼滿屏的討論,覺得吳普這法子還真行得通。

  論專業性他自認不比誰差,但遺憾的是他們很多研究成果是普通人不會關心也不想多看的。

  確實需要用年輕人的方法去吸引年輕人。

  老童點點頭說:「你心裡有數就好。」他這才和吳普說起正事,「系主任那邊說想要把中秋活動放到博物館這邊舉辦,你看能不能把中秋那天給空出來,讓學生們過來參觀參觀。還有中秋晚會的表演,學生們可能得提前過來彩排。這事兒可能挺麻煩,要是你不樂意,我這邊就拒絕了。」

  吳普笑道:「我這邊沒問題,正好人多,熱鬧。」系裡算上領導,滿打滿算也就一千人,系統計算出來的負載量可是兩千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