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到了約定好的那天,畫的主人過來取畫,米芾把自己仿的那幅給了對方。

  畫的主人當時沒看出問題來,隔天才覺出不對上門要回真畫。

  米芾哈哈大笑,非常高興自己的畫能以假亂真。

  宋朝是書畫作偽的巔峰時期,米芾自己寫了本《畫史》,還在寫現在賣畫的人只要畫馬就署名為曹霸、韓干、韋嚴,畫牛就署名為韓滉、戴蒿。

  由此可見當時的人有多喜歡打著名家的名頭賣畫!

  蘇軾和米芾關係一直很不錯。

  蘇軾晚年回京時路過米芾任地,米芾熱情邀請蘇軾過去吃飯,結果蘇軾到了他家後才發現備的酒席非常特別:長席上一邊擺了珍饈美饌,一邊擺了筆墨紙硯。

  紙更是備了足足三百份。

  蘇軾大笑就坐。

  兩人一邊吃喝一邊以書會友,每喝一輪酒就一起提筆疾書,一頓飯吃下來看看寫出來的作品,竟覺得比平時要好上許多。

  他們相互交換了彼此覺得寫得最好的作品,盡興而散。

  若非兩人志趣相投,絕不會有這種別開生面的酒宴。

  吳普把這些事挑揀著給蘇軾講了。

  蘇軾雖了解過後來的事,卻沒有吳普知道得這麼仔細。他朗笑說道:「你這麼一說,我都迫不及待想回去會會元章了。」

  蘇軾很喜歡一千年後的生活,可他沒想過一直留在這裡,他還是想要回去的,回去經歷那些他該經歷的事,回去結交那些他即將要結交的朋友。

  他讀過自己後來寫的文章,且很喜歡那些文章。

  即使回去後面臨的是顯而易見的艱苦困境,他也依然想要完整地經歷完自己的一生。

  要是到那時候還能來到這邊,他自然是樂於過來的。

  吳普知道蘇軾的想法,笑了笑,與他說起這邊的規矩:遇到特別感興趣的作品,裝裱師傅會仿作一幅拿出來給客人,如果客人能看出真假,那他不收裝裱錢;如果客人看不出來,那他要收雙倍的價錢。

  他們這幅畫不涉及什麼仿古工藝,仿起來不難,幾天功夫足夠了。

  好在他把本人帶來了!

  蘇軾拿著畫細看了一會,笑著說道:「這畫是假的。」

  換成一般人,畫完了也就畫完了,自己可能都記不清是怎麼畫的。

  蘇軾不一樣,他記性好得很,即使裝裱師傅仿得再逼真,有些畫師本人作畫期間才知道的小細節還是仿不來的。

  蘇軾給吳普和裝裱師傅指出幾處運筆的差異。

  一口氣畫出來的畫和對著原畫精心仿作的畫,仔細比對起來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

  裝裱師傅笑了起來,收回了那幅仿畫,把真畫取了出來,對吳普說道:「這次就不收你錢了。」

  吳普一樂,展開畫讓蘇軾把真畫也檢查一遍。

  裝裱師傅瞪他。

  這是在懷疑他的誠信?

  這次拿出來的確實是真畫。

  兩人取了畫離開,前去駱氏取批藏品回去充實一號館。

  早幾十年古玩還是很好買的,不少人根本不識貨,隨便給點錢就能讓人開車把家裡的老物件拖走。還有些人直接把古董拿來當鹹菜缸子,這都是很常見的事。

  駱老爺子當時搜集了不少古玩字畫。

  按照博物館經營規定,博物館的藏品一般不能少於三百件,所以即使這些年博物館閉館了,駱家這些藏品依然記在博物館名下。

  有些是可以估價的,有的卻是沒法估價的。

  吳普提前和陳叔那邊打過招呼,說是今天要過來取些藏品回去,所以他把車開進駱氏時也沒人攔著。

  吳普照著保安的指引把車開往倉庫那邊。

  文物對儲存條件要求比較高,駱氏這邊專門給它開了幾個倉庫,連斷電預案都準備得很充足,有獨立電源可以應急。

  還有專家組定時還給它們做「體檢」。

  吳普自己把運輸車開來了,一下車卻發現倉庫外也停著兩輛眼熟的車。

  他看看自己的運輸車,再看看文物倉庫外的運輸車。

  不能說極其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

  陳叔親自過來了,見吳普目光落在那兩輛運輸車上,笑呵呵地說道:「這是倉庫這邊剛買的車。」

  吳普笑了起來。

  估摸著是駱老爺子看他買了兩輛專業的文物運輸車,覺得自己也不能輸,也找門路弄了兩輛。

  這小老頭兒年紀不小,性格倒像個小孩兒似的。

  意外地不讓人討厭。

  「爺爺在這邊嗎?」

  吳普想到自己還說要多去看看駱老爺子,結果手頭的事情太多,路途又遠,他買車後都沒去過駱家老宅。

  陳叔說道:「在的,你要見老爺子的話我這就和老爺子說一聲。」

  吳普笑道:「那你幫我問問老爺子有沒有時間吧,我先去看看藏品,瞧瞧這次適合帶走什麼。」

  陳叔點頭,讓人拿出藏品目錄給吳普看,自己給駱老爺子打電話去了。

  駱老爺子早就知道吳普今天會過來了,聽說吳普要見自己,很是矜持地開口:「讓他先等會,我開個會再見他。」

  陳叔掛了電話就去把駱老爺子的意思轉告給吳普。

  吳普沒意見,他拉著蘇軾看起了藏品目錄,瞧瞧有哪些是適合放進一號館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