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軾對此非常期待。

  一來是想了解到底有哪些食材辛辛苦苦漂洋過海來到他們餐桌上。

  二來自然是不辜負它們深深的愛意、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嘗嘗他們的味道!

  這是一個吃貨應盡的本分!

  兩人又一次來到廚房,吳普清空桌子把白天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擺到桌子上。

  吳普的審美很不錯,分明只是十分隨意地把袋口敞開拿到桌上,那一袋袋蔬菜水果在無人機鏡頭裡卻呈現出極佳的色彩搭配效果。

  瞧著像極了一幅色澤艷麗的油畫。

  蘇軾站在桌前也覺得這幅「畫」很好看,看起來讓人……更想吃了。

  吳普領著蘇軾來到主食區,笑眯眯地讓蘇軾在裡頭找出玉米。

  他順便給蘇軾介紹了一番玉米的來歷,說這種作物約莫在明朝中葉傳入華夏,並且在明朝末年已經遍布全國十來個省份。

  玉米的特點是耐旱耐寒、成熟快產量高,且儲存起來非常方便。

  它顏色豐富,最常見的是白玉米和黃玉米。

  一般來說白玉米香糯,黃玉米爽甜,各有特色,都很好吃。

  蘇軾看著一堆或脫了殼或還很新鮮的五穀雜糧,有點迷茫。

  好在他既然是個吃貨,自然不會五穀不分,先排除掉他已經認識的大麥小麥水稻小米高粱,剩下的可以當主食的東西不多了。

  他的目光很快被幾根新鮮的玉米棒子吸引住了。

  蘇軾拿起來剝開一看,果然瞧見上頭齊齊整整排列著的玉米粒。

  這玉米新鮮得很,沒煮熟沒曬乾,明顯剛掰下來不久,水分非常充足。

  蘇軾手癢地從上頭摳出顆玉米粒送進嘴裡,只覺生吃也鮮甜得很!

  「一定是這個!」蘇軾篤定地表示自己猜出來了。

  吳普表示他猜對了,拿了幾根玉米放進鍋里煮,剩下的則是留著榨汁。

  他繼續讓蘇軾辨認甘薯、土豆,順勢把它們傳入中國的過程和時間點都介紹了一遍,才轉向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

  兩人把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蔬菜水果都認完了,吳普才帶著蘇軾玩榨汁機。

  這麼多的蔬菜水果,一會可以拿來榨蔬菜汁水果汁喝,喝不完的還用來能做冰淇淋。

  蘇軾聞言興致更高,興高采烈地捋起袖子和吳普一起忙活起來。

  兩個人分工合作地忙活起來。

  與此同時,吳爸吳媽正在家中享受難得的假期。

  吳媽暑假本來要回學校給准高三生補課,結果最近接到通知說有家長舉報學校占用暑假,她也被迫放假了。

  吳媽拿出眼鏡,邊看著直播間邊和吳爸討論:「這又是兒子什麼時候交的朋友?」

  吳爸已經蹲直播間兩天了,給吳媽介紹起來:「聽說是個演員,花錢請來造勢的。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既要會腳踏實地辦事,也要會宣傳自己,你悶頭做事不吭聲,那只能勤勤懇懇當一輩子的老黃牛。」他還給吳媽舉了個例子,「我們宣傳口那小伙子就是因為把網上這一套玩得很溜才被特招進來的。」

  吳媽和學生接觸得多,本身就不是那種和時代脫節的人。

  她剛才看不少人都在討論吳普科普的內容,覺得這個模式還挺不錯。

  吳媽說:「演得還挺像那麼一回事,回頭我問問他能不能讓這個演員把課本上的東坡詞唱一唱,以後我上課拿來當教學視頻。」

  吳爸搖頭:「那不知要不要加錢。我看這博物館大是大,可裡頭很多地方都破破爛爛的,接下來花錢的地方多得很,也不曉得他手頭的錢能支撐多久。」

  吳媽一想也對,說道:「那我一會先問問兒子,實在不行就算了。」

  另一邊,吳普和蘇軾先是試著搗鼓榨汁機和冰淇淋機(除了蘇軾很想把辣椒和苦瓜混在一起榨汁之外都很順利),接著就開始吃吃喝喝喝喝吃吃。

  最後覺得沒有肉還是吃不飽,又隨意地片了些薄薄的肉片架起燒烤架烤了吃,直接把科普直播間變成了吃貨直播間。

  直播間的觀眾們簡直又愛又恨。

  愛的是他們吃吃喝喝兼閒聊的氛圍輕鬆愉快,她們上了一天班回來掛在直播間裡感覺很放鬆。

  恨的是這都大晚上了,他們還在那吃烤肉吃冰淇淋,這是人幹的事嗎?

  考慮過喝水都會胖的易胖體質人士的感受嗎?

  真是太過分了!

  嗚嗚嗚好餓,好想吃香噴噴的烤肉好想吃奶香味十足的冰淇淋。

  等擺上桌的東西被吃得七七八八,吳普似乎才想起自己還在直播。

  吳普看了眼直播間的情況,發現白天平台一哥的推薦還在持續發酵。

  直播間的粉絲數已經漲到了二十萬,目前在線人數也有好幾萬。

  對於一個剛開沒幾天的直播間來說,這樣的人氣是很不可思議的。

  吳普也沒想到他們吃吃喝喝期間還有這麼多人在看。

  他在直播間裡敲出「下播了」三個字,就毫不猶豫地把直播間關了刷碗去。

  沒等吳普忙活完,吳媽就打電話來問蘇軾的事。

  「您剛才在看直播?」吳普邊刷碗邊和吳媽閒扯。

  「在看,你現在還挺火,我和你爸出去散個步,都有不少老朋友攔下我們說在網上看到你和那位『東坡先生』了。」吳媽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