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邊交流得還算順暢。

  等中年廚師去廚房忙活了,吳普才給蘇軾介紹起開水白菜是什麼菜。

  別看開水白菜聽起來俗,做起來還挺講究,用的是將熟未熟的白菜嫩芯和熬製數小時的清冽雞湯。

  上桌時只見一朵花苞立在盤中,等澆上清亮鮮甜的鮮湯,花苞便徐徐盛放,宛如美麗的蓮花盛開在盤中。

  可以說是又好看又好吃。

  蘇軾聽到「好看」時沒什麼感覺,聽到「好吃」時耳朵才動了動,開始期待起即將上桌的開水白菜。

  沒辦法,論吃喝的花樣,宋朝人本來玩得已經夠多了,平時喝個茶都帶拉花的。

  區區一個會開花的白菜芯子,還不能讓蘇軾另眼相待。

  吳普本來就是想讓蘇軾嘗嘗美食,也沒想過用現代菜式鎮住蘇軾。

  他是提前預約好說要帶朋友過來吃飯,所以他們點的菜上桌很快。

  第一道就是開水白菜。

  蘇軾看著嫩黃的蓮花在黑色瓷盤裡緩緩綻開,總算覺出了幾分雅致來。

  他毫不猶豫地朝著自己面前的開水白菜動了手。

  白菜芯子本身嫩脆爽口,「開花」時瞬間被清亮澄澈的上湯浸透,一口咬下去滿口鮮香,恨不能直接把整朵「蓮花」直接吞了。

  見蘇軾眼也不眨地和自己一樣迅速「辣手摧花」,吳普讓人把其他菜也端上桌,先招呼蘇軾把不辣的菜嘗一遍,免得後面被辣得嘗不出味道來。

  蘇軾最關注的是一道東坡肘子。

  蘇軾好奇地問:「這也是那東坡居士想出來的菜式?」

  吳普這才想起自己一開始拿東坡居士忽悠蘇軾來著。他一臉深高莫測地說道:「對啊,這也是東坡居士想出來的,你嘗嘗看好不好吃。」

  蘇軾嘗了一口,只覺這東坡肘子肥而不膩、醬香濃郁。他讚嘆道:「若是能認識這位東坡居士,我一定與他結為知己好友。」

  吳普連連點頭,頗為贊同蘇軾的話:「誰會不想和東坡居士當朋友呢?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人!」他又給蘇軾介紹起剩下的辣菜,讓他先從回鍋肉開始嘗嘗辣椒的滋味,要是能接受再挑戰其他菜。

  蘇軾表示辛辣對他來說完全不是事兒,要知道他們蜀中做菜有三寶:茱萸、花椒、生薑。

  都是辛辣夠味的大寶貝!

  想想他們的蜀姜可是連曹操都念念不忘的好東西。

  據傳曹操有次和神棍左慈聚會釣到鱸魚,遺憾吃生魚片沒蜀中的好姜做蘸料。左慈一聽,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他當場使了一個縮地術去蜀地買了姜,又回到宴會場地和曹操繼續吃生魚片去。

  瞧瞧,他們蜀姜多受歡迎!

  世上難道有比他們蜀姜更辣的東西?

  沒有,不存在的!

  蘇軾這麼信誓旦旦地想著。

  事實上,蘇軾吃過青椒炒的回鍋肉後感覺也是「不過如此」——直到他把筷子伸向水煮牛肉,眼淚鼻涕才齊刷刷被辣了出來。

  吳普貼心地在旁邊給蘇軾遞紙巾,順便讓人給他上杯鮮奶止辣。

  蘇軾是個什麼都敢吃的人,等嘴裡火燒似的辣意散了大半,又覺得很爽很痛快。

  他再次朝水煮牛肉伸出了筷子。

  他們那會兒耕牛是用來耕地的,平時不允許私自宰殺,想買牛肉可不容易,他這麼愛吃的人都沒多少機會吃個盡興。

  當然,這次他聽從吳普的勸告撇開牛肉上的辣椒才送入口中,有效避免了再一次涕淚齊飆的窘況。

  一頓飯吃下來,蘇軾吃得滿身大汗,只覺把悶在獄中大半個月的鬱氣都散完了。

  他和吳普探討起來:「這辣椒可真不錯,怎麼我們那會兒居然沒人拿來做菜?」

  吳普解釋道:「辣椒一開始叫番椒,是漂洋過海傳過來的,你們那會兒還沒有,像玉米、土豆、花生這些都是海上貿易真正發展起來後傳進華夏。要是你有時間看《三國演義》的話,就會發現裡面的士兵居然有玉米吃,這玉米可真是早到了一千多年!」

  蘇軾頓時來了興致,朝吳普發出疑問三連:玉米好吃嗎?土豆好吃嗎?花生好吃嗎?

  吳普:「………………」

  吳普帶著蘇軾去搞大採購,除了本來定好的購物清單外,又增加了一堆蘇軾好奇的新鮮食材和各種各樣的零食飲料。

  回去的路上,蘇軾才開始研究自己新到手的手機。

  手機可以直接調成繁體模式,字蘇軾全都看得懂,他沒讓吳普手把手地教,而是自己按照新機指引摸索著玩了起來。

  吳普開車期間時不時看蘇軾一眼,只能感慨蘇軾不愧是被流放去海南島都能吃生蚝吃得不亦樂乎的神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可真強!

  這不,才走到半路他已經學會外放《但願人長久》了。

  吳普:「……………」

  第13章

  車停下時,吳普就看到蘇軾在旁邊幽幽地看著自己。

  吳普邊解開安全帶邊鎮定自若地詢問:「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蘇軾給吳普念自己的百科:「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敢情吳普給他講的東坡居士奇聞異事,那都是他自己的後半生經歷。

  蘇軾的感覺吧,先是有點複雜,接著就是覺得吳普這小子看起來人模狗樣,實際上經常不做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