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更香的是那盤東坡肉。

  蘇軾從沒見過這種別致的做法,他仔細端詳半晌,只覺它紅得透亮,瞧著跟一塊塊紅瑪瑙似的。他問道:「這是什麼肉?」

  「豬肉。」吳普貼心給蘇軾介紹,「你們那時候的人不愛吃豬肉,不過有位東坡居士倒是分外偏愛豬肉,還寫詩把他燉豬肉的過程記錄下來,後世在這首詩的基礎下衍生出更複雜的做法,並且把這種做法叫『東坡肉』。」

  吳普現場給蘇軾念了首《豬肉頌》,還和蘇軾說起這人還發明「羊蠍子」這種吃法——也是因為當時沒錢,所以買沒多少肉的羊脊骨回去煮著吃,喜滋滋地和他弟寫信說這樣吃羊肉才格外有滋味!

  後來這人被流放到嶺南,他還能調侃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你瞅瞅這傢伙,被流放到嶺南這種鬼地方還寫詩表示「這裡的果子真啊真好吃」,你說氣不氣人?氣得皇帝又把他貶到海南島去了。

  海南島就是儋州那一帶。

  蘇軾越聽眼睛越亮:「這位東坡居士倒是個妙人。」

  吳普連連點頭,表示確實如此。他邀請蘇軾一起嘗嘗他燉的東坡肉,說:「先生您來得倒巧,這還是我在這邊第一次開灶。就是本來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吃,只做了一個菜,也不知合不合您胃口。」

  蘇軾聽吳普洋洋灑灑講了那麼多東坡居士的趣事,覺得吳普是個值得一交的朋友,笑著說道:「我聞著這味兒就覺得挺對我胃口,你我相遇就是有緣,你也不必先生先生地叫我,就和子由他們一樣喊我子瞻吧。」

  他又問吳普的字是什麼,一般親近點的人都互喊對方的字。

  換了別人可能答不上來,但吳普還真有字。

  是他小時候學書法時書法老師給起的。

  吳普說道:「我姓吳,單名一字普,字則同。」

  兩人交換了名字,默契地沒再多聊,開始瓜分起砂鍋里的東坡肉來。

  本來吳普是準備留一點拿去答謝農家樂老闆,現在有蘇軾在,兩個人連醬汁都分完了。

  沒辦法,蘇軾吃得香,吳普看著也覺得饞,不知不覺就多吃了一碗飯,吃得肚皮滾圓。

  吳普見蘇軾也在揉肚子,拉著蘇軾到外面溜達著散步去。

  對於現代人來說很難得的園林景致,對蘇軾來說卻並不稀奇,他三十多歲時正是最風光的年紀,任地大多是杭州這樣的江南富貴鄉,見過的好園子不知凡幾。

  兩人沿著曲池信步閒行,蘇軾看了眼曲池裡游來游去的魚兒,忍不住說:「你這魚不像是養來賞玩的。」

  吳普笑眯眯:「養來釣貓的。貓就是狸奴,你應該也見過不少。」

  蘇軾來了興趣:「貓也能釣?」

  吳普說:「它們現在對我還有戒心,我直接給它們吃的它們可能不會接受。我先給它們弄點活魚、撒點貓糧,慢慢它們把我當朋友了,打疫苗餵驅蟲藥之類的事也可以準備起來。」

  蘇軾聽到新名詞,立刻化身好奇寶寶,問起什麼是疫苗以及為什麼要口服驅蟲藥。

  難道肚子裡還長蟲不成?

  吳普給蘇軾解釋了一番,想到宋朝人似乎愛吃生魚片生肉片,也不知道古代寄生蟲問題嚴不嚴重。

  吳普詢問蘇軾的意見:「生魚生肉裡面可能有寄生蟲,不僅貓有可能感染,人也有可能,子瞻你要不要也吃點驅蟲藥?我們這邊的驅蟲丸做得跟糖果似的,溫和不傷身!」

  蘇軾聽到吳普說寄生蟲還可能長在人肚子裡,想想就有點頭皮發麻,立刻說道:「那我吃點試試看。」

  兩人說定了,吳普就給下單買了些常用藥,把驅蟲藥也混在裡頭。

  現在快遞下鄉做得很到位,即使清陽村這邊有點偏,快遞還是能送過來的,就是得自己去村里拿。

  人家是拉著一車快遞直接送村口快遞點去的。

  蘇軾對吳普的手機很感興趣,得知手機里下單就可以買到東西,他感慨道:「真是方便快捷。」

  吳普讓蘇軾挑幾身衣服換著穿,左右他這牢得從八月坐到十二月,出獄的日子還早得很,無所事事的狀態會持續很久。

  與其回去牢里悶坐,不如在這邊多待幾天,享受享受現代生活!

  吳普先讓蘇軾挑了兩身平平無奇的道袍當便服替換,又問他要不要試試現代裝,並給他看了幾款常見服飾,從T恤短褲到西裝革履一應俱全。

  蘇軾對衣著不太講究,戳著吳普的手機屏幕隨便點了幾套看著順眼的,表示買幾套試試看就可以了。

  吳普兜里有錢,一口氣全下了單。

  他瞅著蘇軾鬍子拉碴的臉,又詢問蘇軾要不要修修鬍子,他有全新沒開封的剃鬚刀可以借給他用。

  蘇軾對新鮮東西都挺感興趣,立刻要去試試看。

  吳普就找出剃鬚刀給蘇軾演示用法。

  蘇軾對著鏡子一看,才發現自己一直以這不修邊幅的模樣和吳普吃飯聊天。

  可見吳小友真的只看重他的才華!

  要不然早把他當乞丐給攆出去了。

  蘇軾先學著吳普的樣子修起了鬍子。

  結果因為電動剃鬚刀和刮鬍膏太好用,他滋滋滋地把臉上的鬍子都剃光了。

  蘇軾看著自己清晰映在鏡子裡的「廬山真面目」,頓時懊悔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