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這種想法的還有王夫人,透過稀薄的屏風往外邊看了,看見是兩個看不清相貌的老者,心裏面早就撇了撇嘴。她心裏面想的是如今家裡面入不敷出,大老爺平時就喜歡大手大腳的花錢,今兒不是買個戲子,明兒就是買個漂亮丫鬟,再不就是去外邊兒買些古董擺件兒。要是再加上這兩個人,這兩個人又帶了那麼多子子孫孫…養著這一大家子,一年到頭,難道不要花上個10萬兩銀子?

  坐在上面的老太太看著左邊的那個人眼含熱淚看著自己,被右邊的那個人拉了一下袖子。左邊的人突然間想起了什麼,趕快低下頭從袖子裡面抽出了一張帕子抹了抹眼角。右邊的那個人上前一步抱手行禮,左邊的那個人慌忙跟上。

  史太君皺著眉毛,原因非常簡單,第一,覺得這兩個人的態度不夠恭敬,既然是外室子想要認祖歸宗,這個時候進門兒就該大禮參拜。第二是覺得這兩個人的氣度不凡,說真的,右邊的這個人看氣度居然比自家兩個兒子的更尊貴一些,這一點讓她心裏面極度不舒服。

  「既然來了就不要外道,先坐下吧。」

  說完這句話,老太太看著左邊的那個人坐在了前面,右邊的人坐在了後面。再看兩個人的面容一模一樣,瞬間瞭然左邊的那個是哥哥,右邊的那個是弟弟。

  在家裡面全是老太太當家作主,所以問話的時候也是老太太問話。

  「不知道兩位從何而來,和我們家老太爺是怎麼認識的?」

  賈故覺得這話問的真可笑,他們早就打心裏面認為自己和老哥哥是兩個外室子,還要特意問是怎麼認識的,第一句話就撇清了他們家和自己的關係。不過這樣也好,反正他們兄弟兩個也不想和這家人多做牽扯。自己老兄弟兩個早就有一大家子了,也不會天天在這裡逗留,想起來了來這裡轉轉,想不起來了也就算了。

  老太太第一句話就拒絕了他們和這個府邸牽扯上關係,這話不僅賈故聽出來了,賈赦也聽了出來。

  他這個時候收拾了自己的情緒,朝著老太太拱了拱手,「我們兄弟兩個是一母同胞,早些年間,我兄弟養在北地,也是在幾十年前都各自成家了才見面。在下的祖籍在金陵」。

  絕口不提怎麼和老公爺認識的。

  老太太品著他這話的意思,也知道對方似乎也不想和自己牽扯上關係,心裏面有點兒好奇。儘管好奇,也不會對這件事情刨根問底,所以就換了一個話題跟他們聊天,「不知道兩位先生如今做什麼營生?」

  這個問題就在評估他們的社會地位了,如今士農工商,在朝廷裡面做官的少有他們家不認識的,特別是這兄弟兩個長得和他們家老大幾乎是一樣,若是他們真的在京城做官,那麼自家早就收到了風聲,所以十有八九這老兄弟兩個是行商的。要真的是做買賣的……老太太覺得拿捏他們還是易如反掌。

  賈故一直以來不願意說話,所以所有的問題都有賈赦回答,「回您的話,我們兄弟兩個營生不一樣,我早些年也只不過是仰仗一些祖宗福蔭,這幾年完全是靠著外孫。我兄弟早些年也是風裡來雨里去,這些年年紀大了,靠子孫奉養。」

  雖然這幾句話說的比較含糊,但是在榮國府其他人看來,這老頭就在說明了自家日子過得不怎麼樣。

  老太太就裝作很驚詫的模樣問賈赦,「難不成是兒子孫子不孝敬?怎麼好好的讓外孫子照顧你呢?」

  「不瞞您說,大兒子前幾年沒了,只留下一個孫子,孫子年紀小,跟著他表兄讀書,過幾年才能有差事,小兒子的腦袋木,現在在外地做了一個小官。也不經常回家,早幾年我有個閨女嫁了一戶好人家,也是一個薄命的人,早早的就走了,留下三子一女,如今好多人看在我外孫子的臉面上對著我也笑臉相迎。」

  很多時候人就害怕比較,或者說是喜歡比較。老太太聽說了賈赦這大半輩子的遭遇之後,就覺得老天果然有眼。雖然是老太爺不檢點之下弄出來了這麼兩個東西,但是這兩個東西日子過得也不夠好,可見老天爺是公平的。說話的時候就帶了一點勝利者的憐憫,「不知道你小兒子在什麼地方做官,我們家雖然在這京城裡面算是二等人家,但是說出去一句話,別人也給幾分臉面。到時候替你們家小兒子周旋周旋,也能升個一級兩級。」

  就算是賈赦這樣的紈絝子弟,也知道老太太這話完全是客氣話,你要是把這話當真了,那就說明你這個人不識情懂趣,或者你要想托他們辦事少不了要把大把的銀子塞給他們,要不然這真的是幾句客氣話。

  「謝老太太想著他,他那種人也只適合做個小吏,我也不指著他有什麼大出息,要是平平安安的,一輩子安安穩穩的,我就放心了。」

  「誰說不是這個道理呢,我也是盼著這一家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別出現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我如今年紀大了,經不起再折騰。」

  老太太這話說出來之後,整個大堂上面頓時安靜了一會兒,見面之後第一句話如果說是連敲帶打,這句話就表明了榮國府不想橫生波瀾橫出枝節,所以如果他們老兄弟兩個真的想認祖歸宗,這個時候在別人再三強調之下也知道該不該把認祖歸宗的話說出來。

  而且這個時候再坐著也沒什麼意思了,賈故想讓老哥哥這會兒就退出來,和他們家老太太說話還不如找一個酒樓兄弟兩個好好的吃一頓喝一頓來的痛快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