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這,由上方牢房通往此處地的旋轉樓梯上忽然噼里啪啦的滾了兩個獄卒,隨後一眨眼的功夫,就有兩名身黑色鎧甲,讓人很難看清面容的人也沖了來。

  付綿綿怔愣的望那兩道身影氣勢洶洶的逼近,結卻忽然停在了幾步開外的地方,接就有另一道身影從二人中間快步走出。

  「付仵作,你可還好?」顧軒之的滿臉煞氣在看到她安然無恙的站在原地後,瞬間就轉變成了關切,待到看清她左耳外側經有些凝固的血跡後,不受控制的抬起了手。

  不過那隻大手到底在即將觸碰到那形狀小巧的耳垂之,很是克制的停在了空中,之後若無其事的收回。

  付綿綿也被他落在自己身上的灼熱視線盯得有些不自在的微微側了臉:「我沒事,還有地上那老賊只是被我擊中穴道暈了過,你且派人看好,別被他跑了。」

  「而且……你怎的竟這般快,這些又是何人?」

  「黑禁軍。」顧軒也沒打算隱瞞什麼,坦然的回應,順便解釋道:「眼尉遲王府的兵應該經攻進了皇城了,其餘的你不必憂。」

  「發動宮變?尉遲王府竟然肯?」付綿綿有些詫異,不過思來想,所有的一切倒也合理。

  顧軒則是抿了抿唇,言簡意賅的再次開了口:「我以那支長期駐守北疆邊境的軍隊作為交換,他自然就肯了。」

  二十多年,曾經名噪京城的大族顧氏的男在從北疆歸京述職的路上遭遇不測,無一人生還,而留在京中的眷據說也紛紛殉而死,偌大的望族竟無一人倖存於世。當世人皆贊顧氏男精忠報國,子忠貞守節,卻不知其中的貓膩。

  只有京城貴族圈內的才知肚明,什麼精忠報國,無非是顧氏功高蓋主,觸了皇帝的霉頭罷了。皇帝這是要人奪兵權罷了,只可惜隨顧氏一族消失的還有那枚虎頭兵符,顧氏自朝建立初始就一直戍守北疆邊境,那支軍隊早就只認兵符而不識天子,沒有了虎符,皇帝永遠不可能將這支軍隊完全收入囊中。

  近些年,皇帝一直在找尋收服北疆軍隊的辦法,只可惜沒有任何的進展,他也沒有放棄過找尋顧氏一族的後人,不過也沒有什麼收穫。

  自從顧氏被滅族之後,尉遲一族行事便愈發的小了起來,特別是這兩年,皇帝身體越來越差,尉遲王府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大。可以說尉遲一族早有了異,原的百般退讓也不過是手中所掌握的軍隊不足以皇帝抗衡罷了,如今有了北疆的軍隊及黑禁軍支援,自然是如虎添翼,想事成了。

  長達二十幾年的恩怨被顧軒簡單的兩句話輕飄飄帶過,付綿綿也只是皺了皺眉,並未打破砂鍋問到底。在看到楊尚書被黑禁軍控制起來後,她便帶顧軒和其他黑禁軍直奔位於這一層拐角盡頭的那間石室,二人合將石推開之後,被裡面的景象震了一。

  這間石室看起來十分的寬敞,內里卻擺放或大或小十幾個特製的籠子,幾乎每一個籠子裡都有一個面黃肌瘦的孩童,在聽到口處傳來的動靜後,均驚恐的睜大了雙眼,開始瑟瑟發抖起來。

  石室中還有不少刑具,瞧這些孩童的滿身傷痕,付綿綿二人自是瞭然。

  隨後,他們還在石室的牆壁上發現了一處暗,沿裡面的暗道走出,竟是通往後山的一處幽靜老林。在其中,他們竟發現了接近於尉遲允被殺的現場布局,腳所踏的然被人血浸染到變了色的土地正無聲的告知世人,這群禽獸的喪病狂。

  最終,黑禁軍在京郊大牢背靠的深山中,抓到了紫微教道人十餘個,均與楊尚書綁到了一處,運回了京城。

  普通百姓也許是沒有想到,只普普通通的一日光景,京城竟徹底變了天。尉遲一族逼宮造反,自然在貴族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只是均被一些雷霆手段給壓制了住,皇帝經在宮變中喪了命,就算是堅定的保皇黨也因為實不足而選擇彎了挺直的脊背。再怎麼說都是小命要緊,至於忠不忠的,首先也得活才行。

  在一片譁然中,尉遲一族斷的將老皇帝和楊尚書、柳青山及紫微教的骯髒勾當昭告了天,並將楊尚書及紫微教眾人的頭懸於城之外,以供百姓唾罵。

  其實對於普通平來說,國家誰是皇帝都無甚所謂,加之之的皇帝竟還做出這等天怒怨之事,改朝換代反倒令人拍手叫好了。

  沒過多久,此事就塵埃落定,據說新皇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親手寫了一塊牌匾,賜予了一個仵作。

  就在京中眾人紛紛好奇這個仵作究竟是何方神聖的候,彼付綿綿經帶那塊御賜的牌匾,晃晃悠悠的走在了返回青河縣的官道上。她坐在一輛不起眼的灰頂馬車上,百無聊賴的掀開了車窗上的布簾,視線不受控制的落在了斜方正騎馬的背影上。

  頂夕陽的餘暉,顧軒的整個人似乎都被鍍上了一層溫柔的金光,新皇還是很講道義的,事後竟劃了臨近北疆的三座城池給了男人,並封了異姓王。

  這也算是一種變相挾制顧軒的手段,畢竟無召不可歸京,那一片的封地也可以說是荒涼的很。但好歹對方沒有卸磨殺驢,且顧軒也無京城的明爭暗鬥,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歸處。

  許是察覺到了她有些直白的注視,顧軒刻意放慢了kua之馬的速度,來到了與馬車平行的位置上,低頭輕聲詢問:「可是倦了?再往行個十里路便能到鎮上,你且再忍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