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付老爺的三個姨娘都算是小門小戶出來的正經女兒,就拿原主的親娘來說吧,乃是一九品小官家中的嫡女,要不是家中父親上趕著巴結頂頭上司付老爺,李姨娘沒準現在正當著誰家的正頭娘子呢!

  即便如此,李姨娘也是帶了不少嫁妝進府,當初的排場可一點不比小戶娶親差。想當初付老爺對她也是頗為尊重,並且寵愛有加,只可惜紅顏薄命,李姨娘在生下原主的第三年,就因為一次小產而香消玉殞了。

  在世的時候再受寵又能如何,人沒了沒過多久付老爺就忘了一乾二淨,草草的將原主托給了自己的髮妻之後,就心安理得的去寵愛別人去了。

  而付夫人王氏簡直是看一眼原主都覺得煩,就這麼把原主放養到了現在,雖然沒缺吃短穿吧,但是也僅限於餓不死凍不傷,並且教養方面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在原主撞破了自己親兄姐的醜事之後最先想到的竟是效仿,倒也不足為奇了。

  「姨娘的嫁妝,還剩下多少?」付綿綿心思難免活泛了起來,剛剛雖然不著痕跡的把那個精神狀況不是特別穩定的男主給支走了,但是保不齊對方什麼時候又會想起她來,總這麼被動挨打,不是個辦法。

  「銀子沒有多少了,老奴稍後還要托人出府去抓藥……」鍾媽媽搖頭嘆息著走到了木質的大箱子前,從中翻找出了一個雕刻還算精美的匣子,然後放在了她的枕邊。

  付綿綿齜牙咧嘴的將上半身撐了起,伸出手好奇的摸了摸匣子,然後將其打了開。

  第125章 卑微的庶女(2)

  匣子裡面其實就是幾張薄薄的紙, 還有兩個分量頗為充足的金釵,付綿綿將那兩支金釵放到了一邊,打開那幾張紙瞧了瞧。

  其中有兩張百兩面額的銀票, 還有鍾媽媽的死契, 至於最後那張……

  付綿綿頗為詫異的挑了挑眉, 竟然是位於京城西北角的一家鋪面的地契。多年前,那邊尚且環境複雜, 地段又不好,荒廢的鋪面不少, 所以李姨娘陪嫁的這間小鋪子看起來有些寒酸又不怎麼起眼,王氏壓根瞧不上,一來二去的也無人記得, 這才能留到現在。

  可眼下十幾年都過去了, 京城內的形勢早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隨著城內的人口越來越多, 雖然這鋪面坐落的那處仍然龍蛇混雜的,但卻熱鬧了許多, 估計價值更是翻了幾番。

  好東西呀……

  她無意識的彈了彈手中的地契, 眸光閃爍, 不知道在心裡盤算著什麼。

  一旁的鐘媽媽還在碎碎念:「自打你姨娘入了這付府, 也沒過上幾天的好日子,雖然最初深得老爺的寵愛, 可男人的寵愛又豈能長久?且老爺一向不怎麼過問後宅之事, 所以即便姨娘處處小心謹慎,還是經常被夫人揪住錯處, 加以懲戒。」

  「老爺為官清正, 全府上下除卻那幾處產業和莊子, 就只剩下他的俸祿了。夫人經常藉口府中進項不夠,剋扣姨娘的月錢,沒有辦法,姨娘就只能動用自己的嫁妝了。」

  「當初啊……夫人強勢,連半幅嫁妝都不許姨娘抬進府內,後來挑挑揀揀的,姨娘的嫁妝也有十八抬呢,如今也不過就只剩下這些了。」鍾媽媽說到這,還有些心疼。

  京中人人都道付大學士為人正派又嚴謹,誰人又能體會到在付府生活的苦楚,只生活了幾年罷了,李姨娘自己帶過來的東西就去了大半。後她撒手人寰,鍾媽媽也是想盡辦法才瞞過了王氏的耳目,勉強從其手中扣下了這個匣子和一些銀錢。

  不過隨著原主漸漸的長大,那些銀錢也花費的八九不離十了,待到原主議親之時,怕是連像樣的嫁妝都拿不出手了。想著想著,鍾媽媽就又長嘆了一口氣。

  隨即她勉強打起了一些精神,蓋因原主一向不怎麼願意提起自己的生母,甚至在過往的言語中對其頗為怨懟,今日自家小姐難得來了興致,她理應好好挽回李姨娘在小姐心目中的形象才是。

  「四小姐,姨娘走的時候您年歲尚小,其實姨娘真的……」

  「我知道。」付綿綿打斷了她的話,並不是說她不想聽鍾媽媽說往事,而是院子外忽然傳來了不太明顯的腳步聲,這讓她驚覺偌大的付府里,除卻鍾媽媽,竟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生活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怎麼都得小心一些,免得被有心人聽去再大做文章。

  「勞煩鍾媽媽幫我去抓藥吧,沒日沒夜的這麼趴著,這感覺著實難受的緊。」她笑吟吟的將匣子扣上,放置到了自己的繡枕旁邊,然後開口道。

  鍾媽媽一聽,當即就應了一聲,之後急匆匆的撩開帘子出了去。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付綿綿開啟了安心養傷的狀態,原主的茱萸院院門一直緊閉著,沒人前來探望,更沒人會過問她一個不受寵的庶出小姐。就連王氏那邊也不曾派人過來關切一番,估計正巴不得她熬不過去,死了倒也一了百了。

  一天到晚,似乎只有鍾媽媽偶爾出去廚房領一份吃食,要麼就是進進出出的抓藥,主僕二人過的既清淨又心酸。

  但實際上卻是,付綿綿身上的傷在喝藥和沒日沒夜運行功法的雙重調理之下,沒幾日就恢復了個七七八八。至於剩下的時間,她白日裡乖乖的躺在榻上修養,晚上則是在鍾媽媽的掩護下從付府的角門偷偷跑了出去。

  一開始,鍾媽媽很是反對她孤身一人出去閒逛,但在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十分詳盡的分析了眼下在府內討生活多麼的艱難之後,對方終於鬆了口,同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