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整個江南都在關注著此事,想到昔日才貌雙全、金尊玉貴的貴女們要淪落到這番下場,林晨曦都有些唏噓不忍。但這是朝廷律法規定,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只是可惜了那些女子了!

  林黛玉默默地聽著,心中也黯然,還夾雜著幾分寒意。在這古代社會裡,是沒有多少安全感可言的,禍不及妻孥那只是一句笑話。縱然那些身居高位,飽享榮華富貴的貴人們,也會在一夕之間,被踐踏入塵埃。

  想到這裡,她就覺得心中沉重,自己可不就是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麼,雖說現在貴為縣主,但在上位者眼裡,也不過是只大些的螻蟻罷了,何處能得到安寧和逍遙?林黛玉感到深深的無力,她越發想念起現代的生活來,縱然那裡沒有如今的這般錦衣玉食,縱然她要努力地為生活打拼,但那才是讓她心之安處的故鄉。

  她也為賈家的姑娘們揪心,完全想像不出,她們也淪落到這般下場是何種情形。沒法和林晨曦往明處說,林黛玉暗地吩咐往京城傳訊給留守在林府的管家,如果賈家敗落了,至少可以把那些女子們贖出來,也是不枉她來紅樓一遭兒。做人還是要善良一些,伸一把手,就能把人拉出泥潭,如果在這種情形下冷漠袖手,林黛玉覺得自己會心中不安的。

  甄家大廈傾覆,萬分悽慘,再無翻身之地。大功告成,不久,忠惠親王就奉詔返回京城,他受皇上委派,監督審理甄家大案。此事牽扯甚大,還牽涉到宮裡,他的身份能壓得住,又是堅定站在皇上一邊,是主審的不二人選。甄家問罪,不僅僅是懲處一個貪官的問題,背後還涉及到太上皇和皇上的爭鬥,普通官員不敢插手的。一時間,京城裡氣氛壓抑,頗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通過各方面途徑打聽到的消息,讓林黛玉和林晨曦都覺得有些慶幸。幸好,他們此刻身在江南,遠遠離開了那些風波!

  忠惠親王對林家頗為照顧,在甄家財物發賣之時,他的屬官還特地上門來告知。林黛玉乘著這機會買下了甄家被發賣的一些上好田地。林晨曦少時在江南,也曾目睹甄家顯赫榮華的情景,現在見到他們落到這般下場,心中也覺驚悚。他暗自決定,以後即便當官,也不能被權勢迷了心目,最好能在一個清貴的職位上平平安安的,他要以甄家為誡。林家,是他的責任!

  林晨曦埋頭苦讀,準備下一場會試。林黛玉在等待著一個早已知曉的結果。

  京城裡,賈家的當家人已離朝堂甚遠,賈赦、賈珍身上都是虛職,平日裡不用上朝的,朝廷的邸報看不到也沒興趣看。唯一在工部當差的賈政又在外公幹,四大家族的主心骨王子騰明升暗降為七省檢閱使出巡去了,江南的真實情形,賈家竟然並不太清楚。

  甄夫人進京之際,甄家尚未傾覆。她找上王夫人,懇求要把帶上京城的金銀珠寶的一部分私藏在賈家,還承諾了重謝。王夫人經不起誘惑,思忖著甄家有太上皇和甄太妃在,最後總會平安無事的。此時援手,定會落得個大人情,甄太妃也會感激元春的。若是真的有事呢,那甄家放在她這裡的偌大財物就歸了自己了,家中經濟窘迫了,她正在為宮裡元春的花費發愁呢,可是天降一筆橫財!想必甄夫人到時寧願把這財物送給老親,也不想便宜了朝廷的!總之,怎麼看都合算!

  打著這如意算盤,王夫人就越過了賈母,私下安排了心腹周瑞等人去接受了甄家的財物,秘密地收在自己的私庫里,藏得嚴嚴實實。這件事,賈家上下竟然並不知情。

  賈母倒是經歷得多,覺得心中不安,雖然抹不開面子,接待了甄夫人一回,但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肯接甄夫人的話,只嘆息自家已經敗落,在官場上也沒有勢力,無法援手。後來,見甄夫人不再上門了,賈母鬆了口氣,王夫人暗中私藏了甄家的財物的事她卻不知,等抄家的衙役搜查出來時,她又驚又怒,恨極了王夫人貪婪無知,給賈家又添了一項大罪狀,但那為時已晚。

  未幾,甄家的審判就落定了。甄家家主和他的兩個弟弟被判了斬首,其餘人流放的流放,坐監的坐監,赫赫揚揚數十年,富貴冠絕江南的甄家就此煙消雲散,沒過多久,就在朝野中留不下多少痕跡了。

  甄家的罪狀和判決是皇上和忠惠親王親自去稟告太上皇的,臥病在床的太上皇受此刺激,竟然中風了,癱瘓在床上不能言語行動。甄太妃因牽扯進甄家的罪狀之中,皇上下令褫奪了她的封號,廢為庶人。失去了太上皇和身份的護佑,宮中許多人紛紛向皇上投誠,揭露出了她許多的罪行。皇上大怒,招來宗人令,把甄太妃的罪行遍示宗室,下令賜死,死後不葬入皇陵。甄太妃的兒子忠平當年和皇上爭位失敗,太上皇把他遠遠地打發到一處偏遠地方為郡王。此時,皇上也以忠平牽涉甄太妃之罪行為理由,派出了親信,把他押解進京。而後,革除了忠平的郡王身份,勒令他閉門思過,由宗人府嚴加看守。

  忠平和甄家一系失去了太上皇的庇護,而皇上登基後不斷聚斂力量,已經羽翼豐滿,強弱之勢分明,忠平竟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宮中又傳出消息,太上皇眼見壽數不多了,待他駕崩了,皇上就要打發忠平去守陵,一輩子不許離開皇陵。

  清算了甄家一脈的勢力,皇上的力量更加強大,朝野無人能抗。他騰出手來,準備收拾四王八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