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但是,若是老太太和賈家不肯,或是不甘心, 硬要顛倒黑白,向外面傳出污衊我們姐弟的話來。那我們為了林家的名聲考慮,也只好把實情告之給眾人了。我父親白紙黑字的遺書,真偽不難分辯。再說了,我父親立這遺囑時,也是請了有名望的士人來當證人的。您說,如此這般,大家會相信誰呢?」林黛玉向著賈家眾人露出一個胸有成竹的微笑,看在她們眼中,更加覺著可恨,咬著嘴唇,卻說不出反駁的狠話來。
在旁人眼中,林家和賈家的名聲誰更好,她們心中也是有數的。到時,滿京城的人都會認為是賈家無德,欺凌林家遺孤,文臣豈能放過這個攻訐勛貴的好機會?何況,林如海對國有功,人死為大,皇上還特地下旨悼念,給了他一個上等的諡號,賈家出來質疑他,是說皇上識人不清?林如海如果活著,賈母還能倚老賣老地去和他理論一番,可如今卻是無計可施,叫嚷出來,也是自取其辱罷了。
賈家眾人不甘心地對望了一眼,心中怨恨不已,但反覆地權衡利弊,卻只能接受這一結果了,不然她們失去的會更多。林家姐弟看來是鐵了心腸要和自家決裂了,心如磐石,不可迴轉了,今天原想著要逼迫林家的,卻反噬己身,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賈母恨恨地看著林黛玉,不免氣怒地說了些泄憤的話,無外乎指責林如海忘恩負義,污衊賈家;林黛玉冷心冷情,毫無倫理規矩云云。
林黛玉淡定地看著賈家人,只微微搖頭,也不想去和賈母爭論。看來賈母已經做出了選擇,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那就行了,想發泄就發泄吧,反正日後也不必再相見了。
賈母發作了一番後,見林家姐弟一言不發,只冷冷淡淡地站在一邊看著她們,就像看戲一般,她頓時也覺著十分的無趣和難堪,只得收了架勢,憤憤地喚琥珀去花園裡去尋迎春探春姐妹來。
琥珀雖然一直候在外面伺候,花廳里的情形並不十分清楚,但進來看那氣氛十分凝重,也心中不安,連忙奉命快步去了花園,找到了迎春、探春姐妹。兩春一見琥珀的神色,心中就咯噔了一下,直覺不妙。
見二春被找來了,賈母怒氣沖沖地高聲道:「迎春、探春,我們立刻回去!人家看不上咱們賈家,咱們也不用上趕著!往後就橋歸橋,路歸路,再不來往就是!」
迎春和探春姐妹聞言臉色一白,知道必定是林家不願答應下這婚事。迎春心中黯然,不過她今日與探春一起來,本也沒報多大希望,明白自己的庶女身份是個大障礙,而且探春妹妹遠比自己出色,祖母也有意於探春,自己是爭不過的。因此,雖難免有些許失落,很快就不在意了。
探春卻是如遭重挫,臉色難看,自己的心緒便再也難壓抑住了。來林府之前,老太太就和她說了此事,道有姑母當年書信為證,賈家必要和林家聯姻的。與其讓桀驁不馴的林黛玉嫁進賈家,不如讓她成為林家主母。她帶著探春和迎春一起去林家,當面和林黛玉提起此事,林黛玉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會妥協,答應下這門婚事的。之所以也要帶上迎春,也是為了避免日後大房嫌棄她偏心,鬧騰起來。但她聰明美貌,人又能幹,光彩遠遠壓過了迎春,林家人只會選擇她。老太太還囑咐她日後要好生籠絡住林晨曦,也就能掌控住林家,到時一定要拉扯賈家。
賈探春聞言又驚又喜,這可是極難得的好親事,足以逆轉她的命運。老太太做主,那太太也不能駁回的,何況太太也在一旁表示贊成,讓璉二嫂子給她挑選精美的衣飾。
如今,她憧憬了多日的夢想破滅,怎不讓她痛心疾首!
林黛玉看著依舊溫和沉默的迎春,心中有些沉重,暗嘆了一聲。但目光轉向探春時,她看出了探春目光中的恨意和怒氣。林黛玉的目光也冷了下來。
她不覺得是林家欠了賈探春,欠了賈家!奢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成,難道就可以因此懷恨?真不愧是賈母中意的孫女,其風格一脈相承。
林黛玉冷笑一聲,她可不慣著誰。既然決裂,那索性做得更加明顯一點。於是,她只與賈迎春微微頷首,也揚聲道:「如此甚好!希望老太太說話算數,林賈兩家,自此恩斷情絕!」。
賈母憤憤地冷哼一聲,再也留不住了,抬腳就往外走,王夫人和王熙鳳也默不作聲地起身隨行,迎春和探春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渾渾噩噩地跟在她們身後,一起走了。
望著賈家眾人的身影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視線之中,林黛玉長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喜悅輕鬆。忍耐了這些年,終於可以撇清關係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這份遺書,確實是林如海親自寫下的,但這是在林黛玉的強烈要求下。原本,林如海還有些遲疑,覺得此事做得太絕。林家的財產已經做了妥善安排,賈家也無可圖謀的了,應該不致於此吧?這遺書傳揚出去,對林家和他們姐弟兩人來說,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
知道劇情發展的林黛玉卻竭力勸說林如海。她堅持認為賈家是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若是真的衰敗了,難免會扒拉上林家。若是那時老太太為了兒孫,依仗著身份來算計自己和晨曦,那他們該怎麼辦?
汝瓷不碰破罐子,就算豁出去與賈家鬧翻,他們也會因此名聲受損。所以,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若是賈家不像她想的那般,那這遺書她是不會拿出來的。
在旁人眼中,林家和賈家的名聲誰更好,她們心中也是有數的。到時,滿京城的人都會認為是賈家無德,欺凌林家遺孤,文臣豈能放過這個攻訐勛貴的好機會?何況,林如海對國有功,人死為大,皇上還特地下旨悼念,給了他一個上等的諡號,賈家出來質疑他,是說皇上識人不清?林如海如果活著,賈母還能倚老賣老地去和他理論一番,可如今卻是無計可施,叫嚷出來,也是自取其辱罷了。
賈家眾人不甘心地對望了一眼,心中怨恨不已,但反覆地權衡利弊,卻只能接受這一結果了,不然她們失去的會更多。林家姐弟看來是鐵了心腸要和自家決裂了,心如磐石,不可迴轉了,今天原想著要逼迫林家的,卻反噬己身,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賈母恨恨地看著林黛玉,不免氣怒地說了些泄憤的話,無外乎指責林如海忘恩負義,污衊賈家;林黛玉冷心冷情,毫無倫理規矩云云。
林黛玉淡定地看著賈家人,只微微搖頭,也不想去和賈母爭論。看來賈母已經做出了選擇,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那就行了,想發泄就發泄吧,反正日後也不必再相見了。
賈母發作了一番後,見林家姐弟一言不發,只冷冷淡淡地站在一邊看著她們,就像看戲一般,她頓時也覺著十分的無趣和難堪,只得收了架勢,憤憤地喚琥珀去花園裡去尋迎春探春姐妹來。
琥珀雖然一直候在外面伺候,花廳里的情形並不十分清楚,但進來看那氣氛十分凝重,也心中不安,連忙奉命快步去了花園,找到了迎春、探春姐妹。兩春一見琥珀的神色,心中就咯噔了一下,直覺不妙。
見二春被找來了,賈母怒氣沖沖地高聲道:「迎春、探春,我們立刻回去!人家看不上咱們賈家,咱們也不用上趕著!往後就橋歸橋,路歸路,再不來往就是!」
迎春和探春姐妹聞言臉色一白,知道必定是林家不願答應下這婚事。迎春心中黯然,不過她今日與探春一起來,本也沒報多大希望,明白自己的庶女身份是個大障礙,而且探春妹妹遠比自己出色,祖母也有意於探春,自己是爭不過的。因此,雖難免有些許失落,很快就不在意了。
探春卻是如遭重挫,臉色難看,自己的心緒便再也難壓抑住了。來林府之前,老太太就和她說了此事,道有姑母當年書信為證,賈家必要和林家聯姻的。與其讓桀驁不馴的林黛玉嫁進賈家,不如讓她成為林家主母。她帶著探春和迎春一起去林家,當面和林黛玉提起此事,林黛玉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會妥協,答應下這門婚事的。之所以也要帶上迎春,也是為了避免日後大房嫌棄她偏心,鬧騰起來。但她聰明美貌,人又能幹,光彩遠遠壓過了迎春,林家人只會選擇她。老太太還囑咐她日後要好生籠絡住林晨曦,也就能掌控住林家,到時一定要拉扯賈家。
賈探春聞言又驚又喜,這可是極難得的好親事,足以逆轉她的命運。老太太做主,那太太也不能駁回的,何況太太也在一旁表示贊成,讓璉二嫂子給她挑選精美的衣飾。
如今,她憧憬了多日的夢想破滅,怎不讓她痛心疾首!
林黛玉看著依舊溫和沉默的迎春,心中有些沉重,暗嘆了一聲。但目光轉向探春時,她看出了探春目光中的恨意和怒氣。林黛玉的目光也冷了下來。
她不覺得是林家欠了賈探春,欠了賈家!奢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成,難道就可以因此懷恨?真不愧是賈母中意的孫女,其風格一脈相承。
林黛玉冷笑一聲,她可不慣著誰。既然決裂,那索性做得更加明顯一點。於是,她只與賈迎春微微頷首,也揚聲道:「如此甚好!希望老太太說話算數,林賈兩家,自此恩斷情絕!」。
賈母憤憤地冷哼一聲,再也留不住了,抬腳就往外走,王夫人和王熙鳳也默不作聲地起身隨行,迎春和探春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渾渾噩噩地跟在她們身後,一起走了。
望著賈家眾人的身影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視線之中,林黛玉長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喜悅輕鬆。忍耐了這些年,終於可以撇清關係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這份遺書,確實是林如海親自寫下的,但這是在林黛玉的強烈要求下。原本,林如海還有些遲疑,覺得此事做得太絕。林家的財產已經做了妥善安排,賈家也無可圖謀的了,應該不致於此吧?這遺書傳揚出去,對林家和他們姐弟兩人來說,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
知道劇情發展的林黛玉卻竭力勸說林如海。她堅持認為賈家是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若是真的衰敗了,難免會扒拉上林家。若是那時老太太為了兒孫,依仗著身份來算計自己和晨曦,那他們該怎麼辦?
汝瓷不碰破罐子,就算豁出去與賈家鬧翻,他們也會因此名聲受損。所以,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若是賈家不像她想的那般,那這遺書她是不會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