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黛玉就這麼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也沒有半點上前撫慰賈母的意思,只靜靜地看著她們表演。賈母看著她冷淡之極的樣子,又是羞惱,又是失落,再也哭不下去了,借著王熙鳳和王夫人的安慰,自己悄悄地收了淚。

  一抬眼,就見林晨曦儀態端正地進了花廳,一進來就很自然地走到林黛玉身邊,賈母心念一動,這便宜外孫子看來和林黛玉情分很好,林丫頭冷麵冷心的,他看來卻不是如此。嗯,就是這樣,如此這般!

  「玉兒,你可知道,外祖母提出這個要求,也是因為這是你母親生前的心愿。」賈母從懷中鄭重地掏出一封信來:「你看看,你母親在信中寫道「遺憾嫁人後遠離了京城,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她自覺時日無多,既對母親有愧疚,又牽掛著兒女,因此提出林家和賈家下一代再結姻緣,兩家長長久久地親香下去。這是你母親的一片孝心,也是她的慈母之念。」

  「你來看看那信上的日期,」賈母目光熱切地看著林家姐弟:「是在你母親病重時寫下的,這就是她的託孤之舉啊!咱們豈能不應下,讓你母親在地下也不能瞑目?」

  她看了看林晨曦,嘆息道:「敏兒寫下那封信時,你還沒過繼到林家呢。但如今,你也是如海和敏兒的兒子,這約定也與你相干了。我想著,林賈兩家下一代的婚事,要麼是你姐姐嫁給寶玉,做賈家的兒媳;要麼你娶了你迎春姐姐或者探春姐姐,讓她們做林家的太太。嗯,兩個法子都是可以的。婚姻大事,無非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家是書香門第。你們都是孝順孩子,總不會違背母親的遺命,讓她在地下不安吧?」

  「按規矩說,就是沒有你們母親的遺命,你們父母雙雙離世,婚事也該由我這個外祖母來做主的」賈母又補充道:「玉兒你方才說的也有些道理,但要知道,林賈兩家本就是姻親,並不能用尋常不相熟人家的例子來比照著,親上加親,彼此也能更加和睦親熱些!」—你看,我們並沒有要算計你,只不過是對著你過繼來的弟弟,日後弟媳婦是你親戚,對你不更加有利嗎,不必要那麼較真啊!

  「還有宮中的娘娘,她論起來也是你們的表姐,就恭請她來給賜婚吧!」王夫人語氣高傲。

  「呵呵!」林黛玉挑了挑眉毛,像觀猴戲一般地,冷眼看著。

  在林黛玉和林晨曦之間,賈母想選擇的是林晨曦。在她看來,林黛玉心計深沉,心性涼薄,更難對付。而且,林晨曦才是林家最後能當家做主的人,賈家女兒成為林家主母,才是對賈家最有利的。

  林黛玉壓根看不上賈寶玉,賈母知道,那想必林晨曦也是心知肚明的。那麼為了保護對自己有恩情,自己也十分敬愛的姐姐,林晨曦或許願意做出些犧牲。迎春和探春都是美麗出色的姑娘,賈母相信她們的魅力,雖然從身份來說是有些高攀了,但林晨曦聚了她們也不算很吃虧。

  王夫人和王熙鳳小心翼翼地把賈敏的信送到林家姐弟面前,還防備著她們會毀掉憑證。林黛玉不屑地笑著,就著她們的手,略略看了一邊。

  她心中不免把賈敏痛罵了一頓,賈敏是假『敏』吧,她以為這樣是兩全其美,但你不明白自己的娘家是什麼德性嗎?如果她是原裝的林黛玉,不要被這樣的母親坑死?或許是,賈敏出嫁的時候,正是賈家的黃金時代,一切都呈現著最好的模樣,離家多年,賈家留在她的記憶中,仍舊是美好的印象。

  「我們,」林晨曦仔細地看了書信,沉思了片刻,慢慢地道:「不會答應!無論是姐姐,還是我,都不想和府上結親!」

  「你們要違背亡母的遺願,忤逆不孝不成?」林晨曦的回答,讓賈母再想不到,不禁臉色一沉,聲音頓時嚴厲起來。

  「老太太,」林晨曦聲音清朗,絲毫不懼:「母親當初寫下這封信時,是一片慈心為了姐姐著想,因為在她印象中,賈家和老太太對她是極有情義的,想必會愛屋及烏,很好地關愛姐姐,再說你們把寶玉吹噓得天下無雙的好,老太太一定主動流露過要結親的意思吧?病重脆弱之際一時被迷惑了,那也是有的。」

  「可自打我們進京城,老太太和賈家的表現就讓父親、姐姐與我大失所望!先是以為父親要被問罪,刻意和林家劃清界限,讓咱姐弟走下人的角門,多日也無人來招呼一聲;父親東山再起,老太太立刻就想起林家來了,建大觀園一開口就要借幾十萬兩銀子。」林晨曦淡淡地道:「賈家借錢的時候,就沒想過要還吧?父親去世時,老太太大張旗鼓地來弔唁,圖謀的是什麼,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現在無媒約無婚書的,就想用母親兩句不明真相才說出的話,妄想逼婚,是欺我姐弟無人護持!若真的理直氣壯,我父親在世時,就該上門來說了!」

  「可老太太,你這麼就認定了我姐弟就會如你所願,拿著林家填你賈家的深坑?」林晨曦語氣決絕:「我們是絕不會從的!若老太太認為我們忤逆不孝,盡可以把這事傳揚出去,請大家評一評!若是官府由此指斥我,哪怕奪我功名,那我也認了。」

  「只是,老太太,我們姐弟也不會平白地讓你往咱們身上倒污水,這件事的是非曲直總要和眾人分說清楚的。我們雖沒有了父母,但我與姐姐都不是白身了,而且托父親的遺澤,我還有許多老師、同門,父親的朋友們也能為我們主持公道,父親病重時都拜託過他們,必要時照顧我們姐弟一二。文官士人,名聲是很要緊的,想必不會袖手旁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