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簡王垂頭喪氣,母后雷霆之怒,當著宮人沒給他好臉,不覺慚愧,見母后動問,也不敢隱瞞,「昨晚是新近入府的一個歌姬」
「那個歌姬使了什麼手段,魅惑你,讓你迷失本性,拉來哀家倒要見識見識」
簡王一聽,不由緊張,把秦月娥押到太后跟前,太后定然怒火更勝不說,秦月娥小命可就保不住了,對秦氏美人心裡不舍,又不敢違抗太后,瞟了眼身旁跪著的王妃許氏,許妃何等聰慧,自然明白,不由嫉妒,可丈夫求自己替那狐狸精說話,表面上又不能不權作賢良婦。
遂恭敬地叩了個頭,「母后息怒,這原不是那個歌姬的錯,是媳婦看她老實本分,吩咐她去侍候王爺,那歌姬事後嚇得病在床上,媳婦帶她請罪,請母后息怒,要治罪,就治臣媳的罪,王爺有錯,也是臣媳的錯,是臣媳無能,攬不住夫君的心,母后與王爺親生母子,王爺向來孝順母后,求母后饒了王爺這一回」
許妃說完,簡王朝妻子投去感激的目光,太后嘆了一口氣,埋怨兒子,「你的王妃賢淑明理,上哪找這麼好的媳婦,你還不知足,要知道這樣,哀家當初就不把媳婦指著你,白糟蹋了好女孩」
簡王聽母后口氣緩和,忙表態,「兒子知錯,兒子以後一定好好對王妃,不跟姬妾廝混,母后放心」
陳太后和氣地對許妃道:「媳婦,你起來,你有什麼錯,都是哀家教子無方,生出這個逆子,操不完的心」
說完,邊吩咐給許妃看座,瞪了一眼兒子,「你跪著,不許起來」
簡王涎著臉道;「兒臣跪著,不起來,等母后何時消氣何時起身,媳婦好,兒子知道,兒子就是一時糊塗,以後就歇在上房,哪也不去」
陳太后氣消了大半,不管怎麼說就兩個親生兒子,這些年宮禁中都跟著自己擔驚受怕,總算太子登基,得以出頭喘口氣,心軟放縱小兒子,兒子荒唐,不忍心苛責。
陳太后又想起,「那歌姬以後不許她靠近你,哀家看她也是個有心計的,你從前寵小袁夫人寵得什麼似的,怎麼她一入府,就把寵愛的女人拋在腦後,絕情至此,看來她也不是什么正經人」
許妃人情做了,就等著太后發話處置了秦月娥,太后這番話更加讓她對秦月娥多了一重猜忌,看王爺的態度百般回護,一定對秦氏上了心,最好借著太后的手除掉她。
太后話鋒一轉,「就讓她禁足三月,以示教訓」
「謝母后」簡王歡喜,忙叩頭。
許妃心裡失望,太后對兒子寵溺,不忍拂了兒子心思。
陳太后轉頭對許妃道:「媳婦,你先回府,我跟這逆子有樁事要說」
「是,母后,臣媳告退」許妃叩頭,出了慈寧宮。
太監陳林等在門口,看許妃出來,忙趕著上前,「老奴送王妃回府」
許妃看裡面,使了個眼色,「你侍候王爺吧,不用跟著我,我還要到太妃宮裡問安」
陳林會意。
☆、禁足
許妃出了內庭,坐上攆車,春嬤嬤道:「可惜,太后對秦氏格外開恩,沒能除掉她,日後還要費些周折」
許妃冷哼,「沒看太后雷聲大,雨點小,劈頭訓斥兒子一頓,最後不了了之,還不是疼惜縱容,王爺心裡能不清楚,求我出頭保秦氏,看來王爺對秦氏看重,比對梅氏和韓、唐兩位姑娘用心」
「王妃預備把秦氏怎麼辦」春嬤嬤問。
「我恨不得秦氏死了,才靜心,可你看王爺今兒對秦氏力保,若動手還需隱蔽些,面上做個好人,犯不上為了賤人,破壞夫妻情分,怎麼說我都嫁了王爺,臉面不能撕破,我以後還要依仗著他過日子。」
許妃恨恨地暫時咽下這口氣。
「王妃說得是,秦氏攥在王妃手裡,不怕沒機會除掉她」
春嬤嬤突然想起道:「那個梅氏,王妃預備怎麼辦?」
許妃咬牙很道:「這個村姑,仗著王爺寵,忘了自己身份,聽說每日打扮妖精似的等王爺過去,想跟王爺做天長地久的夫妻,想得美,本王妃現在倒出功夫收拾她」
「王妃想出法子了?」春嬤嬤打心眼裡對主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許妃嗯了一聲,半晌道:「上元縣幹得好事,看他聰明不聰明,聰明將功折罪。」
春媽媽一時沒明白,許妃小聲嘀咕幾句,春媽媽笑了,「王妃此計甚高。」
許妃閒閒地撩起車窗紗簾,望著窗外。
許妃一出慈寧宮,陳太后語氣和緩對兒子道;「起來吧」
簡王笑著爬起身,獻殷勤走到太后身後替太后捶背。
陳太后徐徐聲兒道:「你皇兄也不容易,北夷韃汗部蠢蠢欲動,騷擾我邊境,我朝早晚發兵攻打,你皇兄已備戰,準備跟北夷決一死戰,國家正用人之際,國舅許章忠勇,智勇雙全,帶兵出戰,非他莫屬,你皇兄對許國舅甚是倚重,許妃的姐姐又是皇后,你當以國家為重,做你皇兄膀臂,你皇兄內憂外患,整日朝事繁忙,我們娘們的日子全仗著你皇兄,想當年…..」
太后嘮嘮叨叨,簡王靜靜聽著,頻頻點頭,心悅誠服,「兒臣知錯,請母后放心,兒臣一定跟許妃夫妻恩愛,為皇兄分憂」
陳太后寬慰,拍拍他的手背,「這就對了,這才是我的好兒子,何況許妃樣貌,京城無人可比,也不辱沒你」
「那個歌姬使了什麼手段,魅惑你,讓你迷失本性,拉來哀家倒要見識見識」
簡王一聽,不由緊張,把秦月娥押到太后跟前,太后定然怒火更勝不說,秦月娥小命可就保不住了,對秦氏美人心裡不舍,又不敢違抗太后,瞟了眼身旁跪著的王妃許氏,許妃何等聰慧,自然明白,不由嫉妒,可丈夫求自己替那狐狸精說話,表面上又不能不權作賢良婦。
遂恭敬地叩了個頭,「母后息怒,這原不是那個歌姬的錯,是媳婦看她老實本分,吩咐她去侍候王爺,那歌姬事後嚇得病在床上,媳婦帶她請罪,請母后息怒,要治罪,就治臣媳的罪,王爺有錯,也是臣媳的錯,是臣媳無能,攬不住夫君的心,母后與王爺親生母子,王爺向來孝順母后,求母后饒了王爺這一回」
許妃說完,簡王朝妻子投去感激的目光,太后嘆了一口氣,埋怨兒子,「你的王妃賢淑明理,上哪找這麼好的媳婦,你還不知足,要知道這樣,哀家當初就不把媳婦指著你,白糟蹋了好女孩」
簡王聽母后口氣緩和,忙表態,「兒子知錯,兒子以後一定好好對王妃,不跟姬妾廝混,母后放心」
陳太后和氣地對許妃道:「媳婦,你起來,你有什麼錯,都是哀家教子無方,生出這個逆子,操不完的心」
說完,邊吩咐給許妃看座,瞪了一眼兒子,「你跪著,不許起來」
簡王涎著臉道;「兒臣跪著,不起來,等母后何時消氣何時起身,媳婦好,兒子知道,兒子就是一時糊塗,以後就歇在上房,哪也不去」
陳太后氣消了大半,不管怎麼說就兩個親生兒子,這些年宮禁中都跟著自己擔驚受怕,總算太子登基,得以出頭喘口氣,心軟放縱小兒子,兒子荒唐,不忍心苛責。
陳太后又想起,「那歌姬以後不許她靠近你,哀家看她也是個有心計的,你從前寵小袁夫人寵得什麼似的,怎麼她一入府,就把寵愛的女人拋在腦後,絕情至此,看來她也不是什么正經人」
許妃人情做了,就等著太后發話處置了秦月娥,太后這番話更加讓她對秦月娥多了一重猜忌,看王爺的態度百般回護,一定對秦氏上了心,最好借著太后的手除掉她。
太后話鋒一轉,「就讓她禁足三月,以示教訓」
「謝母后」簡王歡喜,忙叩頭。
許妃心裡失望,太后對兒子寵溺,不忍拂了兒子心思。
陳太后轉頭對許妃道:「媳婦,你先回府,我跟這逆子有樁事要說」
「是,母后,臣媳告退」許妃叩頭,出了慈寧宮。
太監陳林等在門口,看許妃出來,忙趕著上前,「老奴送王妃回府」
許妃看裡面,使了個眼色,「你侍候王爺吧,不用跟著我,我還要到太妃宮裡問安」
陳林會意。
☆、禁足
許妃出了內庭,坐上攆車,春嬤嬤道:「可惜,太后對秦氏格外開恩,沒能除掉她,日後還要費些周折」
許妃冷哼,「沒看太后雷聲大,雨點小,劈頭訓斥兒子一頓,最後不了了之,還不是疼惜縱容,王爺心裡能不清楚,求我出頭保秦氏,看來王爺對秦氏看重,比對梅氏和韓、唐兩位姑娘用心」
「王妃預備把秦氏怎麼辦」春嬤嬤問。
「我恨不得秦氏死了,才靜心,可你看王爺今兒對秦氏力保,若動手還需隱蔽些,面上做個好人,犯不上為了賤人,破壞夫妻情分,怎麼說我都嫁了王爺,臉面不能撕破,我以後還要依仗著他過日子。」
許妃恨恨地暫時咽下這口氣。
「王妃說得是,秦氏攥在王妃手裡,不怕沒機會除掉她」
春嬤嬤突然想起道:「那個梅氏,王妃預備怎麼辦?」
許妃咬牙很道:「這個村姑,仗著王爺寵,忘了自己身份,聽說每日打扮妖精似的等王爺過去,想跟王爺做天長地久的夫妻,想得美,本王妃現在倒出功夫收拾她」
「王妃想出法子了?」春嬤嬤打心眼裡對主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許妃嗯了一聲,半晌道:「上元縣幹得好事,看他聰明不聰明,聰明將功折罪。」
春媽媽一時沒明白,許妃小聲嘀咕幾句,春媽媽笑了,「王妃此計甚高。」
許妃閒閒地撩起車窗紗簾,望著窗外。
許妃一出慈寧宮,陳太后語氣和緩對兒子道;「起來吧」
簡王笑著爬起身,獻殷勤走到太后身後替太后捶背。
陳太后徐徐聲兒道:「你皇兄也不容易,北夷韃汗部蠢蠢欲動,騷擾我邊境,我朝早晚發兵攻打,你皇兄已備戰,準備跟北夷決一死戰,國家正用人之際,國舅許章忠勇,智勇雙全,帶兵出戰,非他莫屬,你皇兄對許國舅甚是倚重,許妃的姐姐又是皇后,你當以國家為重,做你皇兄膀臂,你皇兄內憂外患,整日朝事繁忙,我們娘們的日子全仗著你皇兄,想當年…..」
太后嘮嘮叨叨,簡王靜靜聽著,頻頻點頭,心悅誠服,「兒臣知錯,請母后放心,兒臣一定跟許妃夫妻恩愛,為皇兄分憂」
陳太后寬慰,拍拍他的手背,「這就對了,這才是我的好兒子,何況許妃樣貌,京城無人可比,也不辱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