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吳娘子的老家是山東的嗎?」
平王輕輕一句,小順子語塞,咔吧小眼睛,擱心裡琢磨,是呀,吳娘子是京城人。
趙世昭對這位隱姓埋名的姑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是,他因為急事出門幾日,回來後,發現西院已人去屋空。
房主吳娘子對他回來倒有幾分意外和喜悅,熱絡地招呼,「民婦以為蕭大爺不回來了,幸好房屋空著,我每日命人灑掃。」
趙世昭猶豫一下問,「西屋的吳姑娘出門了嗎?」
吳娘子愣了下神,隨即神色恢復自然,賠笑道:「我姐姐回家去了,在這裡呆的日子不短。」
他心裡不知為何有些許失望。
夜晚,小院出奇的靜謐,西院一空,就好像憑空少了許多人似的,小順子也無精打采的。
他夜裡不知怎麼竟失眠,腦子裡總是晃動吳姑娘的影子,忽地起疑,當提到吳姑娘時,吳娘子神色很不自然,顯然,吳娘子說了謊話,他才走幾日,之前閒聊,吳姑娘隻字未提回京城家裡,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
翌日,他吩咐人暗中打聽。
果不其然,派出的人回來稟報說,「兩日前,鎮子上突然來了許多官府的人,聽說裡面有當朝國舅,還有個王爺,只呆著一日,人就都撤了,把吳姑娘帶走了。」
他又留住幾日,希冀吳姑娘突然迴轉,可是顯然吳姑娘是不會回來了,吳娘子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戒備,大概他暗中調查此事,讓精明的吳娘子知道了,這吳娘子行為舉止絕非小戶人家出身,看似大有來頭,吳姑娘的來路不一般,當朝國舅,是皇后的娘家人還是太后的娘家人?或者是後宮那位妃嬪外戚,來的王爺,又是那位?
這些,在不久他回京後,得到了答案。
吳姑娘已成為安王妃,他的皇嫂。
之後,他周密部署,打擊安王,報母仇的同時,是不是隱隱有一點私心,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可是,他連輸了兩局,而且都輸在安王妃的手裡,輸得徹底,吳姑娘不安王妃短短几日,令他幾年經營毀於一旦。
人就是這麼奇怪,他敗在她手上,心悅誠服,而且,自此,她真正走進了他孤獨的內心。
這女子似母妃,又不似母妃柔弱,似方媯又不似方妃世故,她聰慧、執著,忠貞。
可也讓他看清了她的內心,她真正愛的是他的三哥,安王,他沒有一分機會。
再後來,他發兵,攻破京城,他首先想到的是她,他下死命保護安王府,保護安王妃,任何人不得動安王府。
那次兵敗,他不得不暫時離開,待十年後,他重返京師,可安王府人去樓空。
德昌五年
乾清宮
「沈侍郎夫人故去了?」德昌帝問,沈綰貞之父已升任戶部三品侍郎,頗得皇帝器重。
「是,皇上」戶部尚書郭啟道。
趙世昭似自言自語道:「她走了這些年,也該回來了」
郭啟莫名其妙,正說著沈侍郎家事,皇上怎麼又說到別處去了。
沈府
厚重的朱漆大門上掛著幾串冥紙,正廳內四處懸著白帷,設靈堂,祭奠二太太吳氏。
偏廳里,沈家姊妹只除了五姑娘沈綰珠都趕回娘家,多年不見,姊妹人到中年才得以重逢,相對唏噓,四姑娘沈綰雲的夫君已升任山東青州知府,育有一雙兒女,六姑娘沈綰玉生子,已六生日了,林家得嫡子如獲至寶。
沈綰貞看沈綰玉已發福,臉色紅潤,問:「甥男怎麼沒來?」
沈綰玉道:「你妹夫說人多,怕他吵鬧,留在家裡」沈綰玉臉上一派滿足,三十幾歲的人,早已不似年輕時心境,變得務實。
四姑娘沈綰雲哭得眼睛紅腫,沈綰貞命丫鬟打熱水,擰了熱巾,沈綰雲擦臉。
這邊,沈綰玉跟沈綰貞說話,沈綰玉道:「這次可惜五姐姐沒回來,聽說,五姐姐在山東老家日子挺艱難,老太太年歲大了,不大管事,家事都是三太太說了算,三嬸娘又是小氣的,吃穿用度不比咱們府里。」
沈綰貞不好搭茬,當年沈綰珠深恨自己,不知現在若見面,倆姊妹能說什麼,就沈綰珠的心性也許還不能釋懷。
「姑奶奶們,又有外客來了」鳳兒身穿重孝,過來招呼,靈堂送走一撥,又來一撥,絡繹不絕,都是朝廷官員攜家眷登門祭拜。
送走外客,鳳兒悄悄拉住舊主子,謂沈綰貞道:「姑奶奶去後堂歇歇,我叫人把飯菜送到後面」
鳳兒早已不是當年稚氣未脫的小丫鬟,變成中年美婦,由於吳氏中毒後,纏綿病榻,沈老爺就命人把小爺抱到鳳兒房中,由鳳兒撫育,鳳兒的孩子失而復得,抱住兒子喜極而泣,自此,就悉心教養,現已長大成人,頗有乃父之風。
沈綰貞在娘家住到嫡母落葬,心裡惦記趙世幀和兒子,就打算三日後,返回錢塘。
夜裡,她還住在未出閣時的閨房,沈老爺一直命人保持原樣,平常鎖著,不許人進去,這是沈老爺心細之處,不全為父女情深,精明如沈老爺大概早已覺察出皇帝對三女兒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沈綰貞又回到熟悉的環境,多年前往事歷歷在目,她倏忽想起當年出家在西山抱月庵。
西山,春深,景色迷人,沈綰貞徒步上山,按記憶尋到抱月庵原址,曾經一片焦黑,早已長出花草樹木,人們早已淡忘當年那一場大火。
平王輕輕一句,小順子語塞,咔吧小眼睛,擱心裡琢磨,是呀,吳娘子是京城人。
趙世昭對這位隱姓埋名的姑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是,他因為急事出門幾日,回來後,發現西院已人去屋空。
房主吳娘子對他回來倒有幾分意外和喜悅,熱絡地招呼,「民婦以為蕭大爺不回來了,幸好房屋空著,我每日命人灑掃。」
趙世昭猶豫一下問,「西屋的吳姑娘出門了嗎?」
吳娘子愣了下神,隨即神色恢復自然,賠笑道:「我姐姐回家去了,在這裡呆的日子不短。」
他心裡不知為何有些許失望。
夜晚,小院出奇的靜謐,西院一空,就好像憑空少了許多人似的,小順子也無精打采的。
他夜裡不知怎麼竟失眠,腦子裡總是晃動吳姑娘的影子,忽地起疑,當提到吳姑娘時,吳娘子神色很不自然,顯然,吳娘子說了謊話,他才走幾日,之前閒聊,吳姑娘隻字未提回京城家裡,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
翌日,他吩咐人暗中打聽。
果不其然,派出的人回來稟報說,「兩日前,鎮子上突然來了許多官府的人,聽說裡面有當朝國舅,還有個王爺,只呆著一日,人就都撤了,把吳姑娘帶走了。」
他又留住幾日,希冀吳姑娘突然迴轉,可是顯然吳姑娘是不會回來了,吳娘子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戒備,大概他暗中調查此事,讓精明的吳娘子知道了,這吳娘子行為舉止絕非小戶人家出身,看似大有來頭,吳姑娘的來路不一般,當朝國舅,是皇后的娘家人還是太后的娘家人?或者是後宮那位妃嬪外戚,來的王爺,又是那位?
這些,在不久他回京後,得到了答案。
吳姑娘已成為安王妃,他的皇嫂。
之後,他周密部署,打擊安王,報母仇的同時,是不是隱隱有一點私心,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可是,他連輸了兩局,而且都輸在安王妃的手裡,輸得徹底,吳姑娘不安王妃短短几日,令他幾年經營毀於一旦。
人就是這麼奇怪,他敗在她手上,心悅誠服,而且,自此,她真正走進了他孤獨的內心。
這女子似母妃,又不似母妃柔弱,似方媯又不似方妃世故,她聰慧、執著,忠貞。
可也讓他看清了她的內心,她真正愛的是他的三哥,安王,他沒有一分機會。
再後來,他發兵,攻破京城,他首先想到的是她,他下死命保護安王府,保護安王妃,任何人不得動安王府。
那次兵敗,他不得不暫時離開,待十年後,他重返京師,可安王府人去樓空。
德昌五年
乾清宮
「沈侍郎夫人故去了?」德昌帝問,沈綰貞之父已升任戶部三品侍郎,頗得皇帝器重。
「是,皇上」戶部尚書郭啟道。
趙世昭似自言自語道:「她走了這些年,也該回來了」
郭啟莫名其妙,正說著沈侍郎家事,皇上怎麼又說到別處去了。
沈府
厚重的朱漆大門上掛著幾串冥紙,正廳內四處懸著白帷,設靈堂,祭奠二太太吳氏。
偏廳里,沈家姊妹只除了五姑娘沈綰珠都趕回娘家,多年不見,姊妹人到中年才得以重逢,相對唏噓,四姑娘沈綰雲的夫君已升任山東青州知府,育有一雙兒女,六姑娘沈綰玉生子,已六生日了,林家得嫡子如獲至寶。
沈綰貞看沈綰玉已發福,臉色紅潤,問:「甥男怎麼沒來?」
沈綰玉道:「你妹夫說人多,怕他吵鬧,留在家裡」沈綰玉臉上一派滿足,三十幾歲的人,早已不似年輕時心境,變得務實。
四姑娘沈綰雲哭得眼睛紅腫,沈綰貞命丫鬟打熱水,擰了熱巾,沈綰雲擦臉。
這邊,沈綰玉跟沈綰貞說話,沈綰玉道:「這次可惜五姐姐沒回來,聽說,五姐姐在山東老家日子挺艱難,老太太年歲大了,不大管事,家事都是三太太說了算,三嬸娘又是小氣的,吃穿用度不比咱們府里。」
沈綰貞不好搭茬,當年沈綰珠深恨自己,不知現在若見面,倆姊妹能說什麼,就沈綰珠的心性也許還不能釋懷。
「姑奶奶們,又有外客來了」鳳兒身穿重孝,過來招呼,靈堂送走一撥,又來一撥,絡繹不絕,都是朝廷官員攜家眷登門祭拜。
送走外客,鳳兒悄悄拉住舊主子,謂沈綰貞道:「姑奶奶去後堂歇歇,我叫人把飯菜送到後面」
鳳兒早已不是當年稚氣未脫的小丫鬟,變成中年美婦,由於吳氏中毒後,纏綿病榻,沈老爺就命人把小爺抱到鳳兒房中,由鳳兒撫育,鳳兒的孩子失而復得,抱住兒子喜極而泣,自此,就悉心教養,現已長大成人,頗有乃父之風。
沈綰貞在娘家住到嫡母落葬,心裡惦記趙世幀和兒子,就打算三日後,返回錢塘。
夜裡,她還住在未出閣時的閨房,沈老爺一直命人保持原樣,平常鎖著,不許人進去,這是沈老爺心細之處,不全為父女情深,精明如沈老爺大概早已覺察出皇帝對三女兒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沈綰貞又回到熟悉的環境,多年前往事歷歷在目,她倏忽想起當年出家在西山抱月庵。
西山,春深,景色迷人,沈綰貞徒步上山,按記憶尋到抱月庵原址,曾經一片焦黑,早已長出花草樹木,人們早已淡忘當年那一場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