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邊說邊比劃,「從這麼點大成長為如今的一國儲君,可惜兄長的私心過大傷了他的心,他誤以為我與兄長一心,長大後便不再願意與我親近,你別看他如今一幅冷冰冰的模樣,幼時卻很是粘人……」
越說越離譜了,裴時語的秀眉蹙起,忍不住打斷她:「可太子中毒是你的手筆,他看在你幼時的確照拂過他的份上,沒有當著世人公布你毒害他的罪行,原是想給你留幾分體面,你是嫌太多?」
皇后震驚,這嬌滴滴的女子緣何油鹽不進,蕭承淵竟然什麼都和她說?
蕭承淵覺得裴時語將時間與精力花在此人身上不值當,進屋後突兀地提了句:「四皇子最近很不好。」
皇后猛地瞪向蕭承淵:「你把他怎麼了?」
蕭承淵勾唇,他還不至於對四皇子做什麼,雖然同樣不被皇帝喜歡,但四皇子被皇后與國舅保護得很好,魏國公府出事加上他特意讓人將皇帝有私生子一事告知了四皇子,他無法接受事實自己崇拜的舅舅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且他不過是皇帝隨時可以丟棄的棋子,自己先蔫了,將自己關在府里閉門不出。
蕭承淵將皇帝有私生子的事告訴了封氏。
封氏的臉刷地白了,他們兄妹把持朝政多年,瞬間明白了蕭承淵的意思,他們自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是那個昏庸之人替私生子鋪路的工具,她咬牙切齒道:「無恥!」
蕭承淵與裴時語當然知道在說誰無恥。
蕭承淵面無表情問她:「當年發生了何事?」
事到如今,封氏知道大勢已去,她只求蕭承淵能夠善待四皇子,將實情一五一十道出。
原來,當年先太子亡故後,身為二皇子的裕王被理所應當認定是儲君,可魏國公得罪了裕王,深知二皇子上位後他必定不能善終,於是與同樣擔心受到二皇子懲罰的三皇子晉王一拍即合,兩人在秋獵的過程中聯手弄殘了二皇子。
蕭承淵問封氏晉王為何害怕裕王。
封氏告訴他,晉王一家在元宵節帶著兩歲的晉王世子外出看燈,被勾欄里的美色迷住,將唯一的兒子弄丟了,晉王妃失了孩子後大病一場最終鬱鬱而終。晉王一向畏懼二皇子,且他意亂情迷之下欺侮了裕王的小姨子,他擔心真相暴露之後裕王責罰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蕭承淵瞠目結舌,再度為那個人的荒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蕭承淵還從封氏口中得知,皇帝當初被封為儲君後並不服眾,便設法娶了寧遠侯唯一的妹妹,為了魏國公對他死心塌地,主動提出迎娶封氏。
蕭承淵簡直不知該說什麼才好,裴時語再度更改對那個人的看法。
第二日,一直在外遊歷的大皇子前來見蕭承淵,蕭承淵又知道了些事。
原來,皇帝之所以下定決心除去寧遠侯,是因為寧遠侯得知皇帝與魏國公合謀要對二皇子一家趕盡殺絕,寧遠侯斥責了皇帝,恰逢蕭承淵的母親得知皇帝娶她的真相後要與他和離,皇帝被魏國公蠱惑,認為他們兄妹不與他一心,未免夜長夢多,於是默許了魏國公對寧遠侯的構陷。
而大皇子之所以調查這些,是因為悅貴妃有恩於他。他當初之所以被皇帝收養,是彼時還是晉王的皇帝一心討悅貴妃歡心。
蕭承淵聽完後失去了評價那人的欲.望,他放不下裴時語前世之死,讓雲綺假扮裴時語,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引來一直在暗處蠢蠢欲動的龐炎出手。
出乎蕭承淵意料的是,千鈞一髮之際,程寧為假裴時語擋了一劍。
藏在暗處的蕭承淵現身,質問龐炎為什麼。
龐炎卻死死看向程寧。
奄奄一息的程寧向蕭承淵坦白,他的真實身份是裕王府的世子,當初裕王府一家在回封地的途中被皇帝的人設伏,寧遠侯暗中派人救下了他,他隱姓埋名活下來,長大些後輾轉至青州,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寧遠軍的一員。
裕王府的死士找到了他,讓他給已故的裕王夫婦報仇,可裕王生性豪爽,得知是親弟弟對他下手,為了江山穩定,彌留之際讓他不要報仇。何況與當皇帝相比,他更希望像寧遠侯一樣當個保家衛國的將軍,於是遲遲不肯動手。
人人皆知蕭承淵十分在意他這位王妃,龐炎奉王府老人的命刺殺王妃,逼他與蕭承淵成為對手,奪回原本屬於裕王府的帝位。
至此,蕭承淵所有的疑惑得到解決。
蕭承淵回到含章院時,裴時語正焦急地朝外頭張望。
明明相信他能處理好一切,但一時見不到人,心裡便一刻也得不到安寧,見他安然無恙歸來,腳步不由自主地迎上去,下一刻被他狠狠擁入懷裡。
裴時語回抱他,柔聲問他:「發生了何事?」
蕭承淵的聲音悶悶地:「先抱會。」
良久之後,蕭承淵才鬆開裴時語,將整理後的信息一一告訴她。
說完後,他罕見地流露出茫然的神情,裴時語卻很能理解他,短短几日之內,腦海里一下子塞入了二十年前的許多事,涉及的人員眾多,人物的關係也複雜,且還都與他相關,弄清楚不難,接受起來卻需要時間。
裴時語不想勸他如何如何,將手放入他的掌心裡,靜靜陪著他。
他終於不再茫然,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道:「終於不用擔心會有人傷到你。」
越說越離譜了,裴時語的秀眉蹙起,忍不住打斷她:「可太子中毒是你的手筆,他看在你幼時的確照拂過他的份上,沒有當著世人公布你毒害他的罪行,原是想給你留幾分體面,你是嫌太多?」
皇后震驚,這嬌滴滴的女子緣何油鹽不進,蕭承淵竟然什麼都和她說?
蕭承淵覺得裴時語將時間與精力花在此人身上不值當,進屋後突兀地提了句:「四皇子最近很不好。」
皇后猛地瞪向蕭承淵:「你把他怎麼了?」
蕭承淵勾唇,他還不至於對四皇子做什麼,雖然同樣不被皇帝喜歡,但四皇子被皇后與國舅保護得很好,魏國公府出事加上他特意讓人將皇帝有私生子一事告知了四皇子,他無法接受事實自己崇拜的舅舅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且他不過是皇帝隨時可以丟棄的棋子,自己先蔫了,將自己關在府里閉門不出。
蕭承淵將皇帝有私生子的事告訴了封氏。
封氏的臉刷地白了,他們兄妹把持朝政多年,瞬間明白了蕭承淵的意思,他們自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是那個昏庸之人替私生子鋪路的工具,她咬牙切齒道:「無恥!」
蕭承淵與裴時語當然知道在說誰無恥。
蕭承淵面無表情問她:「當年發生了何事?」
事到如今,封氏知道大勢已去,她只求蕭承淵能夠善待四皇子,將實情一五一十道出。
原來,當年先太子亡故後,身為二皇子的裕王被理所應當認定是儲君,可魏國公得罪了裕王,深知二皇子上位後他必定不能善終,於是與同樣擔心受到二皇子懲罰的三皇子晉王一拍即合,兩人在秋獵的過程中聯手弄殘了二皇子。
蕭承淵問封氏晉王為何害怕裕王。
封氏告訴他,晉王一家在元宵節帶著兩歲的晉王世子外出看燈,被勾欄里的美色迷住,將唯一的兒子弄丟了,晉王妃失了孩子後大病一場最終鬱鬱而終。晉王一向畏懼二皇子,且他意亂情迷之下欺侮了裕王的小姨子,他擔心真相暴露之後裕王責罰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蕭承淵瞠目結舌,再度為那個人的荒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蕭承淵還從封氏口中得知,皇帝當初被封為儲君後並不服眾,便設法娶了寧遠侯唯一的妹妹,為了魏國公對他死心塌地,主動提出迎娶封氏。
蕭承淵簡直不知該說什麼才好,裴時語再度更改對那個人的看法。
第二日,一直在外遊歷的大皇子前來見蕭承淵,蕭承淵又知道了些事。
原來,皇帝之所以下定決心除去寧遠侯,是因為寧遠侯得知皇帝與魏國公合謀要對二皇子一家趕盡殺絕,寧遠侯斥責了皇帝,恰逢蕭承淵的母親得知皇帝娶她的真相後要與他和離,皇帝被魏國公蠱惑,認為他們兄妹不與他一心,未免夜長夢多,於是默許了魏國公對寧遠侯的構陷。
而大皇子之所以調查這些,是因為悅貴妃有恩於他。他當初之所以被皇帝收養,是彼時還是晉王的皇帝一心討悅貴妃歡心。
蕭承淵聽完後失去了評價那人的欲.望,他放不下裴時語前世之死,讓雲綺假扮裴時語,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引來一直在暗處蠢蠢欲動的龐炎出手。
出乎蕭承淵意料的是,千鈞一髮之際,程寧為假裴時語擋了一劍。
藏在暗處的蕭承淵現身,質問龐炎為什麼。
龐炎卻死死看向程寧。
奄奄一息的程寧向蕭承淵坦白,他的真實身份是裕王府的世子,當初裕王府一家在回封地的途中被皇帝的人設伏,寧遠侯暗中派人救下了他,他隱姓埋名活下來,長大些後輾轉至青州,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寧遠軍的一員。
裕王府的死士找到了他,讓他給已故的裕王夫婦報仇,可裕王生性豪爽,得知是親弟弟對他下手,為了江山穩定,彌留之際讓他不要報仇。何況與當皇帝相比,他更希望像寧遠侯一樣當個保家衛國的將軍,於是遲遲不肯動手。
人人皆知蕭承淵十分在意他這位王妃,龐炎奉王府老人的命刺殺王妃,逼他與蕭承淵成為對手,奪回原本屬於裕王府的帝位。
至此,蕭承淵所有的疑惑得到解決。
蕭承淵回到含章院時,裴時語正焦急地朝外頭張望。
明明相信他能處理好一切,但一時見不到人,心裡便一刻也得不到安寧,見他安然無恙歸來,腳步不由自主地迎上去,下一刻被他狠狠擁入懷裡。
裴時語回抱他,柔聲問他:「發生了何事?」
蕭承淵的聲音悶悶地:「先抱會。」
良久之後,蕭承淵才鬆開裴時語,將整理後的信息一一告訴她。
說完後,他罕見地流露出茫然的神情,裴時語卻很能理解他,短短几日之內,腦海里一下子塞入了二十年前的許多事,涉及的人員眾多,人物的關係也複雜,且還都與他相關,弄清楚不難,接受起來卻需要時間。
裴時語不想勸他如何如何,將手放入他的掌心裡,靜靜陪著他。
他終於不再茫然,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道:「終於不用擔心會有人傷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