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落難小世子(五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盟主繼續道:「他於我有救命大恩,我見他身體孱弱,便收了他做徒弟。他慘遭流放,不得出深山,我只好獨身出來。碰巧聽到武林各派在競選盟主,我便前往清風山莊。師父雖說要我代替他,可我想憑自己的真本事贏取諸位的信服,所以便沒將師父說出來。」

  「原來如此……於盟主是真漢子啊!」

  「人家茗世子對你有救命之恩,我們眾人還是能理解的。」

  江湖人士出來混江湖,最講究的便是一個「義」字,奉承的原則便是有恩報恩,有仇必報。

  於盟主拱了拱手,道:「多謝諸位的諒解。其實,我幫茗世子也不僅僅因為他是我徒弟。我出山後發現錦昔國內憂外患,官府腐敗,心中諸多不滿。我見四方安穩太平,便也不做他想。」

  「是啊是啊!」有一個人高聲道:「於盟主起初好些年都是勸我們和睦相處,還建議我們聯盟,為武林忙裡忙外,鞠躬盡瘁。」

  於盟主嘆氣繼續:「後來,南方水患泛濫,官府軟弱無用,我見百姓民不聊生,便讓大家儘量搭手相幫。誰知後來南方起義後,官家一味壓制屠殺,弄得整個南方人心惶惶,百姓更處在水深火熱中。我覺得真正的緣由是錦昔國缺少一位有作為的明君。於是,便暗中支持茗世子出山。」

  說到此處,他從懷裡掏出來盟主令牌,道:「我承認我曾讓大家幫助擊退北蠻人,也承認我有護短之心。如果諸位認為我徇私欺瞞大家,在下願意交出盟主之位,絕不再踏足江湖。」

  「萬萬不可!」一位老者高喊:「說到底,盟主也是一心為民,一心報恩。我們大家都是錦昔國的一份子,都來自民間,看到鄉親父老們受苦受難,我們又怎麼忍心見死不救。」

  「就是就是!我們早就看官府不順眼了!當初朗王爺名聲挺不錯的,這個茗世子深處困境,還能善心救人,想必也是一個仁慈的人。能扶住他上位,指不定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說得對!錦昔國亂了好幾年了,國家總是動盪,大伙兒也一樣沒好日子過。我們能幫則幫,以後我們也會得益,不是嗎?」

  於盟主聞言微笑點頭,卻仍是將令牌擱在桌上。

  「諸位,即便大家要幫,也得找其他德高望重的人帶領眾人。如今我和茗世子的關係已公開,為了避嫌,我還是不能再當這個盟主了。」

  「不!還請盟主帶領我們,大伙兒仍會跟以前一樣,以盟主馬首是瞻。」

  儘管眾人極力挽留,不過於盟主怎麼勸都不肯了,推薦清風山莊的莊主李刀做新盟主,執意要離去。

  李莊主悵然嘆氣,拱手問:「不知你有什麼打算?」

  於盟主答:「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會幫助茗世子,直到他完成大業,平定四方,然後學師父飄然遠去,雲遊四海。」

  眾人淚灑當場,道:「我們必定鼎力相助。只要吩咐一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於是,夜茗趁此機會不僅順利脫身,還仍得到武林人士的尊重和後來的相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