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好的、好的,我、我突然想起還有事,便先回去了……」她打了個哈哈,哪裡還敢逗留,胡亂尋了個理由便溜之大吉了。

  上官遠何時見過她這般落荒而逃的狼狽模樣,再忍不住哈哈大笑。

  有意思,當真有意思!

  孩子出宮一趟,回來整個人就有點魂不守舍,馮諭瑧看在眼裡,不過卻沒有追問。

  還是馮菁予忍不住,悄悄地將今日發生之事告訴了她,末了期期艾艾地問:「姨母,您、您怎麼看?」

  馮諭瑧沒有想到上官遠居然會提出這樣的提議,一時有些意外,又聽她這般問自己,微微一笑:「姨母怎麼看不重要,關鍵是你怎麼想。」

  「你與穆璟自幼相識,又一起經歷過那般多之事,對他的了解,只怕比朕的還要多。他的品行如何,可否值得你託付終身,朕相信,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馮菁予嘆了口氣,像小時候那般依偎著她,小小聲地道:「其實,上官將軍有一句話讓我很心動。他說,一個既有馮氏血脈,又有穆氏血脈的孩子,是最適合繼承大統的。」

  馮諭瑧輕輕撫著她的長髮,沒有說話。

  不錯,有這樣血脈之人確實是適合的,不管是對那些盼著將來可以還政於穆的臣子,還是一直忠心追隨她的臣下,都可以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

  「姨母還是那句話,關鍵要看你。你若是喜歡,不管他是姓穆還是姓別的什麼,都隨你。姨母既然能坐得上如今這位置,對將來之事自然有所準備,又何需你犧牲自己的終身大事。」

  馮菁予在她懷裡蹭了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倒也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就是覺得彆扭。明明人家把他當作最好的兄弟的……」

  馮諭瑧輕笑:「估計當初他發現自己,居然對『好兄弟』生了不該有的心思,怕是比如今的你更彆扭。」

  馮菁予想了想,好像確是有一段時間,穆璟看都不敢看她。

  她頓時就心理平衡了。

  得,只要不是只得她一個彆扭就行。

  待彆扭的姑娘離開後,連翹這才嘆了口氣,道:「唯一慶幸的是,端王還算是勉強配得上縣主。」

  馮諭瑧啞然失笑:「能得連翹姑姑夸一句『勉強配得上』,可見端王確是不錯。」

  連翹如何不知她在取笑自己,不過也不在意。

  接下來的數日,穆璟隔三岔五便出現在馮菁予跟前,也不說話,只是用那充滿期待的眼神直瞅著她。

  馮菁予心裡的彆扭勁還沒有過去呢,被他這般盯得頭皮發麻,訕笑幾聲便溜掉了,完全沒有注意到身後那張瞬間變得黯然的臉。

  雖然一直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對方也沒有拒絕,那代表著還是有希望的,故而穆璟也不灰心,仍是一有機會便去堵人,依舊是用那溢滿期盼的眼神望著她,等待著對方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

  如此幾個來回,馮菁予都有點害怕看到他了,恰逢此時南邊傳回消息,晉國軍隊犯邊,她二話不說便請旨出征。

  大梁統一了中原之後,便與晉國形成了劃江而治之勢。晉國依靠著天險,在中原戰亂不休的情況下,形成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局面。

  如今中原悉數納入大梁版圖,再加之不久前大梁還將來勢洶洶的戎狄人趕回了大漠,晉國便坐不住了,趁著大梁久經戰事兵力耗損之際,終於鼓起勇氣揮師北伐,意欲重回中原福地,一統天下。

  馮諭瑧略思索片刻,便以許躍平為主將,馮菁予為先鋒,領兵南下應對晉軍。

  以此同時,終於有朝臣在朝會上正式提議女帝冊立端王為太子。

  有人開了頭,自然便有不少人跟著附和。

  女帝神情不變,只是望向殿內有些魂不守舍的穆璟,溫聲問:「端王的意思呢?」

  穆璟的心思都跟著歡天喜地領旨而去的馮菁予走了,怎麼也沒有想到對方為了逃避自己,居然都沒有向他透露半句便請旨出征了。

  瘋丫頭想對自己避而不見?想得美!山不就爺,爺自去就山便是!

  「王爺,王爺!」忽然有人輕輕碰了碰他的臂膀,他回過神來,仍有些搞不清狀況,「什麼?」

  「陛下在問您話呢!」站得離他最近的朝臣飛快地提醒。

  問話?問什麼話?穆璟呆了呆,正欲讓那人再給自己一點提示,上首的女帝已經再度出聲:「端王方才在想什麼呢?」

  「想著去就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馮諭瑧:「……」

  眾朝臣:「……」朝會上還敢開小差的,也就這位爺了。

  馮諭瑧無語須臾,終於還是無奈地道:「韋卿方才向朕建議冊立你為太子,幾位卿家亦表示贊同,朕想問問你的意思。」

  「不干!睿王都不幹的事,幹嘛推到臣的頭上。況且,臣志不在此,更承擔不起這般重的責任。」他頓時將頭搖得如同撥浪鼓,眼珠子忽地骨碌一轉,又道,「不過,臣倒有一事想請陛下准許。」

  「何事?」

  「臣願追隨許大將軍出征,請陛下准許!」他立即跪地,大聲地道。

  馮諭瑧頓時便明白他方才那句『去就山』是什麼意思了。

  她挑挑眉,既不說同意,又不說不同意,而是轉而問起了其他政事。

  見她不給自己一個準話,穆璟也不失望,反正沒有直接拒絕便代表有希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