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中起火可是大事!陛下趕緊派人救火,只是為時已晚,陳寶林不知從哪裡找來了許多燈油先將兩處潑過一遍,兩座偏殿這會兒燒的熊熊烈火完全無法靠近,只能在外頭聽著屋裡絕望的慘叫聲漸漸微弱,直到徹底消失。

  作者有話要說:

  大可愛們新年好!

  第135章 .醉鄉春 · ?

  明純宮一場大火燒死了一位嬪主一位寶林, 並縱火的陳寶林也趁著看守不注意時一頭撞死在磚牆上。此事鬧的不可謂不大,前朝後宮都議論紛紛,尤其是陳家與白家本都是周相麾下, 這會兒也因兒女生出芥蒂來。

  陛下對此本是樂見其成, 便懶得去查那些陳年舊事,不過在白陳兩家之間和稀泥。卻不想皇太后藉機生事,非要以皇后管束不利為由逼她將宮權交出來,妄想自己取而代之掌控宮闈。

  先不說陛下允不允,孔皇后算是知道什麼叫無妄之災。那三位相互坑害的時候她還沒入宮呢, 誰知道彼時發生了什麼事,又日積月累的變作今日這一樁慘案。

  可太后娘娘根本不管她如何說辭, 只說她身為皇后需擔這失察之罪。許是因虞枝心前幾次伶牙俐齒的幫著皇后原話,這一回太后故意先將貴妃打發了才單獨召皇后「問罪」。孔順姝氣的幾乎要吐血,咬碎一口銀牙硬是抗住了太后逼迫,索性與太后撕破臉來只說自己這後位是陛下親封百官見證,除非太后有本事讓陛下和朝廷廢后,否則宮權一事絕無可能易主!

  孫太后早知孔家人不好應付,卻沒想到連個她並不放在眼裡的孔家二房之女也敢在她面前如此硬氣。太后娘娘恨的牙痒痒, 可孔順姝說的句句在理,竟是連點兒把柄都沒法拿住。

  等虞枝心知曉這場爭執已是兩個時辰之後的事了。皇后娘娘憋著一股氣, 心裡卻越發清醒的可怕:她可以與太后據理力爭, 卻決不能賭氣對太后失了「孝道」, 只要陛下和朝臣知道她從未忤逆過太后這長輩,太后也沒法兒借題發揮對她這皇后做出什麼不合理的判決來。

  無非是言語間刁難貶低,或是巧立名目折騰勞累她罷了。孔順姝算不上極聰明, 可孔家人的堅韌隱忍並自小習得的品性格局到底是融入血液中,非但沒落入太后的全套, 反而磨礪的愈發大氣起來。

  太后見奈何不了皇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一邊繼續給皇后找麻煩,一邊派人往外頭散播流言,道宮中起火乃是天降警示,便是因皇后德行有失當不得後宮之主,理應送入皇寺清洗罪孽方能不被宮中龍氣反噬。

  虞枝心在延壽宮裡聽的如何目瞪口呆且不說,皇帝陛下在前朝都快忍不了了。他本意讓太后先得意幾日,免得太后在皇寺里修行好幾年且平平安安,結果一回宮就「病逝」了,豈不是反要落人口實。

  誰知道皇太后會如此鍥而不捨的給他添堵,非但讓皇后的日子不好過,一時間宮裡宮外的流言蜚語吵的他亦是頭疼不已。畢竟四相對皇后之位本有覬覦之心,若不是他動作快扶了孔順姝上位,還不知道這會兒後宮得跟誰姓。往日皇后做的雖不說多好,但也不偏不倚讓人挑不出刺來,又有龍鳳胎的祥瑞在宮裡鎮著,四相且找不出藉口攻訐皇后。這回有了太后送上門的理由,他們才不管事實如何,只管先把皇后拖下水,再想方設法把自家養出來的姑娘塞進宮去。

  皇帝能拒了孫家的兩位小姐,難不成會對四相選中的閨秀另眼相看麼?四相且比太后更陰險狡詐的多了去了!孫太后塞女人進來是為了給孫家爭取權柄,四相想的怕不是養著陛下的子嗣隨時可以取而代之!

  ——這卻是陛下一直以來的偏頗。或許當初孔太傅能做一做這種打算,如今四相相互牽制,誰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找陛下的晦氣。便是其中權勢最盛的沈相都須得與陛下精誠合作維持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哪裡會傻到以為扶一個傀儡小皇帝上台就能當第二個孔太傅?

  陛下對權臣早有忌憚,習慣以最壞的結果揣摩猜測並時時提防,是以這一回,他對太后突然發難給了四相插手後宮的機會更加不滿,下定決心要煞一煞太后的氣焰。

  虞枝心低調的在延壽宮裡聽著太后差遣,如一個局外人一般看著皇后的變化,偶爾聽著陛下心中決斷,卻是再不敢出手做什么小動作了。天知道她事先安排揭穿謝寶林小產之事就是想太后不能一直拘著她和皇后在延壽宮裡住著,總得讓她們回去擔起各自的職責,哪裡想到事態會失控到太后與皇后徹底槓上,甚至一直延續到朝堂上去?

  她卻不知她雖不想找事兒,皇太后可沒想著放過她。在孫太后看來,慧貴妃雖不如皇后「冥頑不靈」,但耍小聰明偷奸耍滑避重就輕倒是一把好手。本以為有她在兩人之間離間挑撥差別對待,皇后和貴妃總要生出齟齬,她便好趁機收服其中一個。沒想到皇后頑固歸頑固,還真就對慧貴妃信任有加,一點兒沒有遷怒到慧貴妃身上的跡象。

  既然皇后已是死不悔改,慧貴妃又不肯效忠,太后便唯有栽培新人取而代之。實則她自陛下否了孫家女入宮後就退而求其次的準備在宮中妃嬪小主里挑選一二培養成心腹,甚至白嬪和陳寶林都是她正暗中考察的對象。誰知明純宮的一場大火徹底讓她的布局徹底變作徒勞,她又豈能不因此氣惱?

  至於其她人——太后在心中默默計算:皇后和貴妃自來了延壽宮侍疾便在敬事房撤了綠頭牌子,這段時間陛下多招幸了魏貴人和韓貴人侍寢。這兩人早就投靠了慧貴妃,甚至她們正是因為投靠慧貴妃才會得陛下幾分另眼相看,自是不願冒險背叛貴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