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她把東西拍在桌上,胸膛劇烈起伏。
時年歸雁十三,面容稍顯稚嫩,她心疼林昭昭,憤恨官府不作為,卻也無可奈何,小聲勸說:「姑娘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傷口好像開了……」
林昭昭低頭看手,她記得鐵勺的邊緣,划過肌膚血肉的冰涼,她手指慢慢壓在傷口上,從疼痛里,找回些許鎮靜。
是了,民不與官斗,她便是再有能耐,又能如何?難不成學戲班子唱的那樣,來個御前告狀?
她輕聲哂笑。
鬥不過,那就換種辦法,看著被她抓皺的地契,林昭昭慢慢撫平,神思沉沉。
林堂遠走,百歡樓還在,她可以僱人摸清百歡樓的底細,再伺機行事,調查伊始困難重重,好在京郊的乞丐顧念這位老僱主,主動幫她盯梢,具體如何便不必細說,大約八個月後,在她十五歲時,才窺見真相。
乞丐頭子來信,裴家二爺,也便是老靖國公的弟弟去了百歡樓,和老鴇李如月一副老相好的模樣,有個小孩乞丐偷偷混進去,還聽到牆角。
那話大抵是,李如月怨裴二爺薄情,用完百歡樓,讓百歡樓險些惹上官府,就不再來。
裴二爺又說,是家裡的吩咐,況且官府也不會真查抄百歡樓,他也是避嫌,這不是來了麼。
捏著薄薄的紙,一陣寒冷,從林昭昭腳底襲向頭頂,如墜冰窖,她花了許久,才慢慢緩過神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她不甘心。
她和裴劭之間,差在哪?裴劭能學突厥語,她也能學南詔語,裴劭征伐沙場,她能理順家中資產,再說她比裴劭少吃六年飯,她不比裴劭差啊!
只是出身差了些,所以,高人一等,就可以無視王法,折磨他人?
她受夠了。
鋪開紙張,林昭昭寫了很多信,每一封信的最後,都是重重的「與君絕」三字,可這些信,一封也沒能寄往西北。
那年,西北戰況激烈,突厥在一年前重創西北軍,西北軍折損老國公和林尚等名將,因此,這一年,突厥聯合他國進犯,來勢洶洶。
戰報一封封地送往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
這時候把這封信寄出去,林昭昭不知道會對裴劭造成什麼影響。
她冒不起這個險。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少年人的愛情,哪有那麼容易當斷則斷。
何況她只有裴劭,她知道自己離不開裴劭。
夜半三更,林昭昭將一封封信,遞到燭火下,看火苗舔舐它們,紙張扭曲變焦變黑,一個個憤恨不甘的字,消泯在火的灼燒下。
這一年年末,她收到裴劭報行程的消息後,推算時間,到京郊等他,日頭西落,便看裴劭單騎縱馬,身影颯然,他一看到她,眼睛驟然一亮,宛如天邊淡月下的長庚星,他快馬加鞭,臨到她面前幾丈,也不管馬還在跑,便翻身急奔,猛地抱起她,轉了半個圈。
他的雙臂那麼有力,他的懷抱那麼寬闊溫暖。
林昭昭心口跳得很快,她掙扎:「幹什麼呢,放我下來……」
他爽朗大笑道:「什麼時候出來等我的?想我沒?」
她賭氣:「不想!」
裴劭放下她,俯身用力吻她花瓣般的雙唇,傾訴思念:「可是我想你了,吃飯想,睡覺想,打仗也想。」
「每一次衝進突厥大軍里,我都在想,只要打敗他們,我就能回來找你了。」
因趕路,裴劭身上衣裳還未換洗,皆是塵土泥垢,還有汗漬,林昭昭窩在他懷抱里,雙手環抱住他。
那一刻,她釋然了。
她輕聲說:「裴劭,你的刀,是對著敵人的,有你在,我,京城的百姓,和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很安心。」
裴劭低頭,在她脖頸間蹭了蹭,「那當然。」
鬍渣痒痒的,林昭昭無聲彎了彎眉眼。
所以,她的刀不能對準裴劭。已經過去那麼久的事,她便也不打算再說。
那年的除夕節,是他們一起度過的第六年。Pao pao
裴劭如今是大名人,他完美地處理好老靖國公留下的攤子,有他在,西北就有主心骨,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位年少有為的常勝將軍,頗得聖心的靖國公世子,在除夕宴席上,頗受朝臣恭維,他來者不拒,酒一杯一杯地下肚,很快就喝醉,被扶下去休息,臣子紛紛驚疑,想不到世子爺酒量如此淺。
就是沒人知道,裴劭一出宮後,生龍活虎,哪有醉意,還能身輕如燕地翻進林府的牆頭。
歸雁在包餃子,看到後院一個影子,嚇好一大跳,林昭昭拿著擀麵杖丟裴劭:「一邊去,嚇壞歸雁怎麼辦?」
裴劭心想,這有什麼難的,那就賠個胡天唄。
他想拉她出門,林昭昭退了一步:「要是引起別人注意,怎麼辦?」
裴劭說:「別人注意又如何?我這麼厲害,你遲早要習慣的。」
林昭昭白他一眼。
最後,愣是等到街市散得差不多,兩人才肩並肩,就著朦朧燈光漫步街頭,歸雁和一個侍衛遠遠跟著他們。
繁鬧過後的街上,瀰漫爆.竹殘餘的味道。
走到橋邊,林昭昭忽的停了停,對裴劭說:「我去找一下歸雁。」
裴劭:「什麼事?」
林昭昭面上一熱:「你別問了。」
時年歸雁十三,面容稍顯稚嫩,她心疼林昭昭,憤恨官府不作為,卻也無可奈何,小聲勸說:「姑娘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傷口好像開了……」
林昭昭低頭看手,她記得鐵勺的邊緣,划過肌膚血肉的冰涼,她手指慢慢壓在傷口上,從疼痛里,找回些許鎮靜。
是了,民不與官斗,她便是再有能耐,又能如何?難不成學戲班子唱的那樣,來個御前告狀?
她輕聲哂笑。
鬥不過,那就換種辦法,看著被她抓皺的地契,林昭昭慢慢撫平,神思沉沉。
林堂遠走,百歡樓還在,她可以僱人摸清百歡樓的底細,再伺機行事,調查伊始困難重重,好在京郊的乞丐顧念這位老僱主,主動幫她盯梢,具體如何便不必細說,大約八個月後,在她十五歲時,才窺見真相。
乞丐頭子來信,裴家二爺,也便是老靖國公的弟弟去了百歡樓,和老鴇李如月一副老相好的模樣,有個小孩乞丐偷偷混進去,還聽到牆角。
那話大抵是,李如月怨裴二爺薄情,用完百歡樓,讓百歡樓險些惹上官府,就不再來。
裴二爺又說,是家裡的吩咐,況且官府也不會真查抄百歡樓,他也是避嫌,這不是來了麼。
捏著薄薄的紙,一陣寒冷,從林昭昭腳底襲向頭頂,如墜冰窖,她花了許久,才慢慢緩過神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她不甘心。
她和裴劭之間,差在哪?裴劭能學突厥語,她也能學南詔語,裴劭征伐沙場,她能理順家中資產,再說她比裴劭少吃六年飯,她不比裴劭差啊!
只是出身差了些,所以,高人一等,就可以無視王法,折磨他人?
她受夠了。
鋪開紙張,林昭昭寫了很多信,每一封信的最後,都是重重的「與君絕」三字,可這些信,一封也沒能寄往西北。
那年,西北戰況激烈,突厥在一年前重創西北軍,西北軍折損老國公和林尚等名將,因此,這一年,突厥聯合他國進犯,來勢洶洶。
戰報一封封地送往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
這時候把這封信寄出去,林昭昭不知道會對裴劭造成什麼影響。
她冒不起這個險。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少年人的愛情,哪有那麼容易當斷則斷。
何況她只有裴劭,她知道自己離不開裴劭。
夜半三更,林昭昭將一封封信,遞到燭火下,看火苗舔舐它們,紙張扭曲變焦變黑,一個個憤恨不甘的字,消泯在火的灼燒下。
這一年年末,她收到裴劭報行程的消息後,推算時間,到京郊等他,日頭西落,便看裴劭單騎縱馬,身影颯然,他一看到她,眼睛驟然一亮,宛如天邊淡月下的長庚星,他快馬加鞭,臨到她面前幾丈,也不管馬還在跑,便翻身急奔,猛地抱起她,轉了半個圈。
他的雙臂那麼有力,他的懷抱那麼寬闊溫暖。
林昭昭心口跳得很快,她掙扎:「幹什麼呢,放我下來……」
他爽朗大笑道:「什麼時候出來等我的?想我沒?」
她賭氣:「不想!」
裴劭放下她,俯身用力吻她花瓣般的雙唇,傾訴思念:「可是我想你了,吃飯想,睡覺想,打仗也想。」
「每一次衝進突厥大軍里,我都在想,只要打敗他們,我就能回來找你了。」
因趕路,裴劭身上衣裳還未換洗,皆是塵土泥垢,還有汗漬,林昭昭窩在他懷抱里,雙手環抱住他。
那一刻,她釋然了。
她輕聲說:「裴劭,你的刀,是對著敵人的,有你在,我,京城的百姓,和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很安心。」
裴劭低頭,在她脖頸間蹭了蹭,「那當然。」
鬍渣痒痒的,林昭昭無聲彎了彎眉眼。
所以,她的刀不能對準裴劭。已經過去那麼久的事,她便也不打算再說。
那年的除夕節,是他們一起度過的第六年。Pao pao
裴劭如今是大名人,他完美地處理好老靖國公留下的攤子,有他在,西北就有主心骨,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位年少有為的常勝將軍,頗得聖心的靖國公世子,在除夕宴席上,頗受朝臣恭維,他來者不拒,酒一杯一杯地下肚,很快就喝醉,被扶下去休息,臣子紛紛驚疑,想不到世子爺酒量如此淺。
就是沒人知道,裴劭一出宮後,生龍活虎,哪有醉意,還能身輕如燕地翻進林府的牆頭。
歸雁在包餃子,看到後院一個影子,嚇好一大跳,林昭昭拿著擀麵杖丟裴劭:「一邊去,嚇壞歸雁怎麼辦?」
裴劭心想,這有什麼難的,那就賠個胡天唄。
他想拉她出門,林昭昭退了一步:「要是引起別人注意,怎麼辦?」
裴劭說:「別人注意又如何?我這麼厲害,你遲早要習慣的。」
林昭昭白他一眼。
最後,愣是等到街市散得差不多,兩人才肩並肩,就著朦朧燈光漫步街頭,歸雁和一個侍衛遠遠跟著他們。
繁鬧過後的街上,瀰漫爆.竹殘餘的味道。
走到橋邊,林昭昭忽的停了停,對裴劭說:「我去找一下歸雁。」
裴劭:「什麼事?」
林昭昭面上一熱:「你別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