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阿政坐在樹下握緊拳頭,忍著怒火,不想與此等小人爭辯。
林橘卻上前出聲道:「先生既是儒生,可曾讀過《孟子》?」
那魯地儒生原不想回答,但畢竟面對的是一朝皇后,只能答道:「這是自然。」
林橘道:「本宮讀《孟子》時,曾讀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後面那句話本宮如今記不大清了,先生既然讀過《孟子》,可否將後面那句話接下去念出來?」
那儒生道:「這有何難?皇后請聽好,後一句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林橘笑了:「既然先生知道後面這一句,那怎麼會不知道這場暴雨是上天對陛下的一場考驗呢?一刻鐘後,此雨必停。」
那儒生望著這漫天大雨,全然不相信林橘所說,但他此時又不願意與一女子爭辯,只好沉默著不開口。
阿政坐在一旁,緊皺的眉頭卻慢慢舒緩開來,他知道若是沒有確切的把握,阿橘必不會這樣說的。
果然如林橘所說,一刻鐘後,這雨便慢慢得停了。
遠處霞光滿天,百鳥盤旋鳴叫,一切皆是吉祥之兆。
眾人整理行程,繼續出發,終於爬上泰山之頂。
泰山之上,阿政親自念了祭祀天的禱文,回聲響徹山頂,恍若天地之音。
禱文念完,他這樣命人在泰山之上立碑刻石,紀念秦國功勳。
祭完泰山,次日阿政又去祭奠了泰山東南的梁父山祭地,梁父山是齊國八神之一地主的所在之地,同樣立碑刻石,表彰功勳。
始皇泰山封禪時的神跡傳遍天下,六國舊民一時間感慨萬千,天地所屬之主,天命不可違,此後只當認命。再加之神種等物的高產,心中對秦國的統治更是高了一層。
泰山封禪結束之後,阿政總算鬆了一口氣,帶著林橘繼續東巡,來到渤海之地。
這是林橘自穿越以來第一次看見大海。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行了,還欠一更,看看明天能不能補
第96章 番外三
既已臨海,便要登高。
眾人登高望遠,眼前是茫茫無邊的大海,海面平靜如波,讓人心情開闊。
「天哪,你們快看那是什麼!」
只見遠處的海面上突然出現雲霧飄落的群山,珍奇秀麗的亭台樓閣樹立在群山之間,似乎還有人群在樓閣上走動,雲霧繚繞,恍若有仙音遠遠傳來。
「是仙山,一定是仙山!」
「那便是仙人所在嗎?」
「莫非我等今日與仙人有緣才得以面見仙山。」
周圍隨行的文武大臣議論紛紛,言語間滿是驚嘆和嚮往。
阿政也被海面上突然出現的景色怔了一下,只是下一秒他就看向林橘,只見林橘臉上平靜無波,甚至還有些被突然喧鬧起來的群臣吵鬧的煩躁。
只聽下一秒,忽然有人道:
「仙山,仙山消失了!」
「怎麼突然就消失了,可是仙人對我們不滿?」
「看來我得與仙人無緣啊。」
果然阿政再向海面看去,之前出現的群山和亭台樓閣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海風吹來,海面上湧起滾滾波濤。
既然登高望海的目的已經達到,突然出現的仙山又這麼快消失,阿政乾脆吩咐道:「啟程,回行宮。」
坐在回程的馬車上,阿政忍不住問林橘:「阿橘,我們之前看到的真的是仙山嗎?」
林橘搖頭解釋道:「當然不是,這只是一種特殊的光學現象而已。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些亭台樓閣和群山,實際上並不存在那個地方,它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
「可是為什麼那些群山和亭台樓閣會出現在那裡呢?」阿政還是不明白。
文科生林橘想了想,給阿政舉了個例子:「就像我們平時要照鏡子,我們是真實存在的人,但鏡子裡的人並沒有真實存在,之所以鏡子能倒映出人影,便是因為光的反射。」
阿政:「阿橘的意思是,在那海面上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鏡子嗎?可是人力又怎麼可能辦到呢?」
林橘使勁搖頭:「不對,我不是這個意思,海市蜃樓同時運用了光的反射和折射,意思是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上確實存在那樣的山和那樣的樓,但因為光和水汽發生了一些變化,把這些山和這些樓折射反射到了海面上,所以才會出現大家所謂的仙山。」
她想了想,繼續補充道:「不只是海上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沙漠中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比如行走在沙漠中的人發現遠處突然出現了水塘,但看上去卻有些模糊不清,等走近了看,卻發現水塘消失了,便是同樣的道理,其實那裡根本就沒有水塘,只不過是個虛像罷了。」
阿政:「所以我們剛才所見的一切都是假的?」
林橘點頭:「對,剛才我們看到的群山不過是視覺謊言而已。」
等回到行宮,兩人剛走進殿內便見小扶蘇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阿娘,阿父,我聽說你們看到仙山了是真的嗎?」
林橘無奈,只好把剛才和阿政說的話又解釋了一遍。
小扶蘇歪著頭有些不解:「照阿娘這樣說的話,這世間難道沒有仙人嗎?可是這幾個月來阿父卻在到處祭天地神靈啊?」
林橘卻上前出聲道:「先生既是儒生,可曾讀過《孟子》?」
那魯地儒生原不想回答,但畢竟面對的是一朝皇后,只能答道:「這是自然。」
林橘道:「本宮讀《孟子》時,曾讀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後面那句話本宮如今記不大清了,先生既然讀過《孟子》,可否將後面那句話接下去念出來?」
那儒生道:「這有何難?皇后請聽好,後一句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林橘笑了:「既然先生知道後面這一句,那怎麼會不知道這場暴雨是上天對陛下的一場考驗呢?一刻鐘後,此雨必停。」
那儒生望著這漫天大雨,全然不相信林橘所說,但他此時又不願意與一女子爭辯,只好沉默著不開口。
阿政坐在一旁,緊皺的眉頭卻慢慢舒緩開來,他知道若是沒有確切的把握,阿橘必不會這樣說的。
果然如林橘所說,一刻鐘後,這雨便慢慢得停了。
遠處霞光滿天,百鳥盤旋鳴叫,一切皆是吉祥之兆。
眾人整理行程,繼續出發,終於爬上泰山之頂。
泰山之上,阿政親自念了祭祀天的禱文,回聲響徹山頂,恍若天地之音。
禱文念完,他這樣命人在泰山之上立碑刻石,紀念秦國功勳。
祭完泰山,次日阿政又去祭奠了泰山東南的梁父山祭地,梁父山是齊國八神之一地主的所在之地,同樣立碑刻石,表彰功勳。
始皇泰山封禪時的神跡傳遍天下,六國舊民一時間感慨萬千,天地所屬之主,天命不可違,此後只當認命。再加之神種等物的高產,心中對秦國的統治更是高了一層。
泰山封禪結束之後,阿政總算鬆了一口氣,帶著林橘繼續東巡,來到渤海之地。
這是林橘自穿越以來第一次看見大海。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行了,還欠一更,看看明天能不能補
第96章 番外三
既已臨海,便要登高。
眾人登高望遠,眼前是茫茫無邊的大海,海面平靜如波,讓人心情開闊。
「天哪,你們快看那是什麼!」
只見遠處的海面上突然出現雲霧飄落的群山,珍奇秀麗的亭台樓閣樹立在群山之間,似乎還有人群在樓閣上走動,雲霧繚繞,恍若有仙音遠遠傳來。
「是仙山,一定是仙山!」
「那便是仙人所在嗎?」
「莫非我等今日與仙人有緣才得以面見仙山。」
周圍隨行的文武大臣議論紛紛,言語間滿是驚嘆和嚮往。
阿政也被海面上突然出現的景色怔了一下,只是下一秒他就看向林橘,只見林橘臉上平靜無波,甚至還有些被突然喧鬧起來的群臣吵鬧的煩躁。
只聽下一秒,忽然有人道:
「仙山,仙山消失了!」
「怎麼突然就消失了,可是仙人對我們不滿?」
「看來我得與仙人無緣啊。」
果然阿政再向海面看去,之前出現的群山和亭台樓閣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海風吹來,海面上湧起滾滾波濤。
既然登高望海的目的已經達到,突然出現的仙山又這麼快消失,阿政乾脆吩咐道:「啟程,回行宮。」
坐在回程的馬車上,阿政忍不住問林橘:「阿橘,我們之前看到的真的是仙山嗎?」
林橘搖頭解釋道:「當然不是,這只是一種特殊的光學現象而已。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些亭台樓閣和群山,實際上並不存在那個地方,它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
「可是為什麼那些群山和亭台樓閣會出現在那裡呢?」阿政還是不明白。
文科生林橘想了想,給阿政舉了個例子:「就像我們平時要照鏡子,我們是真實存在的人,但鏡子裡的人並沒有真實存在,之所以鏡子能倒映出人影,便是因為光的反射。」
阿政:「阿橘的意思是,在那海面上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鏡子嗎?可是人力又怎麼可能辦到呢?」
林橘使勁搖頭:「不對,我不是這個意思,海市蜃樓同時運用了光的反射和折射,意思是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上確實存在那樣的山和那樣的樓,但因為光和水汽發生了一些變化,把這些山和這些樓折射反射到了海面上,所以才會出現大家所謂的仙山。」
她想了想,繼續補充道:「不只是海上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沙漠中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比如行走在沙漠中的人發現遠處突然出現了水塘,但看上去卻有些模糊不清,等走近了看,卻發現水塘消失了,便是同樣的道理,其實那裡根本就沒有水塘,只不過是個虛像罷了。」
阿政:「所以我們剛才所見的一切都是假的?」
林橘點頭:「對,剛才我們看到的群山不過是視覺謊言而已。」
等回到行宮,兩人剛走進殿內便見小扶蘇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阿娘,阿父,我聽說你們看到仙山了是真的嗎?」
林橘無奈,只好把剛才和阿政說的話又解釋了一遍。
小扶蘇歪著頭有些不解:「照阿娘這樣說的話,這世間難道沒有仙人嗎?可是這幾個月來阿父卻在到處祭天地神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