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事有兩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連大人是聰明人,本宮也只能怪皇上把心思放得太明顯了。」良妃娘娘一邊說著一邊優雅的站起了身,視線流轉而駐,停在了連鳳玖的臉上,隨即又緩緩一掃,略過了陸南音,最後才落在了案頭的掐絲琺瑯香爐上,「不過這世道也是有趣的,從前,本宮這含章殿最是冷清,逢年過節都不見有人主動踏足的,前前後後,也就方美人會時不時的來本宮這兒走動走動。她性子淡漠,來的時候,最多就是和本宮對桌喝幾杯茶,若是興致再高些,也無非就是下幾盤棋。可是本宮卻一直覺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志趣相投才長久。只可惜吶,方美人福薄,永昭十八年的時候,她一病不起,太醫來來回回了大半年,終究還是沒能續上她的命。她走的時候,把自己最鍾愛的那副棋盤送給了本宮,本宮知道,她不過是想走的了無牽掛些,與這深宮中的誰、任何事,也不要再有牽連了。」

  良妃的這番話涉及了很多,連鳳玖和陸南音聽後都垂首斂神得靜靜回味了一番,隨即陸南音才抬頭開口道,「人若浮萍,生生死死都是定數,南音也想做如方美人這般豁達的婦人,只是南音更希望這一輩子能做到死而無憾。」

  她說著,悄悄的看了連鳳玖一眼,連鳳玖立刻心領神會的接口道,「娘娘,阿九從小便有過目不忘之技,本以為萬里路不過都在萬卷書中,人世間的道理,先人智慧古訓云云,只要多看幾冊書,大多便是手到擒來的。然而在認識夫君以後,阿九才真正領悟到事有兩極的說法。娘娘,方美人彌留之際將心愛之物托福給娘娘,娘娘看到的是方美人想走的了無牽掛,微臣看到的卻是方美人想讓娘娘幫著延續她對皇上的一方敬重和眷戀。」

  「哦?」良妃聞言,果然饒有興趣的轉過了頭。

  連鳳玖見狀,泰然自若道,「微臣有幸侍奉過皇后娘娘多時,對後宮各位嬪妃主子也多有了解。後宮之中,會下棋的嬪妃並不在少數,可是棋藝精湛可與皇上比肩的卻是鳳毛麟角。皇上棋藝,師承方元道士,此乃皇上年幼時的一段機緣所得,皇上的棋路綿里藏針,落子之法無跡可尋,就夫君也說,他與皇上對弈,十有六輸。可就是這樣,微臣卻知道,方美人在棋藝上,能與皇上對之一二。」

  「連大人果真是有個過目不忘的好本事呢。」

  良妃不予置否的笑了笑,卻聽連鳳玖繼續道,「可是後宮之中,鮮少有人知道,娘娘的棋藝也是相當了得的。娘娘與方美人之間的情誼微臣不得而知,可是微臣卻更願意相信,當年方美人是把對皇上最好最真摯的一片情誼寄托在了娘娘的身上,才會在彌留之際將自己最鍾愛的棋盤送給娘娘的。」

  放香爐的案台上還有一座小小的沙漏,手掌之高,裡頭存的是細細的白沙,極為罕見,若是屋子裡動靜少許響一些,這沙漏的聲音便會被吞沒,可見這物件的輕巧精緻。

  然,此時此刻,當連鳳玖話音漸落後,屋子裡幾個人的耳邊,除了自己淺淺的呼吸聲之外,那細沙走時的聲音也顯得格外的清晰。

  不過很快的,良妃和顏悅色的笑聲就傳了過來,「這些,是白大人教你的吧。」

  誰知連鳳玖卻輕輕的搖了搖頭道,「夫君說,能幫我和世子夫人約見娘娘,但五皇子的事兒成不成,卻要看我和世子夫人自己的能耐了。」

  「哦,這麼說你真的知道方美人的事兒?」良妃這下真的好奇了。

  連鳳玖聞言不敢多有隱瞞,徑直道,「是,微臣看過前朝方子興老先生留下的《十九棋譜》,也知方美人乃方家後人。」

  良妃恍然大悟道,「難怪了。」

  連鳳玖聞言便是趁熱打鐵道,「娘娘,其實方美人的事兒和五皇子的事兒是一個道理。毓妃娘娘確是恃寵而驕令皇上震怒,其實箇中原因,娘娘應該比誰都清楚。」她說著,意味深長的看了良妃一眼,隨即又道,「盛怒之下,皇上將毓妃娘娘與五皇子送去了廣陽行宮,意在讓其潛心思過,努力悔改。然而虎毒不食子,皇上看似真的對毓妃娘娘狠心決絕,但五皇子確是牽連其中的。這朝廷中所有的眼睛看著的都是毓妃的恩寵不在,五皇子的尊貴不復,可有沒有誰想過,或許皇上也在等一個機會,一個有人能開口求情,能讓皇上親自迎回五皇子的機會?」

  「娘娘,眼下的情況,嬪妾從不妄想五皇子能再入皇宮,過著和從前並無兩般的生活。事實上嬪妾也由衷的覺得,毓妃娘娘的事兒,一定會對五皇子此生造成不大不小的影響。可是廣陽濕潮,不宜久居,毓妃娘娘是因觸怒了龍顏而待罪遠居,但五皇子卻是無辜的。嬪妾懇請娘娘能向皇上求求情,便是讓五皇子回了武台行宮也是好的。」不等連鳳玖說完,陸南音也嚶嚶切切的懇求了起來。

  「武台?」良妃道,「蕪城的避暑山莊?你們倒是把一切都安排的不錯了。」

  「娘娘,微臣之前就說過,事有兩極。眼下的這一切,娘娘眼見的是咱們為了五皇子捨命求情,娘娘看不見的,是未來太子殿下的平順之路。」連鳳玖說著也肅然起身,見良妃正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她先是恭敬的行了官禮,隨即道,「娘娘乃心思細膩之人,這一點,微臣從娘娘於微臣的稱呼中便能看出。娘娘體恤微臣的名分,於人前並不喚微臣一句『白夫人』,這是娘娘給微臣的體面,也是娘娘給白卿的體面。娘娘如此聰慧過人,一定明白,當朝之上,儲君之位高懸多年,一旦皇上下了詔書,未來的太子殿下既有著無限的尊華風光,可隨之而來的也會有一波又一波的暗潮洶湧。而危難當頭,方顯手足輕重,若是娘娘在太子殿下登基以前能迎回五皇子,也等於將其中一波的暗潮安化於無形之中。畢竟,毓妃雖倒,匡族尤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然,皇上又豈會只是將人打發到了廣陽那麼簡單……」

  -------※※--------------※※--------------※※-----------※※-------

  兩人出宮的時候已近午時。

  一路從內殿至朱門,連鳳玖只覺悶熱的不止是天氣,還有她嗓子眼兒那陣永遠都似喘不上來的氣。

  和她臉色一樣略顯難堪的還有一旁的陸南音,自出了殿,連鳳玖便一直暗中使著巧勁攙扶著她,生怕她因路長天熱而動了胎氣。

  是以當兩人終於走出了含章殿後,連鳳玖便連連的帶著陸南音拐進了去浣衣閣的小道,然後拉著她在通風的廊子口坐了下來。

  「你怎麼樣,人難受嗎?」

  「你怎麼知道方美人的事兒的?」

  四周無人,兩人剛順著迴廊長欄歇腿落坐,便是異口同聲的開了口。連鳳玖自然擔心陸南音的身子,而陸南音則對能不能說動良妃娘娘生出了懷疑。

  面面相覷的兩人互看了一眼,隨即又同時笑出了聲。

  半晌過後,連鳳玖才先說道,「方美人的事兒我確是之前就知道了,我也沒想到能因為她和良妃娘娘搭上話,倒也是不枉我這過目不忘的腦子。」

  「也不知咱們這左一句右一句的能不能打動良妃娘娘的心。」陸南音擔心滿滿。

  連鳳玖聞言卻道,「與其擔心這不靠譜的事兒,還不如先擔心擔心你肚子裡我的乾兒子!」她說著便抽了帕子連連的給陸南音扇了扇風,關切道,「你真的沒事兒?方才從殿裡出來的時候我瞧著你臉色都不太好看,說實話今日這一趟,你真不應該跟我來,萬一你若是有個什麼不舒坦的,宋謹譽回來要是知道了還不得拿著刀滿城的追殺我!」

  陸南音被連鳳玖那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給逗笑了,一邊從她手中抽過了帕子擦了擦額際滲出的薄汗一邊道,「我真沒事兒,你放心,方才良妃娘娘那兒的茶我也是一口都沒喝的,我自己心裡有數的,這會兒不過就是有些渴,主要還是因為太熱了,回頭喝點水就沒事兒了。」

  「那咱們趕緊走吧。」連鳳玖聞言便是穩重的將陸南音攙扶了起來,然後沿著屋檐陰處並了她一路往西華門而去。

  十月初一,涵帝班師回朝。隨聖人一起回宣的還有南夷國前來進貢的三位使者,大周與南夷修和交好,已是不言而喻。

  十月初三,聖人設壇崇元寺,依佛家寺言、修社稷穩渡,擇幼子而興、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冊立四皇子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十月初五,皇太子設宴雨露殿,為剛從廣陽回來的五皇子接風洗塵。

  深宮中的一切,在一朝一夕間悄悄的發生著變化。那些蠢蠢欲動的和只求安逸的心思都隨著瞬息萬變的人和事不斷的被歷史的進程推著向前,別無選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