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萬全之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面對連鳳玖的吃驚,上官未明卻顯得有些稀鬆平常。說話的時候,他與十三王爺一直有著眼神交流,此刻不過是稍在連鳳玖身上停留了片刻,上官未明的目光就又轉到了睿王的身上。

  隨即睿王便開口拉回了連鳳玖的思緒,「先生的身份其實也並不算什麼秘密,不過大家看在本王的薄面上,與先生不多費口舌罷了。這事兒,小白也清楚,連姑娘若是好奇,回去且讓小白說給你聽,本王保證,先生的故事,倒是比話本精彩多了。」

  十三爺的這番話聽著有點像是調侃,卻也成功的讓連鳳玖斂了神思,「不不,君子不探辛秘,這點阿九還是明白的。」

  上官未明聞言擺了擺手道,「誒,何來辛秘之言,更何況咱們不也是知道了連姑娘的秘密嗎?在下的事,今日不同姑娘細說,主要還是因為虎符一事迫在眉睫,不容耽擱。」

  「是,是!」連鳳玖點頭如搗蒜,隨即深吸一口氣道,「方才聽了先生的話,阿九左右也明白了一些。因為先生是東夷人,所以由先生或者說是王爺把虎符交出,方可保連家平安是嗎?」對連鳳玖來說,她這條命其實不算什麼,可是連家的、白卿的命對她來說卻是重如泰山的,在她可選擇的餘地下,她首先要護的是自己最在乎的人的平安,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上官未明笑道,「便是這個理。其實說起來虎符由王爺相交,乃再好不過了。我的身份,皇上也是知道的,且皇上剛好也知道,我當年離開東夷的時候,正是徐大將軍冤死沒有多久之後,雖當時看來這個不過是個巧合,但眼下卻可以大做一些文章。咱們的說辭便是,其實當年我機緣巧合得到了虎符,也深知徐將軍是含冤而死的,隻身赴宣,就是為了查明真相和尋找徐家後人的。然為何這麼多年我都沒有交出虎符,主要是因為不敢確認你的身份,怕貿然行事之後對徐家有所虧欠。所以在你的身份被裴大夫揭穿以後,我和王爺暗中探訪,主動找到了你和白卿,這才決定將虎符交還給皇上的。而你之所以被養在了連家,則是因為當年連夫人痛失愛女回莊靜養,鄉間小路上偶遇抱著你的奶娘,這才成全了連家這些年和你的緣分。」

  上官未明的這一番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且這法子也算是周密謹慎有據可查的,一來,連家多少算是撇清了干係,二來,她的身世確實是由裴雁來說出口的,即便皇上私查裴雁來,也並不怕有什麼偏差,三來,睿王這兒幾乎攬下了交出虎符的所有危險,於她和白卿來說也是好事。

  可是話雖如此,但畢竟是編造的,有些細節依然經不得推敲。

  「王爺之策雖算得上萬全,可皇上若是起了疑心徹查,就能知道當年父親和祖父的關係,說母親偶遇奶娘,皇上會信天下有這麼巧的事兒嗎?」

  「只要連家人不說,任皇上如何去查,都是空的,畢竟,奶娘已故,徐家也早已沒有了人,誰又能證明這不是一個巧合?」上官未明柔聲道。

  連鳳玖聽完後微微的點了點頭,垂了眼帘沉默了一會兒後便是偷偷的看了白卿一眼。卻不想他也正凝神的望著自己,眼中流淌的是溫暖人心的憐惜。

  只這一眼,便讓連鳳玖頓生勇氣,不過開口的時候,她還是儘量的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顯得謙卑和恭敬,「先生這麼說也並無破綻,想王爺與民女素未謀面,就能如此面面俱到的替民女設想,民女心懷感激。不過茲事體大,這當中,固然有白大人的薄面,但王爺可否告知民女,王爺的目的是什麼?」

  連鳳玖的問題一出口,上官未明的眼中就閃過一抹讚譽之色,「姑娘何出此言?」

  「權貴之下情義尚薄,更何況王爺與民女本就是素不相識,民女素來都知白大人的面子確是很大,有的時候連皇上都要忌他一分,可如今看來我這塊虎符也是牽扯頗多的,王爺若非有別的目的,又怎會甘願這般傾囊相助?」連鳳玖說著頓了頓,平復了一下心中的惶恐,然後佯裝鎮定的繼續道,「其實民女要探的也並非是王爺不便與旁人說的心思,民女只是……王爺,連家冒死養了民女這麼多年,爹爹的才華本是有目共睹的,若非民女,連家雖不能說早就飛黃騰達,但起碼遠比現在的默默無聞要優渥的多,民女上面八個姐姐,若父親官拜再高一些,姐姐們也能嫁的更好一些,女子嫁人等同再生,但這一輩子,姐姐們就幾乎等於毀在了民女的手中,民女心中的愧疚,想必王爺定能了解。所以民女這樣問,無非就是想知道,王爺的目的於王爺而言重不重要,夠不夠保連家全宅的人性命無憂。」

  連鳳玖說完,只感覺緊握的拳一熱,她低頭看去,卻見白卿的手掌正輕柔的覆在了她的手背上。她鼻子一酸,心裡一直高懸著的石塊終於落了地,便是撇過了頭悄悄的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氤氳,方才緩緩的抬起了頭,滿目堅定。

  其實她方才的那一番話,若說帶著質問也是不為過的,連鳳玖的心裡一度打著鼓,不知她這魯莽的疑惑會不會讓十三王爺與白卿從此交惡。但說罷之後她轉念一想,便覺得所謂君子必然坦蕩,想這些年她從朝中大臣口中聽到的對十三王爺脾氣秉性的讚譽也不在少數,若是堂堂的睿王因為她這幾句話而翻了臉,那這樣的權貴,不結交也罷。

  而果不然,連鳳玖話音落下沒多久,十三王爺就風度翩翩的站起了身,一邊抬手止了一旁上官未明也想起身的動作,一邊和顏悅色的笑道,「早聞連姑娘乃至情至性之人,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見連鳳玖聞言臉一紅,十三王爺便是笑道,「其實姑娘的疑惑本王深有所感,姑娘不必覺得有什麼地方衝撞了本王,相反的,本王倒是覺得姑娘性子率真坦蕩,是個可交心的朋友。至於目的嘛,與公,本王求國泰民安,百姓和睦。你也知道,近年來東夷屢屢來犯,撇開政權的陰謀不論,其實遭殃的還是黎民百姓,雖要考慮江山社稷之穩的是皇上,然作為臣民,在有利可循的情況下出手相助,也不枉此生投胎為大周子民不是?不過本王卻有私心,這份私心,想必應不亞於白卿對連姑娘你的一番深情,這是本王欠他的承諾,也是他追隨本王這麼多年來應得的回報。他為本王付出了太多,本王答應了加倍奉還,所以姑娘的虎符出現的恰到好處,天時地利,如今又有了本王的人和,本王只能說,這事說到底並不是本王幫了姑娘,而是機緣巧合之下,姑娘助本王一臂之力罷了!」

  十三王爺說這番話的時候,視線一直鎖在上官未明的眸間,各種深情,早已不言而喻。

  雖後面的話他說的多少有些隱晦,但於連鳳玖來說,已是聽的清楚明白了。

  為情……

  這個理由是她沒有想到的,但卻如睿王所言,也足夠讓她信服。她並非好事之人,於睿王和上官未明之間的事兒,她已知道因由就不會再去刻意深究,只是這一刻,想到之前她與白卿也是歷經萬般才修來了如今的天作姻緣,她便覺得至情之人最是難得,也對睿王又生出了一絲心心相惜的感嘆來。

  這日的相談,從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後來的坦誠相交,當白卿帶著連鳳玖踏出睿王府的時候,連鳳玖只感覺心裡從未如此平靜過。

  說實話,自從祖母把虎符交給她的那一刻,連鳳玖的心思就一直是繃著的。其實她明白祖母這一決定的意義,虎符重大,祖母並非是想在這個時候推卸責任,相反的,連太夫人只是想把這個最重要的決定權交給她,這是連家對她的最大尊重。

  虎符是去是留,其實本就是由她定的,決定交出虎符,也是她一己之願。可是直到現在,連鳳玖才不得不承認,虎符一事算是完美的解決了。

  「這下放心了?」出了王府上了馬車,白卿的手都不曾與連鳳玖的分開,兩人十指相扣,隱而不顯的濃情蜜意盡在默默相伴間。

  連鳳玖坦然的點了點頭,卻還是嬌嗔的抬頭指責道,「你也是,明明早上來花間裡的時候這麼閒,粥你都喝了兩碗,這當中的前因後果卻不知同我先說一說,害的我在王爺和上官先生的面前頻頻出醜。」

  「你的性子我還不清楚嗎?」白卿笑了笑,一邊吩咐車夫啟程一邊回頭道,「若是我說,你嘴上雖信了,可心裡不免要尋思一番的,與其讓你這樣吊著,不如讓你一次聽個明白,大家也都省心。」

  連鳳玖聞言撇了撇嘴,卻也不予置否的再沒有搭腔。

  白卿見狀,溫柔的揉了揉她額前的碎發,然後細聲道,「下午可有什麼事兒?」

  連鳳玖直搖頭,「我現在就是大閒人一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便是幫祖母抄經文都抄了一大卷啦。」

  「既閒來無事,下午隨我進宮吧,皇后娘娘已經傳了你好多次了,總壓著不讓你去也不好。」白卿說著緩緩的閉上了眼,靠著車窗便養起了神。

  他神色無波,聲音平靜的將宮中的波瀾淡化在了唇齒間。可即便如此,連鳳玖還是聽出了他語氣中的不耐,那是一種對東宮的厭惡和對她的細心呵護。

  念及這些,連鳳玖便是心中一暖,下意識就緊了緊被白卿牽著的手,然後開口回道,「說起來回頭咱們的婚事還要娘娘做主呢,眼下,是該去看看她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