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來這則新聞沒有什麼爆點,結果下面幾個被頂到最高處的評論連蒙帶猜泄露了部分真相。

  一樓:

  (四張模糊的手機圖片)我住輝河路旁邊,半夜在陽台抽菸,看見輝河路和匯龍路口那邊圍了好多人。兩條馬路都被清空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隨便拍了張照,車禍搞這麼大的啊?

  三張照片是不同方向,依稀可見交警設的路障封鎖,一張照片是當時排爆組圍著車輛,遠處馬路邊停著消防車,救護車,路邊還站著一堆人。

  二樓:

  (引用一樓照片,原文)車邊站著的穿的跟棉花包一樣的是拆彈專家!車裡有炸彈!馬路邊站的人,看不清樣子,靠衣著判斷都是大佬,還有特警!這是自殺式襲擊被制服了吧!

  三樓:

  知名地產商鬧事自殺式襲擊?這是房價崩盤的前兆還是房子即將全部收歸國有隻租不賣?

  齊楚琛看到這條新聞,簡直想原地去世。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帶來的結局就是:越來越多案子被醬油群眾無意間暴露,加上腦補,出來的新聞真相幾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會很爆!

  齊楚琛處理起這種事來也算是熟能生巧,半個小時內把新聞網站,微博上所有關於凌晨車禍的新聞,討論全部清除。

  各種聊天軟體里的私聊,只要不是瞎揣測案情定性的,只是單純發車禍本身的都沒有處理。

  齊楚琛跟張潮說,如果這樣處理上面有意見就來找他,鍋他來背。張潮問他為什麼不直接刪光或者屏蔽,他跟張潮說了一段話:輿論自由是相對的,群眾需要空間,警方也需要空間,只要不過線就可以共存。發生車禍是事實,我們出動了一堆人也是事實,但是表面看不見的事實是什麼?需要警方調查後公布。群眾可以好奇事實,但是不能惡意揣度甚至編造事實,前者是自由,後者是過線。一刀切完全不讓發聲,只會讓事情更複雜,搞得好像辦案無力,真有其他內情一樣。悠悠眾口堵不住,一刀切只會: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距離車禍發生過去了二十二個小時,市局幾個辦公室里的燈亮了十幾個小時不止。法醫,檢驗,痕檢,刑偵,技術在市局過了一個對普通人來說再平凡不過的周日,但對於他們來說一點不普通的周日。

  三樓會議室里的燈再一次點亮,會議室里擠滿了人。

  技術對車輛全方位檢測已經結束,漢蘭達沒有異常。死者雷智斌所駕駛的黑色奧迪A6,方向盤,制動系統,安全帶卡扣被更改,定速巡航系統被更改。

  「更改目的?」齊楚琛問。

  「根據我們檢測檢驗,這輛車在行駛過程中,如果按下定速巡航功能,會自動跳轉到高速行駛,引發失控。解決的辦法就是人工接管,剎車。制動系統更改了,無論何種情況都沒辦法剎車。要麼撞擊被迫停止,要麼跳車,跳車解開安全帶會立刻引爆駕駛座下面的ZHA蛋。」

  環環相扣,無路可逃……車輛檢測結果引發會議室里一片譁然。

  「如果死者不用定速巡航,無論高速低速,開車了就停不下來對吧?」朱臻問。

  「對!」

  「撞車前定速巡航開啟了嗎?」齊楚琛問。

  「開了,這個車的定速巡航系統控制開關在方向盤左後方,撥動開啟。開關是開啟狀態,但是不知道是駕駛人開啟還是故障開啟。」負責車輛檢測的一個技術回答。

  「這個開關只管定速巡航吧?我平時沒用過這個,不知道不同品牌車輛有沒有區別。如果只管這個,我建議你們看下這個開關磨損度,如果經常使用和偶爾使用甚至沒有用過磨損肯定不一樣,這輛車雷智斌開的多嗎?買了多久了?」齊楚琛問。

  「雷智斌平時出行只有這一輛車,不請司機,都是親自開車。這車他五年前換的,行駛公里數超過七萬公里。」高睿回答。

  「開了這麼久了,常不常用這個開關,應該看得出。」

  技術人員點點頭,在本子上記錄了下來。

  橫豎都是死……

  如果當時交警沒有仔細查看,等救護車到了,直接打開安全帶搬動……後果不堪想像……

  法醫對雷智斌的解剖完成,確定死者身患糖尿病,高血壓,其他狀況都是一些常見的器官退化俗稱的老人病,心臟健康。雖然有高血壓但是腦部沒有梗阻出血,不是猝死。真正死因是中毒,死者生前攝入□□致死。

  駕駛座旁邊的礦泉水,後備箱裡放著的礦泉水檢測水質後確定全部摻入了□□,後備箱每一瓶沒開蓋的礦泉水在瓶口側面有很細微的針孔。

  「無論雷智斌是拿手邊的水喝,還是講究點從後備箱拿一瓶新開,只要喝水就逃不過。」齊楚琛總結。「我記得糖尿病是不是容易口渴?」

  法醫點了點頭,確定了齊楚琛的問題。

  之後各個技術大佬又講述了檢驗檢測中發現的一些細節。

  「不喝水逃過中毒死,開上車就停不下來,不管開不開定速巡航,要跳車脫離就要松安全帶,一摁卡扣全劇終……這是只要上車就逃不掉。出手的人要非常了解雷智斌的駕駛習慣甚至是生活工作習慣,雷智斌喝酒嗎?回頭問問。如果他有偶爾喝酒叫個代駕或者打車,這個計劃就有可能失敗。他是從哪開上匯龍路的。」齊楚琛右手拇指摁著臉頰,食指不停摩挲下巴,拇指太用力,臉頰上凹進去了一小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