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弘易現在在哪兒?」有人問道。

  紀敬握緊話筒,道:「在『王』的實驗室。」

  台下一片譁然。

  警車從四面八方駛來,紀敬的眼中卻沒有流露出任何一絲恐懼,包紮過的傷口在他走動時再次裂開,鮮血染紅了潔白的紗布。人們看到他站在高出地面兩米的舞台中央,他的衣服上布滿灰塵,一隻袖子被人撕裂,松松垮垮地掛在半截手臂上,因為傷痛,他不得不稍稍屈起一隻受傷的小腿,儘管這樣,他站立時的身軀卻沒有一點動搖。

  同樣堅定的眼神,人們也在張瑩瑩的眼中看到過,雖然他們一直在為她聲援,可惜現在已經無人知曉她的下落,好在紀敬取下了脖頸的體徵圈——他們忍不住想道,還好他掙脫了束縛他的懸絲。

  紀弘易身居高位、受人喜愛,沒想到在「王」面前,到頭來竟然還是無力得如同一根輕飄飄的羽毛。

  如果連紀弘易都可以被「王」輕易控制,那麼身為普通人的他們,還有可能掙脫束縛他們的繩索嗎?

  由一根銀圈製成的枷鎖,何時才能被他們從頸間摘下?

  人們的聲調忽然高了起來,「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救他?」

  隱秘的火苗終於從他們的眼底燃起,如同被春風吹起,即將燎原的點點星火。

  紀敬深吸一口氣,「我需要知道實驗室的位置,你們身邊可能有在政府部分工作的朋友、親戚,『王』曾經研究過令人短暫失憶,和強效止疼的藥品,如果你認識任何相關的研究員,請告訴我,我需要一切有關『王』的信息——無論是多麼細節的信息,我都要知道。」

  他看向人群中央,今天無數媒體記者也在台下,他知道現場情況已經被實時轉播到全國各地,而「王」一定也在某個角落裡,看到了他的發言。

  風捲起了他破損的衣角,讓他看起來如同一面在風中搖曳的旗幟,卻無法撼動他直立在高台之上的身體。

  紀敬揚起下巴,目光堅定,聲音鏗鏘有力:

  「在救出紀弘易之前,我絕對不會倒下。」

  第135章

  紀敬在煋巢大樓前掀起的風波很快就席捲了各個一線城市,然而「王」的實驗室內,精神重塑的研究進度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王」的研究員們還像往常一樣調取數據、測試藥品,他們都聽說了紀敬的名字,卻對發生在煋巢大樓前的事端避而不談。

  「王」的地位岌岌可危,儘管他向所有人保證,這一系列的公關危機很快便會被解決。偌大的實驗室雖然平靜得如同一灘死水,水面之下卻悄悄捲起了細小的漩渦。紀敬現身以來,實驗室里人心惶惶,工作之餘,交流之時,大家都謹言慎行,相互提防,他們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各自的眼色,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供了出去,成為眾矢之的。不僅如此,良心上的譴責也在不間斷地灼燒著許多同張瑩瑩一樣的人,然而他們不得不強裝鎮定,在其他人面前扮演一切如常,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表現出動搖,便會陷入巨大的麻煩。

  而一直處於風暴中心的羅銳衡似乎並沒有被紀敬影響,他依舊像往常一樣處理事務,按時出現在實驗室詢問研究進展,人們向他作報告時,總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打量著他的神情,然而羅銳衡從始至終都是神情自若,他握著觸控筆,一邊聽研究員報告一邊在平板上記筆記,時而將筆尖抵在下巴上,兀自思索著什麼。

  研究員們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聽報告,還是在思考對付紀敬的法子。

  以往「王」在面對如此嚴重的輿情危機時,「王」身邊的工作人員總能很快察覺出端倪,他們能夠明顯感覺到外界對他或她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像是脫髮、失眠、胃口降低等,都是「王」在承受壓力時所產生的正常反應,然而羅銳衡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破綻,他眼中的堅定信念從未動搖,如同一簇在寒風中燃燒著的火苗,與他交談過後的研究員們都不禁感到慚愧,「王」所承擔的責任與壓力不知道比他們高出多少倍,也許是他們小題大做,「王」早就想好了萬無一失的方案;也許他們的研究,就同「王」堅稱的那樣,是拯救多數人命運、值得被推進的實驗,而他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無條件地相信他們的「王」。

  例會中,羅銳衡胸有成竹地向所有人保證,一切都將按照原計劃進行,他們無需擔心紀敬的存在。當其他部門的人問起紀弘易的情況時,羅銳衡笑了笑,說:「他沒什麼大礙,目前還在休息,我相信他很快就能加入到我們的工作當中。」

  例會結束後,羅銳衡起身離開會議室,乘坐電梯來到了地下實驗室。一周之前,他們將紀弘易送上了實驗椅,實驗當天發生的情況,只有在場的研究員清楚,羅銳衡禁止他們向無關人員透露任何實驗信息,哪怕是其他部門的政府員工,理由是他們已經成功實施了精神重塑,紀弘易也從實驗椅上活著走了下來,這是他們最應該關注的結果,討論實驗中的細枝末節只會分散人的注意力。

  雖然政府內部仍然流傳著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據說實驗結束的時候,紀弘易的體徵突然出現了劇烈的波動,聽說他的心臟一度停止了跳動,最後是靠著一劑腎上腺素才被人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

  根據以往收集的數據來看,實驗中段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刻,所有失敗的實驗品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因為無法承受住劇烈的疼痛而死亡;如果被實驗者足夠幸運,撐過實驗中段,他們的體徵數據往往會在實驗後期趨於平穩。研究員們正在調查紀弘易體徵變化的原因,不過據說到現在都沒能查出什麼,他們認為這是人與人之間的身體差異,屬於不可控因素,無法被完全避免,然而羅銳衡卻不喜歡這個理論,在電腦的模擬計算中,無痛基因可以大大降低被實驗者的死亡率,而現在他們終於證明了模擬計算的正確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