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王似乎並不意外,他淡淡地說:「原來是那個老東西,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他師父年輕時追隨我蕭家先祖打江山,初時我蕭家勢單力薄,他師父便到處遊說,利用三寸不爛之舌為我蕭家拉攏了不少人脈和銀錢。可他師父文不識字武難提刀,除了如簧巧舌簡直一無是處。所以開國皇帝便封了他個沒什麼實權又地位尊貴的國師,沒事讓他開壇作個法,刷刷存在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法壇上坐久了,真和老天有了溝通,衛梁國建立之初幾次滅國的危機都靠他的預言化險為夷。他很聰明,知道皇權穩固之後,自己很可能成為皇家的眼中釘,於是他請辭歸隱山林,可開國皇帝怎麼可能放這樣一個神人離去,便用各種封賞挽留。他推辭不過,只得留下。」

  梁閒和姚天啟互看一眼,總覺得這故事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雲王還在說:「他在都城偏僻一角建了個小院,成天閉門不出,直至開國皇帝駕崩新帝登基,他也沒表現出任何不軌之舉,他甚至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嗣,多年來就他一個人,所以皇家慢慢放下對他的戒心,由著他自生自滅。後來他年紀大了,一個人住多有不便,便向當時的皇帝請示,想收個弟子傳他衣缽,給他養老送終。」

  當時的皇帝是衛梁國第四任帝王,面對唯一尚在人間的開國老臣如此卑微的請求,他實在不忍拒絕,命當年外出賑災的某位大臣帶幾個孤兒回來給國師挑選。國師在一眾小兒里選了個長得最精神的,也就是當今國師。前國師過世後,他唯一的徒弟就成了新國師的唯一人選。

  「據說他剛當上國師那幾年還挺老實的,就住在前國師的小院裡。那小院實在太破了,怎麼修補都不成樣子,最後還是皇帝看不下去,從國庫撥了筆銀子給他建了一座國師府。」

  梁閒咂咂嘴:「難道他是年輕時被壓抑得太狠,內心變態了?」

  雲王嗤笑:「閒兒你未免太天真了。他師父當年怕被開國皇帝誅殺才夾著尾巴做人,傳到他這一輩,要權沒權要本事也不見得有多少,皇室為何還要為難他?他師父那麼精明的人不可能沒跟他說過這一點,他明知皇室不會為難他卻還裝出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為何?」

  姚天啟不愧是跟雲王鬼混過的人,腦筋很快就轉到雲王的頻道上,說:「你懷疑他很早以前就在謀劃今天了?」

  雲王立馬笑得花枝爛顫:「不愧是我家愛妃,真聰明。」

  姚天啟:「……算我沒說。」

  蕭元凌聽出了門道:「衛梁國的國師沒有實權,他師父又沒能給他留下任何金錢和人脈,所以他只能從頭謀劃。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他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如此花費了四五十年才終於等到動手的時機?」

  雲王淡淡地說:「你說對了一半,他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但他師父卻並非什麼都沒給他留下。你別忘了,當初那些支持蕭家的勢力有一多半都是他師父拉攏來的,若非如此,開國皇帝又怎麼會那麼忌憚他師父。」

  聽到這,梁閒突然產生一個大膽的猜測:「我師父說他的先祖也曾為當年的蕭家到處遊說,你們說,前國師和我師父的先人會不會有點關係?」

  蕭元凌和姚天啟都是一愣,隨即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高。

  當年握有秘寶的黃家可不是只有一兩個人,而是整個黃家家族以及下面的弟子徒孫,統稱為天靈教。握有秘寶的家主得知蕭家將稱霸天下後開始到處遊說其他門派和家族來支持蕭家,但具體執行這一工作的人肯定不只家主一人,後來蕭家一統天下後,黃家家主率領天靈教退隱山林,這其中會不會有不甘心者背棄了黃家,轉投功名?

  如果前國師是黃家人,就能解釋他為什麼能幫蕭家度過一次又一次危機,因為這些都是黃家通過秘寶獲知的未來。

  一個預知了未來、幫皇室穩固江山的功臣到頭來只能夾著尾巴苟活一世,他內心作何感想?他會不會也在暗地裡勾結朝臣,通過冠冕堂皇的手段看似隨機實則有的放矢地選定了自己的接班人?他甚至告訴徒弟這世上有秘寶這種神奇的寶貝,可他不是家主,不曉得秘寶的具體使用方法。他的徒弟,也就是當朝國師經過多年布局,成功奪走秘寶,滅了不肯支持自己的天靈教,然後頂著天靈教的名頭到處殺人取血以研究如何開啟秘寶?

  國師,極有可能是天靈教真正的教主。在天靈教犯了眾怒,引得朝廷親派皇子斬草除根之際,他再次出手,藉由朝廷的力量將惡貫滿盈的天靈教滅掉,秘寶神不知鬼不覺落入他的手裡,如此他便可以利用秘寶來實行他計劃多年的篡位大計。

  可惜他也好,幫他辦事的主上也罷,對秘寶都只是一知半解,沒能讓秘寶在這個計劃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想辦法聯繫陳將軍吧,」雲王打了個哈氣,懶洋洋地說,「咱們的猜測是真是假,陳將軍自有判斷。若國師真與黃家以及黃家滅門有關,陳將軍知道該怎麼做。」

  梁閒和姚天啟對視一眼,兩人嘴角都掩飾不住苦笑。

  雲王「死後」,陳默率領十萬大軍駐紮在城外就成了個笑話,朝廷覬覦對方人數眾多沒敢輕易圍剿,這給國師留下契機。據說國師已經秘密找過陳默,想把這支人馬收編到自己麾下,國師還許諾陳默:他不僅會為雲王報仇,事成後還會給陳默高官厚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