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還未等曹如意想起此人的身份, 當頭那人霍然出手,一枚流星似的暗器自掌心飛出,正中馬首。只聽戰馬哀鳴了一聲,前蹄高高抬起,就此歪倒在地上。曹如意心頭一凜,不等他們動作,寶刀已然出鞘。
一時間,金戈相擊聲不絕於耳,曹如意身法極快,以一對多也未落下風,一番纏鬥之後,只覺這些人身法招數頗為奇異,似乎不是中原人士。霎時間腦海中飛過幾個念頭,一招破魔刀法送出,逼在身前的幾人連退數步,他趁勢蛇形而上,一把扯開那個熟悉之人的面罩。
曹如意一眼望去,下刀的動作隨之慢了一分,他驚訝道:「你不是……」
那人臉上凶光一現,比了個「殺」的手勢。眾人身法一變,搏命般撲了上來。一陣兵刃交鳴之聲過後,曹如意寶刀被擊飛,一線鮮血自虎口流下,他心知不妙,連退數步,一頭扎進密林之中。
他那裡的情況元景自是無從知曉,其時他睏倦難當,身上還在一陣陣發冷,抱著被子坐了許久,卻怎麼也睡不著。烏善神色低落地站在旁邊,一眼看過去,便是他面色頹敗,僵坐在床的模樣,胸口劇烈一痛,到底還是開了口:「曹如意沒這麼快回來,你乾熬著也沒用,……休息一會吧。」見元景「嗯」了一聲,眼睛還是看著外面,只得走過去,打算將他按在枕頭上,他握住元景的手,只覺掌心裡一陣冰涼,這股悲切的涼意似乎順著指尖湧入心裡,他看著元景眨也不眨盯著外面的眼睛,這才徹底明白過來:「原來你從沒有忘記過他…」胸中鬱憤滿溢,他忽然想大聲質問元景:「那我又算什麼?」
但他最終什麼也沒說,只坐在元景身旁,無聲地將他的手攥緊了。
轉眼暮色已至,曹如意卻遲遲沒有歸來,烏善見元景等的心焦,連放了兩隻信鷹出去,卻也如石沉大海,不見回應。兩地距不足百里,信鷹一來一回至多一個時辰,絕無半路消失之理。
元景心有不安,不知是哪裡出了岔子,烏善安慰道:「或許大軍已在路上,信鷹跟他們走岔了道。」
他也知這話難以取信於人,想了想,比了個手勢道:「我派兩個人過去看看吧。」
他前腳才出帳門,元景派出去的影衛便一身寒氣的回來了,稟告道:「尚未發現攝政王蹤影,不過魏營中有一座重兵把守的大帳,甚為可疑。」
元景追問道:「秦雁峰呢?」答曰:「也未曾見到,像是還沒回來。」
元景心中一動,暗忖:「難道他還沒抓住楚馭?」一時轉過念來,想起自己還未「落網」,秦雁峰一看到楚馭,便知他的調虎離山之計,此刻縱然抓到人了,繞回去搜尋自己也猶未可知。
烏善對姓楚的恨之入骨,聽見他生死不明,只覺暢快,不過礙著元景,不好表現出來,還在思索著安慰的話,就聽元景問道:「山上守軍有多少?」
答曰:「不足三百人。」
烏善暗道不好,扭頭望去,果然見元景神情一變,已換做一副肅殺的神色,昏昧燈光之下,他漆黑的眼睛看了過來,薄薄的唇輕輕一動:「我要去探營。」
侍衛長匆匆趕來之時,就見烏善的身影映在帳壁上,語氣更是激動萬分:「你就非要為了他以身犯險麼?山上的守軍是不多,可對峙的大軍已經往回撤了,說不定這時候已經到了!」
元景搖頭道:「那就更得速戰速決,我混跡魏軍營地多日,多少知曉些門道,由我帶著,總好過讓將士們摸黑去送死,況且我此去也不完全是為了…」他頓了頓,道:「魏主年已老邁,改朝換代或在朝夕之間,魏太子身為儲君,如擎國之柱,若能將他拿下,魏國必有一亂,就此傾覆也未可知。如今秦雁峰不在,魏太子勢單力孤,正是伏擊的好時候,這良機轉瞬即逝,我怎麼能坐得住?」
烏善心知他說的有理,可仍是止不住一陣暴躁:「我替你去行不行?我替你去!」
元景搖了搖頭,歉疚道:「阿善,你幫過我太多回了,我已經不知該怎麼報答你……」
烏善心中一燥,自暴自棄般打斷道:「我什麼時候要你報答了?你跟他舊情復燃就非得跟我撇清關係不成?」
元景逃避著他的目光:「……對不起。」
烏善胸中就像塞了一團棉花似的,悶的要命,他看著元景微顫的睫毛,在心裡道:「我不要你跟我說對不起!我只要你……要你……」
他沒能吐露半個字。因為心中最想要的東西,已經再也回不來了。
帳中兩人沉默不言,唯聞狂風敲打帳頂之聲。侍衛長趁著這機會,趕忙進去,稟道:「殿下,大王已經知道您……偷偷跑到這裡的事了,正急招您回去。」
烏善眼窩通紅地望過去,像是在看什麼仇人一般,從牙根里砸出幾個字:「不回!」
侍衛長心中叫苦不迭,只得奉上烏什圖的金箭令牌,此乃赫齊最高王令,不啻於聖旨軍令,烏善頸下青筋重重一跳,果然聽那侍衛道:「殿下,大王說您這次要還抗命不遵的話,便要召集族老,上稟燕天子,下告先王,褫奪您渠犁王的王位,將您從王族中除名。」
如今的燕天子實則已是楚馭,他人雖不在,可替他留守京畿、處理朝政的都是他的心腹之臣,烏什圖乃是他面前的紅人,這一道奏摺上去,京城那些無脊之輩焉有不從之理?
一時間,金戈相擊聲不絕於耳,曹如意身法極快,以一對多也未落下風,一番纏鬥之後,只覺這些人身法招數頗為奇異,似乎不是中原人士。霎時間腦海中飛過幾個念頭,一招破魔刀法送出,逼在身前的幾人連退數步,他趁勢蛇形而上,一把扯開那個熟悉之人的面罩。
曹如意一眼望去,下刀的動作隨之慢了一分,他驚訝道:「你不是……」
那人臉上凶光一現,比了個「殺」的手勢。眾人身法一變,搏命般撲了上來。一陣兵刃交鳴之聲過後,曹如意寶刀被擊飛,一線鮮血自虎口流下,他心知不妙,連退數步,一頭扎進密林之中。
他那裡的情況元景自是無從知曉,其時他睏倦難當,身上還在一陣陣發冷,抱著被子坐了許久,卻怎麼也睡不著。烏善神色低落地站在旁邊,一眼看過去,便是他面色頹敗,僵坐在床的模樣,胸口劇烈一痛,到底還是開了口:「曹如意沒這麼快回來,你乾熬著也沒用,……休息一會吧。」見元景「嗯」了一聲,眼睛還是看著外面,只得走過去,打算將他按在枕頭上,他握住元景的手,只覺掌心裡一陣冰涼,這股悲切的涼意似乎順著指尖湧入心裡,他看著元景眨也不眨盯著外面的眼睛,這才徹底明白過來:「原來你從沒有忘記過他…」胸中鬱憤滿溢,他忽然想大聲質問元景:「那我又算什麼?」
但他最終什麼也沒說,只坐在元景身旁,無聲地將他的手攥緊了。
轉眼暮色已至,曹如意卻遲遲沒有歸來,烏善見元景等的心焦,連放了兩隻信鷹出去,卻也如石沉大海,不見回應。兩地距不足百里,信鷹一來一回至多一個時辰,絕無半路消失之理。
元景心有不安,不知是哪裡出了岔子,烏善安慰道:「或許大軍已在路上,信鷹跟他們走岔了道。」
他也知這話難以取信於人,想了想,比了個手勢道:「我派兩個人過去看看吧。」
他前腳才出帳門,元景派出去的影衛便一身寒氣的回來了,稟告道:「尚未發現攝政王蹤影,不過魏營中有一座重兵把守的大帳,甚為可疑。」
元景追問道:「秦雁峰呢?」答曰:「也未曾見到,像是還沒回來。」
元景心中一動,暗忖:「難道他還沒抓住楚馭?」一時轉過念來,想起自己還未「落網」,秦雁峰一看到楚馭,便知他的調虎離山之計,此刻縱然抓到人了,繞回去搜尋自己也猶未可知。
烏善對姓楚的恨之入骨,聽見他生死不明,只覺暢快,不過礙著元景,不好表現出來,還在思索著安慰的話,就聽元景問道:「山上守軍有多少?」
答曰:「不足三百人。」
烏善暗道不好,扭頭望去,果然見元景神情一變,已換做一副肅殺的神色,昏昧燈光之下,他漆黑的眼睛看了過來,薄薄的唇輕輕一動:「我要去探營。」
侍衛長匆匆趕來之時,就見烏善的身影映在帳壁上,語氣更是激動萬分:「你就非要為了他以身犯險麼?山上的守軍是不多,可對峙的大軍已經往回撤了,說不定這時候已經到了!」
元景搖頭道:「那就更得速戰速決,我混跡魏軍營地多日,多少知曉些門道,由我帶著,總好過讓將士們摸黑去送死,況且我此去也不完全是為了…」他頓了頓,道:「魏主年已老邁,改朝換代或在朝夕之間,魏太子身為儲君,如擎國之柱,若能將他拿下,魏國必有一亂,就此傾覆也未可知。如今秦雁峰不在,魏太子勢單力孤,正是伏擊的好時候,這良機轉瞬即逝,我怎麼能坐得住?」
烏善心知他說的有理,可仍是止不住一陣暴躁:「我替你去行不行?我替你去!」
元景搖了搖頭,歉疚道:「阿善,你幫過我太多回了,我已經不知該怎麼報答你……」
烏善心中一燥,自暴自棄般打斷道:「我什麼時候要你報答了?你跟他舊情復燃就非得跟我撇清關係不成?」
元景逃避著他的目光:「……對不起。」
烏善胸中就像塞了一團棉花似的,悶的要命,他看著元景微顫的睫毛,在心裡道:「我不要你跟我說對不起!我只要你……要你……」
他沒能吐露半個字。因為心中最想要的東西,已經再也回不來了。
帳中兩人沉默不言,唯聞狂風敲打帳頂之聲。侍衛長趁著這機會,趕忙進去,稟道:「殿下,大王已經知道您……偷偷跑到這裡的事了,正急招您回去。」
烏善眼窩通紅地望過去,像是在看什麼仇人一般,從牙根里砸出幾個字:「不回!」
侍衛長心中叫苦不迭,只得奉上烏什圖的金箭令牌,此乃赫齊最高王令,不啻於聖旨軍令,烏善頸下青筋重重一跳,果然聽那侍衛道:「殿下,大王說您這次要還抗命不遵的話,便要召集族老,上稟燕天子,下告先王,褫奪您渠犁王的王位,將您從王族中除名。」
如今的燕天子實則已是楚馭,他人雖不在,可替他留守京畿、處理朝政的都是他的心腹之臣,烏什圖乃是他面前的紅人,這一道奏摺上去,京城那些無脊之輩焉有不從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