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雖有太初門和散修盟支持,但他們畢竟都是外人,御靈宗李氏大半的弟子被除族,剩下的人也出走了不少,剩下一個元嬰和十數金丹,連一個普通的修真世家的蘊涵都不如。
但人家不僅沒有就此沒落,近些年反而有了重振宗門的勢頭。
昊炎老祖的道侶昭華仙子和兒子李懷瑾皆是御靈宗弟子,散修盟舉辦論道大會,自然是少不得邀請御靈宗的。
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標誌,標誌著御靈宗人將重新出現在九州道修面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涅槃重生了。
雖然這些年御靈宗與外界沒什麼交流,外人談論起九州道門時也刻意不提他們,但還是有不少人的目光匯聚在這裡。
旁邊虎視眈眈等著蠶食御靈宗勢力的道門,作為太初門和散修盟附庸而不得不考慮與御靈宗暗中往來的道門,還有那些看出御靈宗有恢復榮光之勢便準備與之重修舊好的道門……這麼多人看著、盯著,御靈宗的事情其實並非秘密。
所以一說起御靈宗的修士近況如何,仙集中不少散修都能道出一二三來。
當然,提及御靈宗的事,便少不了說起一個人。
「要說還是那李懷瑾天賦過人,如今不過九十歲吧,便已突破至金丹後期,難道他真要成就百歲元嬰?」
立刻有人表示不信:「他才剛突破至金丹後期,就算一切順利,想結嬰還得五、八十年的,哪有那麼快的。」
「我看不用,人家結丹都只花了三十年,算下來每三十年便會突破,百歲結嬰可能懸,但也用不了五十年……更何況就算得那麼久,他那時候也不過一百五十、六十歲吧,這麼年輕的元嬰,古往今來多麼?」
多麼?當然不多。
大多修士二、三百歲結嬰,都已經算十分順利的了,而能在兩百歲以前結嬰的修士,都是能被叫出名諱的大能。
一百五十歲結嬰和兩百歲結嬰,別看這之中似乎只相差五十年。
對修士綿長壽元來說可能不算什麼的五十年,卻幾乎確定了這些人未來修仙之路的情況。
前者如果努力修煉,大多可以一路突破下去,後者則容易遇到瓶頸,一不小心就泯然眾人矣、歲月催人老了。
當然,世事總是無常的,天賦高的人不一定長壽,曾經遇到過大機緣的人也未必一直這麼順風順水……人們只能就目前的情況,來猜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從前的四門二宗散修盟,後來變成了三門一宗散修盟,這些年雖有些修真世家在冒頭,但要說到晉身前列,還有些不夠看。
在敗落邊緣徘徊、如今卻似乎被救回來了的御靈宗,還能不能回到巔峰位置呢?
這個問題別說旁人答不了,就是李懷瑾和林安戈也答不上來。
他們現在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御靈宗弟子參加論道大會的事情上。
……
散修盟自有了昊炎老祖,這些年委實展露了不少鋒芒,一躍成為太初門之外最具影響力的道門。
雖然盟主已經更替,但繼任的盟主是武詠思,與李懷瑾他們來說,也算是個熟人了。
武詠思乃前任盟主的連襟,兩人為一系之人,所以他的勝利,其實是前任宗主一系的勝利。
昊炎老祖就像一根定海神針,坐鎮御靈宗便可,至於旁邊的水流從什麼方向流往什麼方向,他都不用在意。
他大多的時間,還是花在與重明鳥一起修煉、與重明鳥一起去看兒子的事情上。
楚昊炎原本是想早些接李懷瑾去總舵的,但李懷瑾還要安排好同行的御靈宗弟子,便還是來晚了些。
之前李懷瑾閉關,楚昊炎好久沒有見到愛子,自然甚是想念。
他雖也要過問論道大會的準備事宜,但依舊抽出空來趕去御靈宗,看到突破至金丹後期的李懷瑾,別提有多高興了。
若非還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他這個化神大能去做決斷,他都想待在御靈宗,直到跟他們一起去散修盟總舵。
不算李懷瑾和他的道侶韓老祖,御靈宗最後出動了安戈真人和九個金丹修士,一行共十人。
原本林安戈覺得總要有人守著宗門,而李懷瑾作為御靈宗與太初門、散修盟之間的橋樑,不可不去,所以打算讓李懷瑾帶著門內的金丹去散修盟總舵的。
但李懷瑾卻道:「如今咱們山門裡,還有什麼需要守著的麼?如此盛會,宗門總要有位元嬰出面才好。」
對於林安戈,李懷瑾這些年還是十分尊敬的。
雖然對方有些圓滑,遇事沒有決斷,但在御靈宗落難之後,他終究是選擇留了下來,與宗門共患難。
雖然這些年要麼林安戈閉關,要麼李懷瑾回太初門閉關,他們真正有交集的時間也就十來年,但彼此也有了幾分共過患難的默契。
有時候林安戈會想到以前的事,那時候他們還有化神老祖和幾個元嬰掌峰,能夠開啟商虛秘境。
昭華仙子還背著污名,李懷瑾好不容易得了生母遺物,得到了入秘境的機會。
長垣有一金丹欲害李懷瑾,結果反倒是李懷瑾沒有遇到妖獸,反而救了林安戈的兩名弟子。
迫於無奈,作為掌峰的安戈真人總要有所表示,所以就托掌門與李懷瑾見了一面。
現在想想,林安戈不禁笑話自己當面不識珠玉——他那個時候嫌棄對方是個麻煩,可不想收李懷瑾入自己門下。
但人家不僅沒有就此沒落,近些年反而有了重振宗門的勢頭。
昊炎老祖的道侶昭華仙子和兒子李懷瑾皆是御靈宗弟子,散修盟舉辦論道大會,自然是少不得邀請御靈宗的。
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標誌,標誌著御靈宗人將重新出現在九州道修面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涅槃重生了。
雖然這些年御靈宗與外界沒什麼交流,外人談論起九州道門時也刻意不提他們,但還是有不少人的目光匯聚在這裡。
旁邊虎視眈眈等著蠶食御靈宗勢力的道門,作為太初門和散修盟附庸而不得不考慮與御靈宗暗中往來的道門,還有那些看出御靈宗有恢復榮光之勢便準備與之重修舊好的道門……這麼多人看著、盯著,御靈宗的事情其實並非秘密。
所以一說起御靈宗的修士近況如何,仙集中不少散修都能道出一二三來。
當然,提及御靈宗的事,便少不了說起一個人。
「要說還是那李懷瑾天賦過人,如今不過九十歲吧,便已突破至金丹後期,難道他真要成就百歲元嬰?」
立刻有人表示不信:「他才剛突破至金丹後期,就算一切順利,想結嬰還得五、八十年的,哪有那麼快的。」
「我看不用,人家結丹都只花了三十年,算下來每三十年便會突破,百歲結嬰可能懸,但也用不了五十年……更何況就算得那麼久,他那時候也不過一百五十、六十歲吧,這麼年輕的元嬰,古往今來多麼?」
多麼?當然不多。
大多修士二、三百歲結嬰,都已經算十分順利的了,而能在兩百歲以前結嬰的修士,都是能被叫出名諱的大能。
一百五十歲結嬰和兩百歲結嬰,別看這之中似乎只相差五十年。
對修士綿長壽元來說可能不算什麼的五十年,卻幾乎確定了這些人未來修仙之路的情況。
前者如果努力修煉,大多可以一路突破下去,後者則容易遇到瓶頸,一不小心就泯然眾人矣、歲月催人老了。
當然,世事總是無常的,天賦高的人不一定長壽,曾經遇到過大機緣的人也未必一直這麼順風順水……人們只能就目前的情況,來猜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從前的四門二宗散修盟,後來變成了三門一宗散修盟,這些年雖有些修真世家在冒頭,但要說到晉身前列,還有些不夠看。
在敗落邊緣徘徊、如今卻似乎被救回來了的御靈宗,還能不能回到巔峰位置呢?
這個問題別說旁人答不了,就是李懷瑾和林安戈也答不上來。
他們現在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御靈宗弟子參加論道大會的事情上。
……
散修盟自有了昊炎老祖,這些年委實展露了不少鋒芒,一躍成為太初門之外最具影響力的道門。
雖然盟主已經更替,但繼任的盟主是武詠思,與李懷瑾他們來說,也算是個熟人了。
武詠思乃前任盟主的連襟,兩人為一系之人,所以他的勝利,其實是前任宗主一系的勝利。
昊炎老祖就像一根定海神針,坐鎮御靈宗便可,至於旁邊的水流從什麼方向流往什麼方向,他都不用在意。
他大多的時間,還是花在與重明鳥一起修煉、與重明鳥一起去看兒子的事情上。
楚昊炎原本是想早些接李懷瑾去總舵的,但李懷瑾還要安排好同行的御靈宗弟子,便還是來晚了些。
之前李懷瑾閉關,楚昊炎好久沒有見到愛子,自然甚是想念。
他雖也要過問論道大會的準備事宜,但依舊抽出空來趕去御靈宗,看到突破至金丹後期的李懷瑾,別提有多高興了。
若非還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他這個化神大能去做決斷,他都想待在御靈宗,直到跟他們一起去散修盟總舵。
不算李懷瑾和他的道侶韓老祖,御靈宗最後出動了安戈真人和九個金丹修士,一行共十人。
原本林安戈覺得總要有人守著宗門,而李懷瑾作為御靈宗與太初門、散修盟之間的橋樑,不可不去,所以打算讓李懷瑾帶著門內的金丹去散修盟總舵的。
但李懷瑾卻道:「如今咱們山門裡,還有什麼需要守著的麼?如此盛會,宗門總要有位元嬰出面才好。」
對於林安戈,李懷瑾這些年還是十分尊敬的。
雖然對方有些圓滑,遇事沒有決斷,但在御靈宗落難之後,他終究是選擇留了下來,與宗門共患難。
雖然這些年要麼林安戈閉關,要麼李懷瑾回太初門閉關,他們真正有交集的時間也就十來年,但彼此也有了幾分共過患難的默契。
有時候林安戈會想到以前的事,那時候他們還有化神老祖和幾個元嬰掌峰,能夠開啟商虛秘境。
昭華仙子還背著污名,李懷瑾好不容易得了生母遺物,得到了入秘境的機會。
長垣有一金丹欲害李懷瑾,結果反倒是李懷瑾沒有遇到妖獸,反而救了林安戈的兩名弟子。
迫於無奈,作為掌峰的安戈真人總要有所表示,所以就托掌門與李懷瑾見了一面。
現在想想,林安戈不禁笑話自己當面不識珠玉——他那個時候嫌棄對方是個麻煩,可不想收李懷瑾入自己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