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地藏本願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讚揚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願。

  先皇后信佛,曾留下一本用梵語寫就的地藏經,在大火中灰飛煙滅。

  朱賀霖未必信佛,卻因效仿母親而自學了梵語,精通程度不亞於翻譯天竺經書的僧侶。

  刺舌血、指尖血,拌硃砂、金粉為墨。血液容易乾結,便須時刺時寫,傷痕累疊;為使墨色不發黑,便須禁食葷腥與鹽,身心兩淨。

  如此嘔心瀝血,誠意書寫。

  是為血經。

  -

  書房內,蘇晏接過信封,對富寶道:「富寶公公辛苦了,回去照顧小爺吧。剩下的交給我了。」

  富寶對信封里的東西很是好奇,雖然沒有問出口,心思卻寫在眼神里。

  蘇晏笑了笑,說:「過一兩日 你就知道了——不止是你,所有人都會看到。」

  富寶走後,蘇晏打開信封,展開內中三張紙頁仔細。看完後,慨嘆道:「字字椎心泣血。果然,再多的華麗辭藻,都比不上情真意切更打動人心啊。」

  他走到書桌旁,將自己熬了一宿,參考了不少名家名篇,搜腸刮肚寫的玩意兒,三兩下撕成碎片。

  祭文體,本以用韻為正格。士大夫們所寫的上檯面的祭文,無不鋪排藻飾,合韻合律。

  只有真正至痛徹心,不能為辭,方才不顧任何格律,變調為散體,使全文有吞聲嗚咽之態,無誇飾艷麗之辭。

  萬千文字,唯得情字最為動人。

  再怎麼駢四儷六,也抵不過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蘇晏忍不住又讀了一遍太子親手寫給先皇后的祭文,句句血淚,感人肺腑,寫盡了幼年失怙的惶恐不安,對母親無盡的痛悼與哀思。

  其中夢回坤寧宮火場,與母親亡魂的對話,邊訴邊泣,吞吐嗚咽,交織著悲痛、自責、悔恨之情,格外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更難得的是,通篇沒有任何艱深晦澀之處,用詞直白平易,就連普通民眾也能看懂。

  ——實在太優秀了!蘇晏好容易從代入感中掙脫出來,拍案大讚:朱賀霖同學,你哪裡是不會念書,不通寫作,你是平時根本沒用心啊!

  他把祭文折好,往懷裡一揣,當即出門,去拜訪同年好友崔錦屏。

  崔錦屏高中狀元後,照慣例於翰林院擔任修撰一職。修撰為從六品,主要職責為掌修國史實錄,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他自詡才高八斗,做這等文牘差事十分浪費,故而一直想謀條出路。

  曾經蘇晏在殿試上因為一個對子,誤打誤撞得了皇帝的青眼,又與太子混得來,一躍而上成為從五品的洗馬,後來扳倒了馮去惡,升任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崔狀元對此羨慕有加,還向他請教過在官場如何出頭。

  蘇晏讓他去找天線。

  崔狀元得此點化,猶如枯木生花、頑石開竅,先是拜訪了對他的策論十分欣賞的翰林院侍講魏學士,又藉由魏學士的門生身份,搭上了吏部尚書李乘風這艘大船,終於得了個通政司參議的舉薦,升為正五品。

  通政司不如翰林院清貴,卻是實權部門,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項。

  簡單說來,就是擁有匯總來自地方和在京官員們的奏本,整理後在早朝上統一呈給皇帝的權力。

  這是朝廷政治信息的一個重要中轉站,按後世的話,叫政治信息樞紐中心。

  同樣的,經過內閣議定與皇帝批覆的奏本,也由通政司與六科共同公開發抄,供在京各衙門互相傳報。

  並選取其中重要的內容,如皇帝的諭旨、皇家各類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等等,製作成邸報發行。也就類似後世的《人民日報》了。

  這些邸報,再經由各地派駐京師的提塘官長,二次抄送,快馬發往各省,進一步傳至府縣,讓所有地方官員都能看到。邸報到了地方,傳抄的人更多,不止是官員,就連鄉紳子們也都爭著傳閱。

  蘇晏打的就是邸報的主意。

  進了通政司衙門,他長驅直入找到崔錦屏。

  崔錦屏見同年好友來拜訪,大喜,拉著蘇晏泡茶閒聊,又感謝了一番他的提點。

  蘇晏笑眯眯問:「崔參議如魚得水乎?」

  崔錦屏從來不惜鋒芒,就實答:「憾池子仍然太小,不足以『龍躍金鱗終有時』。」

  這是他在恩榮宴上做的詩。

  另外兩位作詩的榜眼與探花,都一詩成讖。

  一個「獨倚危樓最上重」——在東苑的高樓上遭人刺傷,摔死了。

  一個「冷月千江照影空」——被刑部定性為畏罪自盡,空來人世一場。

  崔錦屏唏噓的同時,不免生出了點匪夷的念頭,覺得自己也能一詩成讖。

  由此看來,人活著就得有鴻鵠之志,奮翅鼓翼,小家與清高之態均不足取——他這麼想著,也這麼表現出來。

  蘇晏頷首:「狀元郎有奇志,吾不及你。」

  崔錦屏十分受用。

  蘇晏又說:「我這裡有個效力東宮的機會,你要不要試一試?」

  「東宮?」崔錦屏對坤寧宮一事與市井間的流言也有所耳聞,今日朝會的爭吵,他身在奉天門看得一清二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