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簾內昏暗,似夜半低語,他俯在她耳邊,「若天地有時,苦海有邊,生死有期,我亦願同你攜手,直到盡頭。」
他們似取暖,靜靜的坐在馬車裡,抱在一處。
直到元郎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逸。
「公主,前面元夕夜燈市,要不要去逛逛?」
宋清塵抬手掀開一角窗簾,簾外萬盞燈籠,繽紛顏色,一簾之隔,竟然是兩幅天地,簾內是他夜半低語,許了終身的溫柔鄉,簾外是夜花千樹,紛擾喧囂的大千世界。
他在她額頭輕輕一吻,「帶我的小娘子,去買個花燈吧。」
飛天樓與燈市隔了不過一條街,他對元郎說道:「元郎你先回去吧,我會把公主送回去的。」
兩人似尋常人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借著元夕花燈市,在黑暗裡偷偷的牽手,游遍萬盞花燈。
遠處擊鼓吹簫,花市如晝。
李玄玄見宋清塵擠入人群,在一個燈鋪前駐足。似幾年前初次相見的那個阿蒙,滿是少年氣息。他抬手抓了一張隨風飄揚的燈謎紅紙,自信的說出燈謎。
燈鋪的案上擺了許多燃了燭的花燈,有紅牡丹花燈、出水芙蓉燈、七彩飛魚燈、白兔燈、蝴蝶燈……搖曳的光,映的他那本就玉山臨風的面龐更加清絕出塵,而他看了一圈,在眾多的花燈中選了一個極淡雅的白色素紙燈。
他同店家要了筆墨,抬筆不過幾個起落,素燈上出現一隻淡白杏花。他停筆,拿著燈籠,轉頭望向李玄玄。
她站在遠處,隔著流光,只想等他抬頭。
他在花燈深處,熙攘人群,眼中只瞧得見她。
兩人相望,只見彼此,在燈火闌珊處。
李玄玄不記得是怎麼走上飛天樓房間的,她半睡半醒間,就好似聽見門外有貓叫,她打開門就瞧見宋清塵端了一個燉盅站在門口。
「胡椒燒梨?」
宋清塵搖頭,「雞卵甜湯,給你解酒。」
李玄玄低笑,「這不是夜會西廂了吧?」
「月下訪友。」
「嗯。」
……
李玄玄推開西窗,望著有元夕的一輪滿月,好似在邊塞這些日子,竟從未瞧過一輪圓月。
遠處雪地上,白日裡融了一片積雪,淡淡黃沙之上,圓圓滿滿,似能瞧見蟾宮裡,桂樹下蹦跳的玉兔。
宋清塵從她身後抱了過來,「在想什麼?」
「這是我們認識的第幾年了?」
「第四年。」
李玄玄在他側臉,輕點了一個吻,「能在這裡遇到你,真好。」
宋清塵笑著回應她:「是我三生有幸。」
回到鄯州時,已是三月初。
好在李玄玄一直同太常寺派來的人有信箋往來。待他們到了鄯州時,萬事俱備。按照禮儀祭祀典籍上的慣例,做了幾場法事,而後起了墓和衣冠冢。
太常寺這一行人中,職位最高的是個喚作胥郎的文散官。這日他一早來找李玄玄請罪,他說按照祖制,該公主行禮祭拜的都已成了,只是他們起那衣冠冢的時候,棺木的一角有些腐壞,得換個上等的楠木來。
雖說衣冠冢不同真身的棺木,但是死者為大,這拆棺的大事,還需煩請公主再走一輪祭拜之禮,以免衝撞了往生的魂。
李玄玄點頭,「嗯,按你們的經驗來辦就好,我來配合便是。」
胥郎道:「方才已經將衣冠冢里的東西擺好了,還請公主再看一遍,算是最後一眼了。」
宋清塵陪著李玄玄來到新棺木邊上,待祭祀之禮都過,李玄玄跪在蒲團上將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宋清塵跪在她身邊,燃了三炷香,雙手合十,默念幾句。
兩人相視,簡王的衣冠冢在上,共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胥郎道:「公主,在看一眼吧,這就闔上了。」
李玄玄走到棺木前,瞧著父王那已經陳舊的衣衫疊的整整齊齊。他的貼身之物,直到死去,不過只有幾件舊衣,一把長劍,一個當年簡王妃送他的香囊,還有李玄玄小時候玩的布老虎。
她有著十七公主的所有記憶,這些年漸漸的同自己的前塵往事融在一起,她忽覺眼睛酸楚,伸手去拿布老虎。
「公主,這東西碰不得。」胥郎忙攔住她。往生人墓里的東西,最好不要動。
李玄玄一邊流淚,一邊搖頭,她不知該說什麼,只是想再觸摸一下那種親情的牽絆。
宋清塵一手扶著李玄玄肩膀,一手示意胥郎無需攔她。只由著她,將不舍和難過,統統宣洩出來。
李玄玄將布老虎拿在手中,兩指輕捏老虎的肚子,眼前就浮現簡王那時拿著布老虎逗小小的十七公主,「玄玄,你猜猜看,老虎的肚子吃飽了麼?」
那時候的小十七仍有人愛,是被寵到心尖尖上的小姑娘,可簡王死後,她就只剩孤身一人,清燈為伴了。
「叮噹!」布老虎的肚子上的彩麻似年久易脆,忽然破開,而一枚黃銅鑄的魚,從老虎的肚子破口中掉了出來。
是那枚丟失已久的魚符。
原來當年簡王手裡本就有兩枚魚符,一真,一假。他至死都將那能調兵遣將的魚符保護了起來……
宋清塵擬了文書,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而後,兩人輕馬快騎,朝著長安揚長而去。
「那日,你在我父王衣冠冢前,燃香的時候,默念的什麼?」
他們似取暖,靜靜的坐在馬車裡,抱在一處。
直到元郎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逸。
「公主,前面元夕夜燈市,要不要去逛逛?」
宋清塵抬手掀開一角窗簾,簾外萬盞燈籠,繽紛顏色,一簾之隔,竟然是兩幅天地,簾內是他夜半低語,許了終身的溫柔鄉,簾外是夜花千樹,紛擾喧囂的大千世界。
他在她額頭輕輕一吻,「帶我的小娘子,去買個花燈吧。」
飛天樓與燈市隔了不過一條街,他對元郎說道:「元郎你先回去吧,我會把公主送回去的。」
兩人似尋常人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借著元夕花燈市,在黑暗裡偷偷的牽手,游遍萬盞花燈。
遠處擊鼓吹簫,花市如晝。
李玄玄見宋清塵擠入人群,在一個燈鋪前駐足。似幾年前初次相見的那個阿蒙,滿是少年氣息。他抬手抓了一張隨風飄揚的燈謎紅紙,自信的說出燈謎。
燈鋪的案上擺了許多燃了燭的花燈,有紅牡丹花燈、出水芙蓉燈、七彩飛魚燈、白兔燈、蝴蝶燈……搖曳的光,映的他那本就玉山臨風的面龐更加清絕出塵,而他看了一圈,在眾多的花燈中選了一個極淡雅的白色素紙燈。
他同店家要了筆墨,抬筆不過幾個起落,素燈上出現一隻淡白杏花。他停筆,拿著燈籠,轉頭望向李玄玄。
她站在遠處,隔著流光,只想等他抬頭。
他在花燈深處,熙攘人群,眼中只瞧得見她。
兩人相望,只見彼此,在燈火闌珊處。
李玄玄不記得是怎麼走上飛天樓房間的,她半睡半醒間,就好似聽見門外有貓叫,她打開門就瞧見宋清塵端了一個燉盅站在門口。
「胡椒燒梨?」
宋清塵搖頭,「雞卵甜湯,給你解酒。」
李玄玄低笑,「這不是夜會西廂了吧?」
「月下訪友。」
「嗯。」
……
李玄玄推開西窗,望著有元夕的一輪滿月,好似在邊塞這些日子,竟從未瞧過一輪圓月。
遠處雪地上,白日裡融了一片積雪,淡淡黃沙之上,圓圓滿滿,似能瞧見蟾宮裡,桂樹下蹦跳的玉兔。
宋清塵從她身後抱了過來,「在想什麼?」
「這是我們認識的第幾年了?」
「第四年。」
李玄玄在他側臉,輕點了一個吻,「能在這裡遇到你,真好。」
宋清塵笑著回應她:「是我三生有幸。」
回到鄯州時,已是三月初。
好在李玄玄一直同太常寺派來的人有信箋往來。待他們到了鄯州時,萬事俱備。按照禮儀祭祀典籍上的慣例,做了幾場法事,而後起了墓和衣冠冢。
太常寺這一行人中,職位最高的是個喚作胥郎的文散官。這日他一早來找李玄玄請罪,他說按照祖制,該公主行禮祭拜的都已成了,只是他們起那衣冠冢的時候,棺木的一角有些腐壞,得換個上等的楠木來。
雖說衣冠冢不同真身的棺木,但是死者為大,這拆棺的大事,還需煩請公主再走一輪祭拜之禮,以免衝撞了往生的魂。
李玄玄點頭,「嗯,按你們的經驗來辦就好,我來配合便是。」
胥郎道:「方才已經將衣冠冢里的東西擺好了,還請公主再看一遍,算是最後一眼了。」
宋清塵陪著李玄玄來到新棺木邊上,待祭祀之禮都過,李玄玄跪在蒲團上將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宋清塵跪在她身邊,燃了三炷香,雙手合十,默念幾句。
兩人相視,簡王的衣冠冢在上,共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胥郎道:「公主,在看一眼吧,這就闔上了。」
李玄玄走到棺木前,瞧著父王那已經陳舊的衣衫疊的整整齊齊。他的貼身之物,直到死去,不過只有幾件舊衣,一把長劍,一個當年簡王妃送他的香囊,還有李玄玄小時候玩的布老虎。
她有著十七公主的所有記憶,這些年漸漸的同自己的前塵往事融在一起,她忽覺眼睛酸楚,伸手去拿布老虎。
「公主,這東西碰不得。」胥郎忙攔住她。往生人墓里的東西,最好不要動。
李玄玄一邊流淚,一邊搖頭,她不知該說什麼,只是想再觸摸一下那種親情的牽絆。
宋清塵一手扶著李玄玄肩膀,一手示意胥郎無需攔她。只由著她,將不舍和難過,統統宣洩出來。
李玄玄將布老虎拿在手中,兩指輕捏老虎的肚子,眼前就浮現簡王那時拿著布老虎逗小小的十七公主,「玄玄,你猜猜看,老虎的肚子吃飽了麼?」
那時候的小十七仍有人愛,是被寵到心尖尖上的小姑娘,可簡王死後,她就只剩孤身一人,清燈為伴了。
「叮噹!」布老虎的肚子上的彩麻似年久易脆,忽然破開,而一枚黃銅鑄的魚,從老虎的肚子破口中掉了出來。
是那枚丟失已久的魚符。
原來當年簡王手裡本就有兩枚魚符,一真,一假。他至死都將那能調兵遣將的魚符保護了起來……
宋清塵擬了文書,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而後,兩人輕馬快騎,朝著長安揚長而去。
「那日,你在我父王衣冠冢前,燃香的時候,默念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