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是開篇就出現的人物,緣何她一點印象也無?

  想得太多,額頭隱隱發疼。阮煙揉了揉額心,停止深思。

  總而言之,周明恪絕不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且不說兩人合不合適,對她會不會好,單論他的輝煌就快要到頭,自身都難保,現實如阮煙,並不敢,也不願意這樣跟了他。

  萃薇笑著補充一句:「說到底您是不愛皇上。若當一個姑娘真心愛上一個男人,就算是明日他便要死去,也要跟他拜堂成親,結為夫妻,便是做一日的夫妻,也是歡喜的!」

  阮煙輕輕戳了她的額頭,「就你一肚子歪道理。該到用晚膳的時間點了,你到樓下點菜去吧。」

  距離出逃、離開周明恪已經十二天過去了,她們倆偷偷返回江淮,卻是不敢回邑鎮,是以只得在酒樓暫居,方便隨時撤離。

  經過這些時日的觀察,她已經可以確定,那人不會再來找她了。

  ……尉遲將軍說,這個新年,定是個艷陽天。可外面大雨瓢潑,道路泥濘,角樓屋檐冷水飛泄,一番淒冷落寞。

  阮煙望著小樓外的雨簾出神,她無比肯定,這一次,他永不會來尋她。

  這一次,他是真的放棄她了。

  她兀自想得入神,萃薇端著膳食回來,叫喚她都沒個反應,不由輕拍她的肩膀。

  「小姐,發甚呆呢,快來吃飯啦。」

  阮煙緩過來,回頭就看見桌上的野味河鮮,聞著那股腥味,胃裡一抽,翻滾了一下,有什麼東西往喉嚨涌了上來,她下意識捂住嘴。

  萃薇似沒發覺她的動靜,夾起一塊魚肉,細心地剔了刺兒,而後放入她的碗裡,「那酒樓老闆說,這是今日剛從荊河捉來的,保證是最新鮮的,還有這個蝦,也是今早剛到的,看著鮮香可口,您快嘗嘗吧。」

  說著,很貼心地把雙箸奉上。

  阮煙接過筷子,勉強地夾起剔了骨的蒸魚,將要送進口中時,那味道放大了好幾倍似的,魚腥味拼命往鼻子裡鑽,明明已放了鹽姜除腥,為何這味道還這樣重。阮煙受不了,胃裡一陣攪動翻湧,當即擱下碗筷,匆忙離席往淨室去。

  萃薇一頭霧水,難道這魚有什麼問題不成?她試著弄了一塊吃了,入口滑爽清甜,美味得緊,卻沒什麼問題?

  **

  皇帝只是離宮兩個月,皇宮內外朝廷上下便發生了好大的動盪,若是周明恪再晚些到來,怕是就要更易國主了。

  而督察御史的叛變,全然是因為孫女青禾死了——半個月前在花園替西宮太后採摘鮮花以泡茶,「不慎」墜入東湖,當宮人發現時,已經溺死了,屍身打撈起來時,皮膚被湖水泡得發白髮皺。

  蘇御史自然是不相信青禾是不慎落水,堅定是有人蓄意謀殺。一腔憤恨無處可泄,恰逢這時收到一紙密函,上書言明,皇帝將迎康樂伯之女回宮封后,過往的競爭對手,自是一個都不能留。

  且不說這是不是皇帝派人幹的事,蘇御史早已跟皇帝離了心,從他獨寵阮家女兒,把自家青禾貶為宮女之時,蘇家便生了異心。而蘇青禾的死,似乎是找到了叛變的由頭,當即不管不顧地攬起兵權,蓄意謀反。

  解決了一個蘇青禾,接下來便輪到安如沫。

  聰慧如她,隱隱猜到那幕後推波助瀾的人是誰,但終究只是猜測,尚未有實證,她內心忐忑不安,生怕被悄無聲息地解決了性命,落得與蘇青禾一樣的下場。

  是以,她聰明地躲在西宮,日夜侍奉太后,一步也不敢離身。

  事實證明,她猜測的結果是對的,那個人是她熟識的,同時也被宮人遺忘的那個周子言。

  他與太后關係很好,在太后面前謙遜有禮,恭敬有加,太后憐他的處境,待他如親兒一般,毫不設防,未曾想過眼前這乖順的羔羊是披著皮的惡狼。

  能自由進出西宮的周子言,輕而易舉地截住了安如沫。

  面對她的警惕提防,周子言斂眉微笑,屬於少年人的清澈明亮的嗓音,附在她耳邊說:「本王不會傷害你,相反……本王很欣賞你,你會是本王共就大業的最佳夥伴。」

  安如沫咬著牙,僵著身子不敢動彈,也不敢胡亂回答,他口中說的大業,必是那滅門的謀逆之罪,她豈敢開口應允?她原來是怨恨侯府的,滅了門她也不關心,可侯府里有她在意的人,是以她就不能棄嬌弱的姨娘和幼小的胞妹不顧。

  周子言深知她的弱點和軟肋,彎唇一笑,壓低了聲音說:「你若與我謀事,他日你將青雲直上,中宮鳳位亦是唾手可得,你那鄔氏生母和親生庶妹,也將得享世間富貴。」

  這番話,是承諾和應許,也是威脅和逼迫。

  安如沫已是退無可退,心中波瀾驟生,面上的沉著泄露出緊張,「我……憑什麼相信你所說的話?」

  藍衫清雋的少年負手而立,頭顱高抬,通身自有一種皇室中人的驕傲貴氣,「周明恪氣數已盡,他的時代終將到頭。」

  第65章

  周明恪回到皇宮那天, 已是年廿八,過年近在咫尺, 但宮中上下, 人人無心過節。

  聽聞司君墨受傷了, 卻也不回自家府邸養傷,就帶著羸弱之軀留守在宮中,如此堅強堅韌, 盡忠職守, 很令身為君主的周明恪動容。

  尉遲將軍則揩了揩眼角的老淚, 不惜搬出珍藏了好幾年也不捨得吃的百餘年的老參送給司君墨補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