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封閉的大清早已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打從康熙年間放開海禁政策起海外的洋人與大清就恢復了往來, 隨著大清愈發強盛,不斷前來的洋人也更多了, 有些是來做生意的商人, 有些是被朝廷挖來做學問做研究的學者、科學家, 還有一些則是單純前來玩樂的遊客……各個國家各種面孔的都有, 早就沒了最初的稀奇勁兒,見怪不怪了, 有些特別能耐的年輕人還能磕磕巴巴拽兩句洋鬼子的話呢。

  最叫人啼笑皆非的是, 這些洋人很多甚至來了就不想再走, 索性就在大清定居了下來。

  一則外面不少國家還都不太平, 時不時會發生一些動亂甚至是戰爭,遠不及大清的平靜祥和國泰民安。

  二則對於他們來說,「故土難離」「落葉歸根」這種思想是不存在的,古老神秘、繁榮昌盛的大清著實魅力十足。

  畢竟他們的國家可沒有無數吃不完的美食、多種多樣看不完的美景,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族傳承,也沒有如此富足優渥的生活條件,更沒有自行車、蒸汽輪船……對了聽說一旦鐵路修好還會有蒸汽火車,到時候去往其他地方就再不必坐馬車慢吞吞顛簸了。

  「鐵路還不曾修好?」剛好從那兩個嘰嘰喳喳議論的洋人身邊走過,一個辮子花白身形消瘦的老頭兒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頗為不滿地絮絮叨叨,「這小子是幹什麼吃的?這麼多年了連條路都修不好,該不是打量著這幾年沒人在旁邊盯著就開始懈怠耽於享樂去了吧?」

  「修個陵寢動輒十幾二十年甚至是幾十年呢,更何況是鐵路?您可就別叨叨孩子了,瞧瞧孩子將大清治理得多好啊?當真不曾辜負您親自給定下的『泰安』二字。」

  身旁的另一美婦人一臉感慨地附和道:「可不是說,這一走幾年的功夫冷不丁回來我都快認不出京城了,變化太大了。」

  彼時,旁邊酒樓里的人卻像是活見鬼了似的。

  「老十老十四你們快來看看,那是不是我額娘?」

  「不能吧?宜額娘和老爺子皇額娘他們不是還在海外到處溜達呢?也沒聽說要回來啊。」

  「九哥是思念成疾看差了吧?多大的人了還如此離不開親娘,丟人不丟人啊?」

  兄弟兩個放肆地嘲笑起來,趴在窗邊眼睛往底下一瞅,頓時笑聲戛然而止。

  那老頭兒……完犢子!當真是老爺子回來了!

  兄弟三人面面相覷,下一瞬就不約而同拔腿往樓下跑,身後一串不明所以的奴才提心弔膽地追著。

  「阿瑪!額娘!」

  康熙轉身一瞧,頓時眉頭緊鎖,張嘴便唾沫星子橫飛。

  「你們幾個怎麼都發福成這副鬼樣子了?」又抬眼瞅了瞅他們出來的那個酒樓,臉就更黑了,「青天白日的竟還在酒樓裡頭吃喝玩樂,簡直混帳!看樣子這幾年你們是真真活成紈絝子弟了,一個個肚皮溜圓肥頭大耳,小跑這麼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的,沒用的東西!」

  笑容就這麼僵在了臉上。

  兄弟三人垂頭喪氣地杵在面前一聲也不敢吭,甭提多委屈了。

  這可真真是親阿瑪!

  五年未見啊,乍一見面不說稀罕稀罕,竟是張嘴就噴人!

  太過分了!

  雖說他們的確是有些發福了,但也還遠未達到「肥頭大耳」的程度……吧?

  胤禟有些不確定,偷摸捏了捏自己的腰,結果可好,一把子軟乎乎的肉。

  頓時那臉就垮了。

  將他的小動作盡收眼底,林詩語忍不住彎起了嘴角,「好了好了,大街上人來人往的您可就別急著訓兒子了,別鬧得動靜太大再暴露了身份。」

  康熙冷哼一聲,閉上了嘴。

  兄弟三人衝著她齜牙咧嘴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

  林詩語默默移開了視線,眼睛疼。

  果然男人都逃不過中年發福的魔咒嗎?她的保成和老四該不會也……不成不成,這也太可怕了。

  「額娘。」胤禟嬉笑著湊上去攙扶了他親額娘,鼻子酸酸的,險些要憋不住涕淚橫飛當眾丟人現眼了,然而……

  「去去去一邊兒去。」宜太妃滿臉嫌棄地甩開了他的手,「你額娘我年紀大了,眼睛原就不如從前,你可就別再來傷我的眼睛了,好好一副容貌都能糟蹋成這樣,造孽喲!」

  幾位額娘都哈哈大笑起來,連兩個弟弟都能五十步笑百步。

  胤禟的臉都綠了,恨不得狠狠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叫你自作多情!早知道就裝作沒看見不下來了,這不是上趕著討人嫌來了嗎?

  「阿瑪這是打算回宮還是上哪兒?兒子打發人去準備馬車?」胤俄小心翼翼地問道。

  誰料康熙卻擺擺手,「回什麼宮?不回,隨意溜達一會兒就去小湯山,剛好冬天快來了,在那兒過冬舒坦。」

  「那兒子打發人去跟皇上和兄弟們說一聲?」

  得了這位老爺子一點頭,胤俄連忙將他們三個身邊跟著的奴才都打發了出去。

  又溜達了個把時辰,老爺子終是累了,帶著幾個老婆孩子就上了馬車,朝著小湯山而去。

  翌日一早才用完早膳,一大串兒孫們就追著請安來了。

  真真是烏泱泱的一大片,一聲聲皇阿瑪皇額娘、皇瑪法皇瑪嬤的吵得人腦仁兒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