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管事一愣,那邊花枝又是隨手一揮,道:「這個什麼牛頓就給你安排了,我去吃……咦。」

  此時他們剛才到馬車邊,卻見管事帶來的人群中,還有一個俊俏少年,十五六歲的樣子,正饒有興趣的拿著一本書在翻著。

  花枝「咦」了一聲,問道:「哪來的小娃兒?好生俊俏,還有些面熟。」

  管事低聲道:「是王家的頤公子,要到海事學堂入學的,暫住在我們那兒,聽說東家今天回來,隨我一起來接你。」

  「哦,王笑的兒子?」花枝有些失望,道:「哪能讓他來接我。」

  很快,王頤已上前,行禮道:「見過花枝小姨,許多年未見了。」

  「是嗎?你記得你小時候見過我?」

  「其實不記得了,但聽爹娘說起過。」

  「和你爹一樣虛偽。」花枝道:「我反正是忘了你是哪個,我出門十來年了,你兄弟姐妹又多。」

  「是,小姨果然是直爽人。」王頤笑了一下,很羞澀的樣子。

  花枝這才好奇起來,問道:「對了,你娘是哪個?」

  王頤正要開口,花枝又道:「等等,且讓我來猜。」

  「這……好吧。」王頤有些無奈。

  「不是我姐,也不是淳寧,她們的兒子不會像你這麼害羞。」

  「家母確實不是大娘和二娘。」

  「肯定也不是錢朵朵了嘍,她那身子骨,生一個夠了。肯定也不是秦小竺或那壞女人,哈,你這性子。嗯,倒很可能是纓兒……」

  花枝說到這裡,又看這王頤實在討人喜歡,忽道:「對了,你認我當乾娘吧?我也賺了不少錢,還愁著我死了給誰呢。」

  王頤看起來雖害羞,為人卻不墨跡,乖巧地行了一禮,喚道:「乾娘。我也正愁兄弟姐妹多,往後還要操心生計,不能用心讀書。」

  「哈哈哈,你小子還挺妙,不像是纓兒生的。如果不是王笑把我圓圓姐那個了,那就只剩兩個可能了,二選一,我猜猜,是哪個呢……」

  番外篇·隱客歌

  新曆六十二年。

  京城某處屋堂中,有幾人正在聚議著什麼。

  「這苗家是怎麼起家的呢?」

  「很多年以前,苗家的上任家主苗得福在雨中行路,遇到了先聖。當時關中之戰剛打完,先聖正趕回濟南。苗得福被馬匹撞倒摔傷。先聖便與他說,若有難處可到濟南找從心書鋪。正是借這個關係,苗得福成了改制之後第一批出海做生意的人。之後,快七十年了吧,苗家在海外的生意越做越大,終於成了大財閥。苗得福死後,他的孫子苗青城掌了苗家大權,這人極富眼光……」

  「不錯,新曆二十三年,漠北、遼北之戰,我們擊敗了沙皇俄國時,苗家就已從事軍火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之後,苗家就在東洋行省設立大錢莊,操縱列國經濟;新曆四十三年,先聖離世之後。苗家開始多與中樞大員勾結,由商涉政。」

  「也就是那年,沙皇俄國為爭奪北歐出海口,與瑞典爆發大戰,苗家也參與其中,這場大戰打了二十年了,據說苗青城與俄國皇帝彼得、瑞典皇帝卡爾都是極好的朋友。由此,你們便可知他的實力……」

  說到這裡,堂中有人道:「王顥馬上要退了,雖說他去年撤掉了尊號,又把軍、政分離,但下一任政相,只怕會是苗青城。」

  「晚了,王顥貪權,二十年、十年前不做這些,現在做太晚了。我們不僅阻止不了苗青城上位,只怕他上位後遲早還是要總攬軍政大權。」

  「王家不能阻止此事?秦家和唐家呢?」

  「不可能了,王顥……還算是有公心的。這些年,他把王唐秦三家在漠北、遼北、朝鮮、東洋、安南諸行省的總管都撤下來,確實是沒有想再掌權的意思。既然說是要議院推選,他又放了權,誰都阻止不了苗青城上位了,中樞太多人都在苗家有利益。」

  「我覺得不應該,以王顥的實力,怎麼就能放任財閥如此坐大。」

  「那怎麼辦呢?勸他復辟的聲音年年都有,怕他復辟的也大有人在,這些年鬧來鬧去,最後鬧成這個樣子。」

  「說來可笑,既怕王顥掌權、又怕他放權。竟是怎麼做都是錯的。」

  「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套體制不適合了,先聖當年就說過,這是過渡的體制,是在列國爭霸的時代積攢國力的過渡。」

  「不錯,正是體制有漏洞,才讓財閥操縱經濟,涉足中樞。」

  「田青城若上位,必為門戶私利而亂天下。」

  「諸位,到了要再變一變的時候了。」

  「如何做?」

  「還如何做?議來議去,議了二十年都不成,乾脆打破了重來。」

  「造反?」

  「造就造!」

  「只怕難,這一切都是王顥安排好的。」

  「那就造他王顥的反……」

  諸人議到這裡,有人轉頭看向座中一名八旬老者,問道:「鐵老,你怎麼說?」

  鐵敬心本如要睡著了一般,此時睜開眼,掃視了一圈,喃喃道:「不能說是造反,總之,就打破了重建吧,也到時候了。」

  堂上安靜下來。

  鐵敬心緩緩道:「如今回想起來,當年……像是料到了這一切一般,那時他收復緬甸,就保留了我們當時的體系,他說數十年上百年後,讓大家看看怎麼做更好、讓大家選……這幾十年過去了,到了做選擇的時候了。要槍、要炮,我還有點人脈,能替你們聯絡。西南行省那邊也有不少人投身此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