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些年,浦飛主要是在做飛機的前期設計以及廠區的基本建設,生產設備的採購還顧不上,與工具機行業也沒有太多的瓜葛。等到廠房初具規模,飛機的設計也基本完成,飛機製造的問題就提上日程了,這時候便有了採購設備的需求。

  在當時,商機集團還沒有成立,唐子風還只是臨機的總經理。他安排臨機技術部和銷售公司去與浦飛接洽,以便了解對方的需求,組織研發和生產,為浦飛提供設備。

  誰曾想,技術部和銷售公司在浦飛那裡碰了壁,對方聲稱飛機製造設備是有特殊要求的,臨機沒有生產此類工具機的經驗,浦飛肩上擔負著國家賦予的重任,不能拿自己的生產車間去做臨機的實驗田。

  換成別的一家企業,敢和唐子風這樣呲牙,唐子風肯定就要出手去教育教育了。但浦飛的來頭很大,與臨機不是一個系統的,唐子風也有些鞭長莫及。對方聲稱是為了對國家戰略負責,唐子風也背不起「影響國家戰略」的罪名,所以也就捏著鼻子忍了。

  昨天,商機集團辦公室忽然接到了浦飛公司打來的電話,稱浦飛公司希望與商機集團開展更深入的合作,他們將派出副總經理張令偉前往商機集團來洽談合作事宜,希望商機集團能夠安排一位夠份量的領導接待。

  辦公室把這個情況報告給唐子風,唐子風略一思索,便決定由自己親自接待這個張令偉,聽聽對方有什麼要求。

  唐子風不是拎不清輕重的人,自然不會因為浦飛過去對臨機的輕慢而拒絕與浦飛合作。不過,過去在浦飛那裡受過癟,現在對方上門來,自己不開點嘲諷,這也不是唐子風的風格。剛才他那番做作,就是報過去的一箭之仇了。

  唐子風有怨氣,張令偉是知道的。要說起來,現在的商機,以及過去的臨機,也都是有地位的大企業。浦飛不給臨機面子,的確是比較得罪人的事情。

  浦飛剛成立那幾年,上上下下的自我感覺都非常好,覺得自己是做大事業的,與國內其他的企業相比,有著層次上的差異,所以在與其他企業打交道時多少都帶上了一些傲氣。現在反過來要求別人,別人給自己一點臉色,也是在所難免了。

  「浦飛公司的主要生產設備要從國外引進,這是大飛機項目立項論證的時候就定下來的事情,我們也並不是有意要排斥國產設備的。」張令偉向唐子風解釋道。

  唐子風沒有吭聲,倒是段如飛替他問了一句:「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張令偉說:「這件事,其實是適航證有關的。」

  「適航證?」段如飛皺起眉頭。隔行如隔山,對方行業里的事情,他還真是不太明白。

  廖通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要搞的大飛機,未來肯定不能只局限在國內打轉轉,而是要飛國際航線的。還有,我們的大飛機除了滿足國內航空公司的需要之外,也希望能夠開拓國外客戶。最起碼,亞非拉那些發展中國家,我們是希望能夠進入的。

  「要飛國際航線,以及開拓國外客戶,就必須要獲得在國外的適航證,也就是人家要允許你在人家的地盤上飛。第三世界國家的適航證,難度不大。但歐盟和美國的適航證,恐怕就是我們面臨的兩隻攔路虎了。」

  張令偉接過話頭,說道:「說老實話,以咱們國家目前的工業水平,我們研製出一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客機並不難。最起碼,不會次於現在使用最廣泛的波音737和空客320。畢竟這兩個型號都至少是30年前的產品了,我們的技術不會比他們差。」

  「這一點我完全相信。」唐子風說。

  張令偉繼續說道:「困難的事情在於,西方國家不會輕易地向我們發放適航證。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出于思維慣性,看不起中國的工業水平,從而也不相信我們的飛機質量。」

  「的確會有這樣的情況。」唐子風說。

  關於這一點,他是深有體會的。商機的一些工具機品質已經絲毫不遜色於德、日的工具機,但在國外市場上還是容易受到歧視,說到底就是用戶的思維定式,總覺得中國的東西就不如西方的好。

  張令偉接著說:「第二個原因,就是一個利益上的原因了。美國有波音,歐盟有空客,它們都不希望這個市場上出現一個新的競爭者。我們搞大飛機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在未來的國際民用飛機市場上我們要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就是在分西方的蛋糕,他們是肯定不樂意的。」

  「這種事,也由不得他們不樂意吧?」段如飛說,「我們買過波音,也買過空客,也允許它們在中國的天上飛。那麼,現在咱們把飛機造出來了,他們憑什麼不讓咱們的飛機飛?如果他們敢禁我們的飛機,我們就禁了他們的飛機,我就不信他們會不在乎中國市場。」

  張令偉說:「話歸這樣說,但實施起來還是有一些難度的。我們當然會用我們的適航證來和西方博弈,但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砝碼。西方國家不給我們發適航證,也會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使用進口工具機,其實也是為了堵他們的嘴,這是我們爭取美國和歐洲適航證的一個手段。」

  第五百六十八章 必須有自己的備份機制

  「等等,讓我想一下。」

  段如飛打斷張令偉的話。他想了幾秒鐘,然後說道:「張總的意思,是不是有兩個方面。第一,你們使用了國外的工具機,就能夠證明你們的產品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樣西方國家就容易給你們發適航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