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楓鋪小老闆與那掮客定了個口頭協議,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真的向對方提供了10台如真包換的仿長纓工具機,非但中文品牌完全不同,英文品牌也完全不同。

  至於說機身上那碩大的字母「插ngying」,那只是中文品牌的拼音翻譯,不是英文品牌,不涉及到品牌侵權。廠家就有這樣的愛好,你管得著嗎?

  王柄森是知道這件事的,他再三向小老闆求證,確定這批工具機並不會被投放到國內市場,於是就釋然了。

  在王柄森看來,工具機是賣到非洲去的,就算是在品牌上有點「瑕疵」,損害的也不是中國人,有什麼關係呢?想想看,過去西方國家的冒險家們用幾粒玻璃珠子就能在非洲換到大片的土地,楓鋪的企業向人家銷售的可是實打實的工具機,價格也不坑,有什麼錯呢?

  這件事對於臨機集團,似乎也沒啥損害。人家掮客說了,長纓工具機在非洲賣斷貨了,很多非洲企業是拿著錢等工具機,自己只不過是吃了臨機吃不下的那些需求,對臨機沒啥影響呀。

  這就像路邊的瓜,瓜農沒空摘,眼看著就要爛了。一個瀕臨渴死的路人把瓜吃了,解了渴,也沒對瓜農造成損失,順便還幫那個瓜實現了「個瓜」價值,這難道不算是一個多贏的選擇嗎?

  對了,王教授的某本書里,就講過「多贏」的概念,回頭要找出來重溫一下。

  頭一批工具機賣出去,緊接著第二批工具機的訂單也來了。其他的小老闆看到這個商機,豈有不迅速跟進的道理。短短半年時間,楓鋪鎮就出現了三十多家工具機企業,成為小有名氣的「工具機一條溝」。

  楓鋪鎮的工具機都是出口的,出口的工具機至今沒有收到客戶的投訴。工具機出口的目的地,是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地區,按照楓鋪鎮向上級匯報的材料里的說法,是為一帶一路建設做貢獻的,王柄森因此還獲得了鄧港市幾個相關部門的表揚。

  倒也不是沒人質疑過楓鋪工具機的那些奇葩品牌,畢竟長纓工具機的名氣足夠響,許多人都是知道的,所以楓鋪鎮的那些工具機品牌在玩什麼梗,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可是,這種事情,人家廠家都不追究,本地官員何必多事呢?

  王柄森不是沒腦子的人,他非常清楚楓鋪鎮乾的這些事情是什麼性質,所以當王梓傑告訴他,同行者中有臨機集團的總經理唐子風時,他就知道對方是來興師問罪的。王梓傑和張宇二人的出現,說明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臨機集團一家的事情,而是驚動了國家機器。

  「唐總,這件事情,我承認我們是存著一些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觀念。最早有企業仿冒貴公司的長纓品牌時,我們沒有予以重視。後來,這些工具機在非洲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成為我們鎮的支柱產業,我們就有些投鼠忌器了。

  「對這件事,臨機集團有什麼要求,請您儘管提出來,我們會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採取措施,維護臨機集團的利益。

  「不過,現在我們政府也都要求依法行政,我們如果要讓那些企業放棄與長纓相似的品牌,也需要有法律依據,否則就只能是協調,而不能強迫命令,這一點,還請唐總,還有王教授、張處長理解。」

  王柄森滿臉都寫著誠懇二字,說話的語氣也很謙恭,做足了一個基層官員面對上級領導時候的姿態。

  不過,他的話里卻另有機鋒,那就是暗示幾位來賓,楓鋪鎮乾的這些事情,是在法律邊緣的,所以鎮政府無權干預。這樣一來,他自己的責任就能夠撇清了,充其量就是一個敏感性不足的問題,這實在不算是很大的錯誤。

  至於說國家會不會對那些不法企業採取行動,王柄森也不擔心。那些小老闆早就說了,實在不行就再跑路唄……

  第五百五十章 和諧共贏

  「王鎮長,你們楓鋪鎮外銷的工具機,質量低劣,嚴重損害了國外用戶的利益。這些用戶投訴無門,遷怒到了所有的國產工具機上,導致中國工具機乃至所有的中國產品在國外的聲譽都受到了嚴重影響。這件事,你知道嗎?」

  王梓傑沉聲問道。

  王柄森下意識地搖搖頭,想了一下,又點點頭,說道:「關於這一點,我略有耳聞。王教授,你是知道的,我是學經濟出身的,對工具機不太了解。

  「我聽說,楓鋪產的這些工具機,雖然質量不如唐總他們那樣的正規大公司,但在非洲那些落後地區用一用,還是可以的。畢竟,非洲的企業資金也不太充裕,正規大品牌的工具機,他們也不一定能買得起。」

  「你的意思是說,只要你們的技術水平比非洲當地高那麼一點點,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賺他們的錢,而不必提出更高的要求?」王梓傑問道。

  王柄森不吭聲了。王梓傑這話,明顯就是在斥責他了,但王柄森卻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

  技術比別人好,就是可以為所欲為。西方人在非洲就是這樣做的。當年中國自己的技術水平低,西方人把產品賣到中國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做的。

  很多書上都記載過這樣的事情,中國從西方引進的設備,只是換一個零件,人家就敢收上萬美元。而當我們自己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後,人家立馬降價,降到免費都有可能。

  說到底,發展技術不就是為了薅別人的羊毛嗎?這可以算是國際慣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