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五百三十章 我真的不是於先生

  被張蓓蓓當成典範的蘇化,此時正在西南烏蒙水電站工地「首台77萬千瓦水輪機組轉子吊裝成功慶祝儀式」的現場,接受記者的採訪。

  蘇化是作為於曉惠的家屬被邀請參加這次慶祝儀式的,而於曉惠的身份則是烏蒙水電站整體轉輪製造工地的駐場總工程師,她在這個群山環抱的建築工地上,已經呆了一年有餘。

  依託三峽電站70萬千瓦水輪機組的技術引進,中國的電機企業迅速掌握了大型水輪機組的製造技術,一大批裝備70萬千瓦以上規格機組的水電站在西南地區紛紛開工建設。這些大型機組的建造,需要各種重型精密工具機,這又給中國的工具機製造商創造了空前的機會與挑戰。

  大型水輪機的建造是世界難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型水輪機的部件過於龐大,尋常的工具機完全無法完成加工任務。以三峽電站的70萬千瓦機組來說,其中一個頂蓋的重量就達到410噸,直徑14米。如果加上加工時候用於支撐的部件,工具機要承受的重量高達500噸,這遠遠超出了國內現有各型工具機的加工極限。

  國內各家大型工具機企業都接到用於水電機組加工的重型、超重型工具機的研製任務,相比一座水電站動輒上千億的投資而言,一台工具機幾千萬的研製經費實在算不上什麼。而一旦掌握了這些重型、超重型工具機的設計和製造能力,中國的工具機技術水平又將躍上一個新台階。

  臨機同樣接到了這樣的任務,分配給臨機的,是一台16米數控單柱移動立式銑車床和一台超重型數控雙龍門移動式鏜銑床。

  於曉惠以臨機集團副總工程師的身份,擔任了這兩台工具機的總設計師。她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歷時兩年,先後解決了設計、生產、裝配等環節的一系列困難,最終把兩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設備交給了用戶的手上。

  隨後,於曉惠又帶著她的團隊來到了施工現場,幫助解決水輪機部件加工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

  考慮到大型部件運輸不便以及其他的一些問題,部件現場整體製造成為水電建設的一種新規範。水電建設現場的條件與工廠有所不同,廠房的工位布置和設備組合都需要進行精心設計。於曉惠憑著在82廠學到的系統工程技術,把現場管理得井井有條,生產效率比從前提高了三成以上,從而贏得了業主方和施工方的一致好評,也成為獲得「項目建設突出貢獻獎」的唯一外來人員。

  烏蒙水電站首台77萬千瓦水輪機組轉子吊裝,是一個重要的技術節點。轉子吊裝成功後,國家幾大部委聯合在現場舉行了慶祝儀式,於曉惠與其他獲得突出貢獻獎的人員一道,披紅掛彩地上了主席台,接受了領導的嘉獎,隨後便是蜂擁而上的記者們的採訪。

  由於模範們身邊擠了太多的人,有些湊不上前的記者,便開始在會場上尋找其他的新聞點,作為報導花絮。也不知道是誰最先發現了坐在台下的蘇化,於是便有十幾個人湧上前來,請他以「家屬」的身份發表幾句感言。

  蘇化前來參加慶祝儀式,其實有些偶然。他原本是到西南這邊來參加一個技術論壇的,論壇結束之後,他便順路到工地來看望於曉惠,結果正趕上了慶祝儀式,於是也跟著來到會場,據說是專門來為老婆喊「666」的。

  儘管兩個人都已經不再是少年,蘇化自己也已經進入國內富豪榜,是倍受媒體追捧的青年才俊,但他在於曉惠面前的舔狗屬性絲毫也沒有減退,這幾年似乎還有一些強化的徵兆。

  於曉惠對於老公的這種呵護,嘴裡滿是不屑,心裡卻是頗為受用的。她帶著蘇化來到慶祝儀式現場,向別人只介紹說這是自己的愛人,同時享受著他人的恭維與祝福。記者們聽說這位年輕貌美頗具傳奇色彩的駐場女總工程師帶著家屬來了,一下子就嗅出了新聞點,於是便把蘇化當成了採訪的重點。

  「於先生,過去人們總說,在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默默奉獻的女人。於總工是一位成功的女士,在她的身後,也離不開你的默默奉獻。請你談談,你是如何支持於總工成為一位成功女性的。」

  一位記者把話筒一直杵到了蘇化的鼻子底下,等著他曝出一些能夠吸引眼球的猛料。

  「於先生……」蘇化滿臉鬱悶,勞資啥時候成了於先生了?想來記者也是有著慣性思維,張先生的夫人可以稱為張太太,那麼於女士的先生自然就叫於先生了。

  「謝謝,我姓蘇……」蘇化解釋道。

  「哦哦,對不起對不起,蘇先生,是我弄錯了。不過,能不能請你回答一下我前面的問題。」

  「你前面是什麼問題?」

  「就是……你是怎麼支持於總工成為一位成功女性的。於總工今天獲得的軍功章上,是不是也有你的一半?」

  「這個嘛……其實,曉惠的成功,完全得益於她自己。事實上,從我們認識到現在,一直都是她在幫助我,我對她的關心很少,這讓我非常慚愧。」蘇化極其低調地說道。

  「蘇先生太謙虛了。」另一位記者說,「蘇先生,能不能請你介紹一下,你和於總工是如何認識的,你是她的大學同學嗎?你也是研究工具機的嗎?」

  「我和曉惠是中學同學。她是班上的學霸,而我則是班上的學渣。後來她考上了清華大學,而我只上了一個委培的大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