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無法消化博泰,趙家兄弟又為什麼要收購它呢?

  照韓偉昌的分析,趙家兄弟或許是有一個工具機夢想,想借著博泰這個平台去實現。這就是那種發燒友心態,願意花幾萬塊錢去買一個手辦,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可人家就是樂意,你有什麼辦法?

  對於韓偉昌的這個觀點,臨機的高管們都是不認同的,尤其是唐子風根本就不相信。要拿下博泰,最起碼也需要十幾億歐元,折算成人民幣就是100億。趙家兄弟的全部身家也就是100來億,他們會為了一點興趣愛好就拿出100億去賭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既然趙家兄弟收購博泰是一個非理性的選擇,而他們又非常高調地聲稱要這樣做,那麼真正的可能性就是他們其實是在虛張聲勢,要麼是想用這個辦法來證明自己具有實力,以便在資本市場或者其他地方撈到一些好處,要麼就是單純做給臨機集團看,等著臨機集團上門來商量。

  唐子風就是帶著這樣一個判斷來的,見趙興根躲起來,只派了一個技術宅弟弟出來與自己見面,唐子風便知道趙興根的打算了。他也懶得去和趙興旺玩什麼心眼,直接就戳破了對方的謊言,逼著對方亮出底牌。

  「哈哈哈,是唐總來了,真是抱歉,我剛才被市里叫去了,沒能在第一時間歡迎唐總,還請唐總恕罪!」

  隨著一陣哈哈,趙興根推開會議室的門進來了。趙興旺連忙起身,把中間的位置讓給哥哥。趙興根沒有忙著落座,而是走到唐子風面前,伸出雙手做出了一個要與唐子風握手的姿態。

  趙興根不露面不行了。他從監控視頻上聽到唐子風直言不諱地要求趙氏集團退出收購博泰的行動,又直言趙氏集團根本無力消化博泰,他便知道再和唐子風玩什麼心眼只是自取其辱了,弄不好還會得罪這位渾身都是主角光環的年輕國企老總。

  趙興根記得很清楚,夏梁第一工具機廠的上一個東家高錦盛就是因為與唐子風作對,被唐子風輕輕鬆鬆地整得生不如死。一度在井南如日中天的錦盛集團也因此而轉入頹勢,現在已經淪為一家很不起眼的小企業了。高錦盛經過那次挫折,變得心灰意冷,開始迷上了做慈善,一年有七八個月蹲在西部給希望小學的貧困孩子們搞免費午餐,倒是博得了一個挺不錯的名聲。

  有高錦盛的例子在前,趙興根怎麼還敢去捋唐子風的虎鬚。他原本的打算是想借這麼一個由頭,與唐子風做點交易,現在才發現,用這種方式來釣唐子風的魚,更大的可能性是反被唐子風拽到水裡去。

  明白了這一點,趙興根也不敢再裝了,匆匆忙忙地離開自己的辦公室,來到了會議室。他此前讓趙興旺騙唐子風說自己去市里了,現在也就不得不裝出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以便把戲做足。

  唐子風起身與趙興根握了手,雙方簡單寒暄了兩句,然後各自分別落座。趙興根坐下來之後,假裝不知道此前的事情,看著已經坐到一側去的趙興旺,問道:「興旺,你剛才和唐總聊什麼了?」

  「我們……聊了收購博泰的事情。」趙興旺訥訥地回答道。

  「哦,唐總也關心這件事嗎?」趙興根迴轉頭來,向唐子風問道。

  唐子風笑笑,說道:「根總,繞這個彎子就沒意思了,你直說吧,想要我答應什麼條件?」

  「這個……」趙興根有些窘,「唐總說到哪裡去了,我哪敢要唐總答應什麼條件。只是,我們過去真的不知道臨機也對博泰感興趣,如果我們早知道的話……」

  唐子風說:「目前,歐洲的情況很糟糕,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冰島等一堆歐盟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困難,失業率創出了戰後至今的新高。現在是去歐洲抄底收購企業的好時機,但有一條,那就是咱們中國的投資商互相之間不能競爭。如果咱們自己競價,就相當於是便宜了歐洲人。」

  「對對,唐總說得太對了。」趙興根贊同地說,「我們井南有家企業想收購義大利的一家金屬加工公司,本來說好的收購價是500萬歐元,結果別的企業去競價,現在人家說沒有1000萬就不賣,生生就漲了一倍的價錢。」

  「博泰的情況也是一樣。」唐子風說,「現在博泰對外報的出售價是25億歐元,合200億人民幣。我們找人評估過,以博泰目前的經營狀況,如果我們能夠統一口徑,不與它私下媾和,很有可能在100億人民幣之內就能把它拿下。

  「博泰目前口氣很強硬,擺出一副不急著出手的姿態。但其實它已經偷偷地找了好幾家公關公司,到全球各地去宣傳,想找到買家。

  「據了解,口頭上表示過對博泰感興趣的企業很多,但真正有意向也有實力收購博泰的,只有中國的企業。如果有幾家中國企業同時向博泰提出收購要求,博泰百分之百會坐地起價,非200億人民幣不出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原來是這樣。唐總如果不說,我和興旺還都蒙在鼓裡呢。」趙興根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哪裡需要唐子風來說,趙興根好歹也是在市場上混了幾十年的人,哪會看不出真實的形勢。

  唐子風也懶得去揭穿趙興根的謊言,他繼續說道:「我已經聯繫過發改委和國資委,向他們說了這個情況。發改委和國資委也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表示,會很快出台一個指導意見,對於有意到歐洲去收購破產企業的投資者,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投資者絕對不和自己人競爭。如果存在幾家競爭的情況,要在私底下磋商,不給歐洲企業留下坐收漁利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