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麗婷道:「什麼我們麗佳超市,麗佳超市不是你的嗎?你如果再這樣說你姐,下次有記者採訪的時候,我就把超市的股權構成都曝出去,信不信你立馬就紅了?」

  「紅不紅我不知道,但我肯定立馬就涼了。」唐子風說。

  麗佳超市早期是由唐子風投資的,黃麗婷以少量的資金和管理能力入股,雙方各占了50%的股權。唐子風參股用的是「雙榆飛亥」公司的名義,外人並不知曉。

  唐子風現在是臨機集團的總經理,是國企領導。如果媒體曝料稱他是國內鼎鼎大名的麗佳超市的合伙人,輿論肯定要把他淹沒。

  雙榆飛亥公司的股東,是唐子風的父親唐林和王梓傑的父親王崇壽,所以唐子風並不是直接的股東。關於父親名下的公司,唐子風也向上級組織進行了報備,並沒有隱瞞組織的情況。

  不過,輿論是不會講這些道理的,國企領導在一家這麼大的民營企業中擁有50%的股權,這絕對是一個驚天新聞,唐子風可不敢讓黃麗婷抖出去。

  「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說出去的。不過,子風你要記住,麗佳超市就是子風你辦起來的,你姐只是給你打工的,知道嗎?」黃麗婷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知道知道,黃姐辛苦了,小弟感激涕零。」唐子風趕緊附和。

  他知道這是黃麗婷在向他表露心跡,表明會永遠尊重他對麗佳超市的所有權。有些企業起家的時候是朋友合夥,做到一定規模,大家就生出了嫌隙,最後鬧到不歡而散的比比皆是,鬧上法庭的也不罕見。

  黃麗婷是打心眼裡佩服唐子風,同時也感念唐子風把她帶上了這條路,讓她能夠成為一位商場女精英,所以時不時就要向唐子風強調一下超市的股權,表示自己不會背叛唐子風。

  唐子風有時候覺得黃麗婷的這種表現大可不必,但代入到黃麗婷的角色里去想,他又能理解了,從內心感嘆黃麗婷的忠厚。

  「說說吧,有什麼事情要姐幫你的?」黃麗婷重歸正題,問道。

  唐子風反問道:「黃姐,現在超市能夠拿出多少現金來?」

  「現金嗎?」黃麗婷思考了一下,答道,「如果要擠一擠,拿出100億應當沒問題,再多就有些困難了。」

  唐子風問現金,黃麗婷當然知道他問的不是收款台里的現鈔,而是指公司能夠調動的資金。唐子風與王梓傑合辦的雙榆飛亥公司現在擁有好幾項產業,其中最大的是唐子妍辦起來的唐易網,市值也在千億規模。唐子風擁有這樣的身家,身上也是經常帶著好幾張黑卡的,哪用得著向黃麗婷借千兒八百塊錢?

  唐子風既然問到現金上,想必就是看中了什麼投資項目,想讓麗佳超市參與。七八年前,唐子風指示黃麗婷入股大河無人機,最終證明這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黃麗婷是記得很清楚的。

  「100億,倒也夠了。」唐子風說道。

  「100億才夠?」黃麗婷卻是瞪大了眼睛,臉上有著驚喜交加的表情。

  「子風,怎麼,你又發現好機會了?」黃麗婷問道。

  唐子風搖搖頭,說道:「不是什麼好機會,相反,還是一個可能會賠錢的機會,不知道黃姐願不願意參加。」

  黃麗婷說:「賠錢的事情,我當然是不願意參加的。但既然你子風開口了,那就肯定有參加的理由,我怎麼會不願意呢?不過,你總得先把事情跟我說說吧。」

  「我想請黃姐出面,去收購赫格曼。」唐子風緩緩地說道。

  第五百章 深明大義黃麗婷

  作為臨一機的家屬,黃麗婷是聽說過赫格曼這個品牌的。不過,她真正關注赫格曼,卻是幾年前的事情。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唐子風就找黃麗婷聊過,說全球經濟格局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歐洲將會出現大量的併購機會,中國企業將迎來一個「走出去」的重大機遇。

  在那個時候,唐子風曾與黃麗婷探討過幾類可以考慮的行業,除了與麗佳超市業務相關的零售業、奢侈品行業之外,也提到了機械行業,其中赫格曼就是唐子風提及的可以收入囊中的企業之一。

  唐子風最早與黃麗婷說起收購赫格曼的事情時,赫格曼的地位還如日中天。黃麗婷基本上是把唐子風的話當成一個遠景規劃,比如在慶祝麗佳超市創辦100周年的時候,順便把赫格曼買進來祭奠一下創始人,倒是一段佳話。要說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收購赫格曼,黃麗婷是不敢想的。

  心裡覺得不可能,黃麗婷還是把唐子風的話給記住了。這幾年,黃麗婷安排了公司里的人開始搜集歐洲市場上的各種情報,也包括赫格曼的經營狀況。

  在這裡就需要先說一下工具機行業的特點了。

  工具機行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生產工具的,工業企業要進行生產,就需要使用工具機。但工具機本身是耐用工具,一家企業十年不購置新的工具機也是可以的。

  在經濟狀況好的時候,市場上會不斷出現新企業,建立新企業就需要購置工具機。此外,一些老企業也會對設備進行定期更新,產生一定的工具機需求。但當社會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投資者不敢創辦新企業,老企業也會因為財務上的困難而推遲設備更新,工具機的需求將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

  西方的情況正是如此,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到歐洲,轉化成了更為嚴重的歐債危機。全社會投資銳減,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裝備產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