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喬西特先生,你認為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你相信我們的能力呢?」鄭康反問道。

  喬西特聳聳肩膀,說道:「鄭先生,我也不知道。雖然我很願意相信你告訴我的一切,但我們畢竟沒有使用過來自於中國的工具機,所以公司是不會允許我們去做這種嘗試的,除非你們能夠說服我們公司的高層。」

  就這樣,鄭康不得不把消息傳回了國內,請集團儘快想出辦法來說服這些海外客戶。喬西特現在正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如果臨機集團無法給他提供更多的信心,他或許就會考慮接受染野的折衷方案了,這對於巴爾的摩工廠和臨機集團來說,都是很失敗的。

  「過去是咱們國內的企業不相信我們,現在好不容易讓國內的企業服氣了,國外的企業依然是不相信我們,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局啊。」

  聽完韓偉昌介紹的情況,集團副總經理詹克勤嘆道。

  「道理是一樣的,咱們過去給人家留下的印象就是水平低、質量差,現在咱們追上來了,可客戶不了解啊。當初咱們和染野競爭浦汽的項目,浦汽那邊不也是這樣的態度嗎?」常務副總經理張建陽說道。

  「那一次,咱們是請了國資委出手,出台了一個鼓勵首台套應用的政策,浦汽才不得不接受了咱們的產品。實踐表明,咱們的技術是過硬的,浦汽在楓美生產線建成之後,對咱們的產品就完全信服了。現在國內這些汽車企業更新設備的時候,都是找國內工具機公司,沒人還會用國外設備了。」總工程師郭代輝說。

  「可現在老韓他們面對的是美國人,咱們總不能讓國資委去給通用汽車公司下命令吧?」詹克勤說了句笑話。

  韓偉昌說:「要說服美國人接受咱們的設備,比說服浦汽可難得多了。聽鄭康說,美國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國能夠生產高端工具機。在美國人眼裡,中國人也就是會踩踩縫紉機,生產點襪子、襯衫之類的東西。」

  「在一些中國人眼裡,也是這樣的印象。」唐子風笑呵呵地評論道。

  眾人都鬨笑起來。時下,網際網路上還真有這樣的說法,稱中國經濟靠的就是廉價勞動力和房地產,說這些話的,屢屢還都是一些頗有名氣的所謂專家。

  唐子風是個典型的甩手掌柜,只負責公司的整體策略,不做日常管理,所以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泡在網上看這些無聊的八卦。他看到這樣的文章之後,總是會下載下來,再用郵件群發給公司高管們,美其名曰奇文共享。一來二去,大家對這些梗也很熟悉了。

  「唐總不是說過嗎,咱們國家一向注意保持低調,目的是不讓別人感覺到威脅。現在看來,低調也有低調的壞處,弄得外國人真的以為咱們連幾台高端工具機都造不出來了。」張建陽說。

  唐子風說:「咱們是發展中國家,人家是發達國家。從來都只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出售設備,哪有反過來的?要知道,中國可是發展中國家裡的另類,換成其他的發展中國家,造不出高端工具機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能造出高端工具機,反而是不正常了。」

  韓偉昌說:「我們的海外業務人員反映,很多國家的人對中國都非常不了解,他們在國外聯繫業務的時候,經常遇到外國客戶向他們打聽中國人能不能用得上電,甚至還有一些外國人以為大多數中國人都吃不飽飯。」

  「不至於吧?」郭代輝說,「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外國人稍微上網搜一下,也應當知道中國的發展現狀啊。咱們現在別說是一線大城市,就算是咱們臨河這樣的三線城市,發展水平也不亞於美國的大多數城市了,美國人難道就不上網嗎?」

  唐子風說:「大多數美國人甚至不知道中國是在地球上的哪個位置,更別提了解中國的發展現狀了。像剛才老韓說的那個喬西特,作為巴爾的摩工廠的負責人,按道理來說也算是一個精英吧?可他印象中的中國也只是會生產襪子、襯衫,他甚至沒聽說過咱們臨河集團的大名,這難道不是井底之蛙嗎?」

  「唐總,你這個例子是不是有點太自信了?」張建陽笑著提醒道。

  唐子風說:「這還真不能算是過於自信。你想想看,巴爾的摩工廠是一家汽車廠,主要的生產設備就是各種各樣的工具機。喬西特對於國際上的大型工具機企業,還是應當有所了解的吧?咱們臨河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工具機企業,喬西特居然不知道,這不是咄咄怪事嗎?」

  「咱們的工具機出口量還是太少了,大多數的產品都是在國內銷售的,所以國外用戶沒聽說過咱們,也有一定的道理。」韓偉昌說。

  「這不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嗎?」詹克勤說,「國外客戶不了解我們,就不會買我們的工具機。而我們在國外的銷售量小,國外客戶就更不了解我們。要打破這個循環,還真是不好辦呢?」

  唐子風把頭轉向韓偉昌,說道:「老韓,你們銷售公司對這件事有什麼考慮?你先說一下你們的想法,大家給集思廣益地補充一下,你看如何?」

  第四百九十一章 藏不住的大象

  聽唐子風點到自己的名字,韓偉昌趕緊站起來,對眾人說道:

  「在海外市場進行開拓,我們目前還缺乏經驗。如果換成是在國內,遇到客戶對我們不了解或者不信任的情況,我們會多管齊下,一是進行品牌宣傳,給客戶形成一個鮮明的品牌印象;二是邀請客戶到集團或者到其他客戶那裡去參觀,讓他們實地接觸到我們的產品;第三就是開展技術研討,向客戶介紹我們的產品性能,用實實在在的數據來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