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莫靜榮只看了摘要部分,便放下報告,向徐茂問道。

  「如果臨機提供的材料是真實的,那麼的確是如此。」徐茂謹慎地回答道。

  「臨機提供的技術應當是可靠的。」劉智峰說道,「臨機又不是那種撈一把就走的鄉鎮企業,怎麼可能會向我們提供虛假的技術資料?如果最終我們證明他們提供的資料不實,完全可以向國資委投訴的。唐子風還很年輕,前途無量,他會拿自己的帽子來搞這種把戲嗎?」

  「染野那邊,價格上就沒有一點鬆動嗎?」莫靜榮又問道。

  劉智峰搖搖頭:「沒有。我和何繼安又談了好幾次,他跟我說,他們的日方經理堅決不同意降價,他也是無可奈何。」

  「你沒有說如果他們不降價,我們就要考慮選擇臨機了?」莫靜榮問。

  劉智峰說:「我已經說過了,臨機那邊的報價,我也給他看過了。聽說何繼安私底下還接觸過韓偉昌,具體談了什麼,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猜想,何繼安是應當知道臨機這件事的,可就是咬住了牙,不肯讓步。」

  「哼,染野還真的以為我們離了他們就造不出車了?」莫靜榮恨恨地說道。

  「莫總,染野的技術還是更可靠的。」徐茂趕緊勸道,聽莫靜榮的意思,好像是要改主意了,這讓徐茂有些方。

  天地良心,徐茂反對採用臨機的設備,沒有一點私心在內。他只是打心眼裡就不相信國產設備,覺得還是進口設備用起來更踏實。

  這些年,浦汽採購了不少國產工具機,在使用中也沒出什麼大問題。但在徐茂看來,這只是因為這些工具機都比較簡單,屬於中低端工具機,國外工具機企業不屑於做,所以選擇國產工具機也無妨。

  多工位專用工具機可不是一台簡單的加工中心,而是十幾台、幾十台工具機的組合,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設備。這樣的設備,讓國內企業來提供,徐茂真的缺乏信心。他是技術部長,是要對未來生產的汽車負責的,如果生產線上一水地都是國產設備,徐茂總覺得自己是走在鋼絲繩上,戰戰兢兢。

  「我也希望採用染野的設備,但現在這個情況,你讓我怎麼和集團辦公會匯報?」莫靜榮滿臉無奈地問道。

  「臨機提出的技術方案,看起來是可行的。但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臨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過多工位工具機成熟應用的案例。集團在選用主要設備方面,有過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設備供應商必須有過成熟應用的經歷,否則是不予考慮的。莫總,用這個理由向集團辦公會匯報,是不是可以呢?」徐茂建議道。

  「臨機的多工位工具機是有成功應用經歷的。」劉智峰說,「老徐,你是親自到漁源的大河無人機公司去考察過的。大河無人機公司的生產線,就是由臨機建立的,其中包括了多種型號的多工位工具機,有一些工具機的工作模式和咱們所需要的工具機基本一致。」

  「大河無人機,使用的多數都是鋁合金構件,而咱們的汽車使用的是碳素鋼,這能是一回事嗎?」徐茂反駁道。

  劉智峰說:「這個問題,臨機方面也回答過,他們說多工位工具機設計的難點主要是在刀具的配合上,在這方面,加工鋁合金構件的工具機和加工碳素鋼的工具機,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徐茂道:「沒有明顯的區別,那也是有區別。再說,臨機自己的解釋,咱們也不能完全採信吧?我記得何繼安就說過,加工的材質不同,刀具的振動強度就完全不同,這會影響到刀具間的配合關係。這就像咱們造車一樣,汽車開100碼和開200碼,對結構的要求能是一回事嗎?」

  「……」劉智峰沒詞了。

  術業有專攻,汽車企業對工具機的確不精通,工具機設計中有哪些門道,連徐茂都說不上來,更別提劉智峰這個只開過工具機的採購部長。劉智峰明白徐茂是在強詞奪理,但莫靜榮是站在徐茂一邊的,劉智峰又有什麼辦法?

  「要不,老劉,你去給何繼安下一個最後通牒,告訴他如果染野堅持不降價,我們就要選擇臨機的工具機了。你把技術部的這份審核報告也拿給何繼安看一眼,讓他知道我們不是說著玩的。」莫靜榮最後這樣說。

  「好吧……」劉智峰很勉強地答道,接著又多問了一句:「莫總,如果他們還是不降價,咱們真的打算用臨機的工具機嗎?」

  「這件事……你和何繼安談過再說吧。」莫靜榮含糊地答道。

  即便是看到浦汽技術部的審核報告,何繼安還是有些將信將疑。浦汽技術部也是浦汽的部門,劉智峰為了壓染野的價格,聯手技術部來出具一份假報告,也是完全可能的。不過,考慮到國企內部的機制,何繼安對這份報告的真實性又有幾分相信,口風終於有所鬆動,答應會再向公司請示一下,爭取能夠給浦汽降價幾個百分點。

  「文珺,唐總,你們可別掉以輕心,徐茂和莫靜榮是一心想用染野的設備的,只是卡在價格上,一時無法決斷。如果染野真的降價了,你們可就沒戲了。」

  在浦江的一家麥當勞里,二五仔董霄笑嘻嘻地對唐子風和肖文珺說道。兩個三歲多的孩子坐在他們旁邊,興高采烈地啃著炸雞翅,其中一個是唐彥奇,另一個則是董霄的孩子。唐子風和肖文珺這次是帶著孩子到浦江來玩的,好吧,至少對外的名目是這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