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工廠里的機加工要求是很穩定的,左右不過就是車一根軸,或者銑兩個花鍵,常規工具機再創新還能新到哪去?

  過去中國的工具機企業工藝水平差,生產的工具機精度低、質量差,如染野這類外資工具機企業的產品即便價格比國產工具機高得多,用戶捏著鼻子也得認了。這些年,國內工具機企業的工藝水平不斷上升,工具機的性能與質量與外資或者進口工具機差異已經不那麼明顯了,這時候大家比拼的就是價格了。

  日本產品最初就是以價格優勢打敗歐美進而成就了「日本製造」的盛名。但當亞洲四小龍崛起之後,日本產品的價格優勢就受到了挑戰。再到中國開始發力,日本產品在用戶心目中終於也變成他們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與過去的歐美產品一樣,以價格虛高而著稱。

  何繼安有在國企工作多年的經驗,他對染野中國公司的成本構成進行認真研究之後,悲哀地發現如果要打價格戰,染野無論如何也不是臨機這類中國企業的對手。

  日元升值之後,日本本土的用工成本大為提高,而這些成本是要由中國公司來幫助分攤的。染野中國公司有十幾個從日本派來的高管和普通員工,他們的工資水平十倍於何繼安等中國雇員的工資,而他們幹的活卻少得可憐,完全就是一群寄生蟲。

  除了用工成本,日企的日常管理成本也同樣離譜。為了維持日資企業的高端形象,染野公司規定員工出差必須住五星級酒店,你想找個快捷酒店住幾宿,幫公司省點差旅費,換來的絕對不是日本主管的表揚,而是一通斥責。

  中國的各種媒體都對日本人的嚴謹讚不絕口,而身處日企的何繼安卻知道,日本人的工作作風與其說是嚴謹,不如說是刻板,是在一本正經地糊弄。日企里有各種各樣的規章,辦一件事要走無數的流程,而每一個流程上的員工並不在乎這件事是好是壞,只看它是否符合規定。

  說得更明確一點,大家對待本職工作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的,一旦出了事,上峰無法追究到自己頭上,這就行了。有很多事情,明明是有利於公司業務發展的,但因為其中有個別細節不符合過去的規定,辦事人員就會卡著不放,為此而損失掉的商機不勝其數。

  何繼安不愛染野,但他卻很擔心染野會完蛋。作為一家跨國企業的染野,當然是不那麼容易完蛋的,但何繼安是受僱於染野中國公司的,這只是染野的一家分公司,如果它無法在中國市場上為染野創造利潤,染野總部遲早是會考慮撤銷這家分公司的。

  何繼安已經是過了五十歲的人了,重新擇業對於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他所希望的,就是染野中國公司能夠多存在幾年,最好能夠一直拖到他退休之後再倒閉,那時候他就沒啥牽掛了。

  日本人的刻板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何繼安不犯錯誤的情況下,染野中國公司輕易是不會解僱他的。所以,在何繼安看來,他自己的命運是和染野綁在一起的,別人可以糊弄,他不能糊弄,他必須想方設法地為染野續命。

  他是染野中國公司唯一的忠誠員工。

  反觀一臉壞笑坐在何繼安對面的韓偉昌,那心情卻是如臉色一樣燦爛。臨機的業務蒸蒸日上,韓偉昌相當於坐在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上,極目四望,海闊天空,沒有任何的憂慮。

  這一次到浦汽推銷多工位工具機,韓偉昌知道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染野。他很想戰勝染野,但同時也沒有什麼思想負擔,勝自可喜,敗亦無憂。如果這一次敗了,說明臨機還有技不如人之處,大不了接著砸錢搞研發就是了,時間是在臨機一邊的。

  反之,如果臨機贏了,那麼就意味著市場天平永遠地向臨機這邊傾斜過來了。以往的經驗都表明,中國企業一旦在某個市場上打開了缺口,後續的發展就是不可遏制的。中國企業有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把一個產品做成白菜價,哪家國外企業能夠擋得住這樣的競爭。

  韓偉昌聽到何繼安的邀請時,便毫不猶豫地接受,正是源於這樣一種勝利者的心態。他今天來赴約,就是為了看何繼安的難堪,為了在何繼安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功。

  「老韓,你就別看兄弟我的笑話了。實不相瞞,兄弟我現在已經被你們逼得走投無路了,我今天約你老韓,就是想請你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拉兄弟一把。」

  何繼安繼續賣慘,一副落魄潦倒的樣子。

  「何總這是什麼話?你是國際大牌公司的銷售部長,我就是一個小小的國企職工,我還想著啥時候我們臨機不行了,能夠投奔到你何總名下去當個推銷員呢,你怎麼反過來讓我拉你一把?」韓偉昌嘴不饒人地說。

  「老韓,咱們也別繞彎子了。浦汽那邊聯繫我了,說他們看中了你們搞的多工位工具機,不想要我們的產品了,是不是有這麼回事?」何繼安結束口水話,進入了正題。

  韓偉昌得意地點著頭,說道:「沒錯啊,我們的多工位工具機,質量又好,價格又便宜,而且售後服務也強,莫靜榮除非腦袋被驢踢了,否則憑什麼要你們染野的產品?」

  「你們啥時候搞的多工位工具機,我怎麼沒聽說過?」

  「我們搞多工位工具機,啥時候需要向何總請示了?我告訴你吧,早在十年前,我們就已經在搞了,這前前後後,投了20多個億呢。老何,你也是在國企呆過的,你應該知道,20多個億投進去,會是什麼樣子,別說幾台汽車工具機,就算是造航母的工具機,我們也能弄出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