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仲年說:「這一段你參與臨機的事情比較少,所以這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小唐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就是開發汽車製造的專用工具機,集團拿出了五個億來做這件事,目前還是剛剛開始,沒太多成果,也沒來得及請你參加。」

  「這件事我倒是聽子風說過一句,不過,他可沒說要拿出五個億來做。五個億……這可是一個大工程了!」肖文珺很是感慨。

  「五個億隻是第一期投入吧,未來還要追加,十億、二十億,都有可能的。」唐子風輕描淡寫地說。

  「你牛!」肖文珺嗆了一句,不過內心也承認唐子風有吹牛的資格。相比其他企業,臨機集團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確是非常慷慨的。

  高額的研發投入帶來了產品的升級,而產品的升級又讓臨機集團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從而能夠支撐起這樣的研發,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其他一些企業的領導也有這樣的意識,但卻缺乏唐子風這樣的魄力,尤其是不敢覷覦國際市場,只敢在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上撲騰,所以也就沒有這麼大的手筆了。

  「秦叔叔的意思是說,你們搞的汽車工具機,和蘇化他們想要的無人機工具機有共通之處,你們可以把汽車工具機上的技術遷移過去?」

  以肖文珺的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了秦仲年說這些話的目的。

  按行業劃分,汽車行業是工具機行業最大的客戶,沒有之一。早些年,中國的汽車行業相對比較落後,全國汽車年產量不過是幾十萬台,產能分布在數十家汽車廠,最大的企業年產也不到10萬台,所以汽車專用工具機的概念並不突出。許多汽車企業都是使用通用工具機來加工汽車零配件,正如大河公司用通用工具機加工無人機配件一樣。

  近年來,國內汽車產業迎來了大發展,汽車產能以每年幾十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全國汽車總產量已經超過了500萬輛。

  規模化的生產產生了對專用設備的需求,尤其是對專用工具機的需求。

  比如說,汽車中有大量的盤類零件,需要有雙主軸、雙刀盤的數控車床,以便一次性地完成盤類零件兩個面的加工,提高生產效率。

  再比如說,有些汽車零件生產批量大,但只限於幾種加工方式,這就要求加工中心不需要配備擁有過多刀具的刀庫,只需要少數幾把刀具即可,這樣就能夠降低加工中心的造價,節約汽車企業的設備投資。

  中國工具機行業過去沒有專門針對汽車產業的發展而進行產品研發,當汽車產業突然發展起來之後,國內工具機企業便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機械工業聯合會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汽車行業中八成以上的裝備依賴於進口,國產工具機只能占據20%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勢。

  唐子風聲稱要投入五億元資金用於汽車工具機的研發,就是基於這樣的背景。

  第四百六十章 正說反說都是你有理

  「丹機、常機、箐機,都已經盯上了汽車專用工具機這個市場,不過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他們目前的研發思路還是集中在傳統鏜銑床、加工中心這方面,沒有考慮開發專用多工位工具機。

  「最初,我們技術部提出的研發思路也是如此,因為多工位工具機的開發難度太大,我們以往缺乏這樣的技術儲備,研發有很大的風險。是小唐在集團辦公會上力排眾議,要求我們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進行研發。」秦仲年向肖文珺介紹著情況。

  「這麼說,臨機是打算搞多工位工具機了?」肖文珺問道。

  一個機械零件的加工,很少是只涉及到一個加工位置的。比如工廠里最常見的法蘭盤,就是在一個金屬盤面上開若干個孔眼。用傳統工具機加工法蘭盤,每次只能加工一個孔眼,加工完了需要把法蘭盤從夾具上拆下來,換一個位置重新夾裝,再加工下一個孔眼。

  所謂多工位工具機,就是在同一台工具機上設計若干個刀軸,操作的時候各個刀軸上的刀具同時工作,一次性地完成多個位置的加工。如前面所說的法蘭盤,如果使用六個工位的銑床,就可以一次加工出六個孔眼,減少了反覆拆裝工件的麻煩,而且也能避免由於重複夾裝位置不精確而導致各個孔眼分布不均。

  汽車中有許多大型的零部件,包括數百個加工面,如果每個加工面單獨進行加工,並且每次都要重新夾裝,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極其容易出現差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汽車行業中廣泛地使用各種多工位工具機,工件一次夾裝到位之後就不需要再挪動了,工具機會自動地找到各個加工位置,選擇恰當的刀具完成加工。

  多工位工具機的好處是誰都能夠看到的,但設計多工位工具機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同一台工具機上組合車、銑、鏜、鑽、磨等各種功能並不難,但要讓這些刀具各司其職且互不干擾,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了。

  比如說,金屬切削都是有震動的,若干把刀具同時進行加工,相互間是否會發生共振,如何消除這種共振,又如何補償因為其他刀具的震動而帶來的精度影響,都是足夠讓像秦仲年這樣的頂尖工具機設計師也不免產生畏難之心的事情。

  再比如說,對零件各個部分的加工時間有長有短,如果不能設計好加工的節拍,就會出現其他部分都已經加工完成,只剩下一個部分占用整台工具機的情況。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多工位的設計就非但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反而是降低了工具機的利用效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