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肖文珺撲哧一聲就笑出來了:「子風,這恐怕是你給大家洗腦的結果吧?當初你們為了把韓資工具機企業擠出去,可是編了很多關於韓國人的段子。還有王梓傑搞的那個辨識網,也是成天傳播國貨優于洋貨的觀點。別說你們高灘園區,連我們清華都有很多學生相信了你們的宣傳呢。」

  「我們本來也沒說錯嘛。」唐子風說,「你是搞技術的,你敢說中國的技術完全不如國外?」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我難道不像一個問題少年嗎

  「中國的技術當然不如國外。」肖文珺斷然地說,說罷,她又換了個說法,「應當這樣說吧,和十幾年前相比,我們現在和國外的差距,已經很小了,大多數領域的差距都縮小到了代際之內,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就工具機來說,中低端工具機方面,咱們國產的並不比國外的差,如果是同樣價格來對比,我們的工具機甚至比國外的更好。現在懂行的企業都願意買國產工具機,花錢少,性能和質量相差不多,售後服務還更方便。

  「高端工具機方面,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比較明顯,尤其是高精度工具機,很多型號我們還是空白。不過,也有一些型號我們已經做得比國外好了。」

  「嗯嗯,肖教授總結得好。」唐子風拍了一記馬屁,接著又問道:「那麼,以肖教授的看法,國產的高端工具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達到和國外並駕齊驅的程度呢?」

  「看你怎麼定義這個並駕齊驅了。」肖文珺說,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她是很講究邏輯縝密的,不像唐子風那樣沒個正形。

  唐子風說:「我想應當是三個層次吧。第一個層次是能夠實現進口替代,國外卡不住我們的脖子;第二個層次是具有競爭力,和國外產品各有千秋;第三個層次就是全面碾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肖文珺撇了撇嘴,唐子風說的最後一個層次,實在有些狂妄了,讓她不能不表示一下鄙視。不過,類似這樣的話,唐子風在她面前已經說過不止幾十次了,她多多少少也受了一些影響,思考問題的時候難免要拿第三個層次來作為目標。

  「第一個層次,我估計有五年時間應當足夠了。」肖文珺回答道,「前一段時間,我們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咱們國家在很多高端工具機型號上都處於突破的邊緣,用五年時間達到能夠替代進口的水平,應當問題不大。」

  「曉惠也向我匯報過這個情況,她說在04項目組研製的幾種工具機,都卡在幾個著急節點上,一旦突破,後面就沒什麼障礙了。」唐子風說。

  肖文珺點點頭,接著說道:「你說的第二個層次,我估計需要有十五年吧,到2020年前後,咱們在一些型號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另外一些型號上略遜一籌,形成各有千秋的格局,希望很大。再至於說第三個層次,這是你們文科生去想的問題,我可回答不上來。」

  說到最後,肖文珺笑了起來。他們這個家,是典型的文理合璧的家庭,唐子風是個很純的文科生,思維方式與肖文珺完全不同。

  肖文珺一開始對於文科生是很看不上的,覺得文科生不外乎就是能空口說白話,沒啥真正本事。與唐子風接觸久了,肖文珺逐漸發現文科生的思維方式也是有其可取之處的,至少在分析社會問題的時候,唐子風就比她這個純粹的理科生看得更透徹。

  比如唐子風說的第三個層次,也就是有朝一日中國的工具機技術能夠發展到碾壓西方國家的水平,以肖文珺的看法,應當是不切實際的。想想看,西方國家有幾百年的技術積累,西方工具機巨頭手裡有大量的專利,肖文珺他們隨便用一個公式,都是以西方人的名字命名的,中國要想取西方而代之,甚至達到碾壓的程度,怎麼可能呢?

  的確,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是很快,但人家西方人就不發展嗎?你發展得快,是因為人家已經替你探過路了,你只需要跟著走就行。等你追到前沿的時候,前面沒有現成的路了,大家遇到的困難是一樣的,憑什麼你能夠做得比別人更好呢?

  但過去十年的經歷,讓肖文珺覺得唐子風的預言似乎也是有道理的。十年前,肖文珺根本無法想像中國今天會有如此的成就。

  以肖文珺研究的領域而言,十年前,她的導師們還在苦哈哈地研讀國外的文獻,國外學者所做的那些研究,對於國內學者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在那個時候,國際頂尖的學術刊物上極少會出現來自於中國的文章,國內學者到國外去參加學術會議,也只有坐在下面旁聽的資格,極少能夠獲得發言的機會。

  但短短十年時間,情況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現在別說肖文珺自己,就是她帶的博士生,在國外頂尖刊物上發表文章都已經不算是什麼稀罕事情了。一些影響力很大的學術會議,也開始選擇在中國舉辦,中國學者站在講台上誇誇其談,一幫老外坐在下面聽得全神貫注,這也是很尋常的場景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以肖文珺的知識結構,是很難做出解釋的。中國的科學家很努力,這不假,但國外的科學家也很努力啊,為什麼中國的成果就會不斷增加呢?

  針對這樣一些問題,當她去參加唐子風、王梓傑、梁子樂等人的聚會時,卻發現這些文科生對此毫不驚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