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市場部人員詳細打聽,這才知道,對方是在無意中發現華夏CAD的開源資源中,有一個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模塊。他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載了華夏CAD以及那個專用模塊,運行之後效果良好,成功地計算出了刃口幾何形狀,而花費幾乎為零。

  其實,刃口幾何形狀計算的模型是公開的,轉化為程序並沒有太大的難度,有一些企業自己也能開發出這樣的程序。圖奧向那家客戶報出的價格不菲,也是為了維護整個產品價格體系的需要,實際的投入並不多。

  在沒有開源軟體的時候,機械企業如果要向軟體公司訂購這種模塊,就必須支付高額費用,否則就只能自己去寫代碼。現在有了華夏CAD這個開源平台,有些企業直接就把自己過去編寫的代碼傳上來了,供缺乏開發能力的同行們使用。

  這些上傳代碼的企業並沒什麼經濟上的訴求,就是單純地覺得自己已經把代碼寫出來了,分享給同行用一用也無妨。這就像大學裡有些學生上課時記了很多筆記,考試前就直接發到班級群里和同學共享了,這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可這一個舉手之勞,就壞了圖奧的好生意了。圖奧公司以往賺的就是這種開發的錢,現在人家直接可以在網上找到免費的,還有誰願意給圖奧公司付款呢?

  開源軟體還有一個優勢是商業軟體所不具備的,那就是用戶在下載了開源軟體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軟體進行修改。就比如說上面那家客戶,在下載了開源的刃口幾何形狀計算軟體之後,結合自己公司的需要,對其中的一些參數做了調整,取得了一些預料之外的效果,這是使用商業軟體所難以獲得的便利。

  那家客戶得了這個便宜之後,便在自己的圈子傳授起經驗來了。隨後,便有好幾家準備向圖奧訂購軟體的企業撤回了自己的訂單,聲稱是獲得了其他的解決方案。圖奧市場部托人打聽,發現這些所謂的解決方案,其實都是華夏CAD官網上的開源資源。

  「這樣下去,咱們起碼有一半的業務要流失掉!」

  克維克衝著柯倫喊道。原以為華夏CAD轉向開源只是一場小孩子賭氣的鬧劇,誰曾想,還真影響到圖奧的核心業務了。客戶沒看中華夏CAD本身,卻看中了外圍開發者提供的那些開源資源,這真是一件糟糕透頂的事情。

  「我們這邊也接到了一些客戶的反饋,他們認為我們以往對定製項目的收費太高了,明明是人家可以免費提供的模塊,我們卻要收幾十萬美元的開發費用,客戶們表示難以接受。」柯倫怯怯地匯報導。

  在克維克發脾氣的時候匯報這樣的事情,絕對屬於火上澆油。可柯倫也不能不匯報,因為克維克遲早是會知道這件事的,到時候難免還要追究柯倫一個知情不報的責任。

  「廢話,我們如果不收這麼高的開發費用,我們哪有資金去保持軟體的更新?他們購買CAD的時候怎麼不說太便宜了!」克維克果然大為惱火,把桌上的東西摔得啪啪作響。

  早在10年前,唐子風就和李可佳探討過這個問題,圖奧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縱容盜版,看似損失了正版的銷售收入,實則是在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以便未來從定製服務中收取高額的回報。

  圖奧CAD的售價,從中國用戶的角度來看是很貴的,但考慮到西方國家的軟體工程師工資水平,這樣的售價並不足以讓圖奧公司獲得暴利,軟體銷售收入充其量也就能夠維持公司的日常運營而已。

  圖奧公司的主要利潤,來自於為客戶定製功能模塊。有些功能模塊實際上很簡單,但客戶不知道圖奧CAD的源碼,就無法自己開發,或者只能用其他系統開發一個程序出來,計算出結果之後,再導入到圖奧CAD里去,這無疑是非常麻煩的。

  一些企業為了提高設計效率,只能請圖奧公司幫忙開發一些專用模塊。圖奧公司根據模塊的開發難度,收費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不等,對於那些大型企業來說,這樣的支出也是可以承受的。

  順便說一下,這些機械企業自己也同樣做這樣的生意,它們出售給客戶的設備報價不高,但隨便一個零配件都能收幾百、幾千美元。客戶不可能自己去製造這些零配件,也就只能接受廠商的訛詐了。

  再往下游,那些購買了機器設備的企業,所生產的消費品又何嘗不是這種套路。一部手機3000元,換一個屏就要1500元,你不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可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個攪局者,聲稱有大批免費的手機屏幕可以提供,而且如果他們提供的屏幕和你的手機型號不一致,只要拿剪刀咔嚓咔嚓修剪一下,裝上來也能用。有了這樣的福利,誰還會跑到專賣店去換1500元的屏呢?

  「這家新經緯公司,好像就是圖奧在中國市場的所謂戰略合作夥伴吧?這件事情還是你促成的吧?」

  克維克盯著柯倫,想起了一件陳年往事。

  圖奧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很多,對外都是這樣聲稱的,在公司內部則有區分。有些戰略合作夥伴是真正的,與圖奧公司有密切的關係,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損俱損、一榮皆榮。另外一些戰略合作夥伴,就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口頭上了,雙方互相承認的原因,只是為了某種公關需要,實際上的業務瓜葛並不多。

  圖奧公司與新經緯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確是柯倫經手的,不過提出這個方案的是圖奧的中國分公司。圖奧中國公司提出與新經緯公司合作的原因,在於華夏CAD當時正在中國市場上攻城掠地,擠壓圖奧的市場份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