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曉惠無奈了,她只得轉向肖爾特等人,把唐雎的故事簡單說了一下,然後總結說:「韓部長的意思是,這件事情有領導同志發話了,所以我們的決心是很大的,希望你們不要低估了我們的決心。」

  「要不,我們向公司總部請示一下吧。」肖爾特態度軟了。剛才這場談話中,他得到的信息太多了,一下子分析不過來,他需要爭取一點時間,來認真揣摩中國人的真實意圖。

  「我可以給你們三天時間。如果三天過後你們依然不能做出決定,那你們就回去吧。」韓偉昌說道。

  離開韓偉昌的辦公室,肖爾特一行沒有急著回招待所,而是呆在戶外商量開了。

  「巴博卡,默斯,你們覺得韓的話是真的嗎?」肖爾特問道。

  巴博卡點點頭,說:「至少他的身份是真實的。我剛才已經打電話問過我在中國的朋友了,他們確認韓偉昌的確曾是臨機集團銷售公司的總經理,而且和我的這些中國朋友都非常熟悉。」

  「也許中國人就是故意找一個這種身份的人來和咱們談判,目的就是給我們造成一種錯覺。」默斯說。

  「什麼錯覺?」巴博卡問,「你是說,你剛才產生的那些錯覺嗎?」

  「巴博卡,我只是不希望我們被人當成傻瓜而已。」默斯怒道。

  巴博卡聳聳肩膀:「很遺憾,恰恰因為你自己的原因,你失敗了。」

  「巴博卡,你作為亞太區的專員,事先連這個韓偉昌的來歷都沒有弄明白,你有什麼資格指責我?」

  「夠了!」肖爾特怒喝了一聲。剛才的事情就夠讓他糟心的了,這兩個蠢下屬居然還在吵架,真是讓人煩透了。

  「我現在不關心你們剛才犯了多少錯誤,我只想請你們回答,你們覺得中國人有多大的決心?」肖爾特吼道。

  「我覺得,他們的決心是真實的。」巴博卡說,「齊教授不也說了嗎,這件事情驚動了他們的上層,而上層一旦發了話,正如那位漂亮的女翻譯說的,那是非常嚴重的。」

  默斯說:「但是,他們讓我們必須降價20%以上,這個要求是我們難以接受的。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我們恢復供貨而已,降價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添頭,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拒絕這個額外的要求。」

  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是唐總的功勞

  「我倒是覺得,降價這個要求,在中國人心目中,甚至比恢復供貨更為重要。」肖爾特幽幽地說道。

  「為什麼?」默斯不解。

  肖爾特說:「我剛才一直在分析那位女翻譯給我們講的故事,似乎她是在暗示我們,這件事的關鍵在於有上層官員發怒了。韓和姚都向我們表示過,他們是希望與我們合作的,但他們的上層卻做出了要與我們對抗的決策。

  「韓和姚要想說服他們的上層,就必須拿出一些談判成績來。僅僅是讓我們恢復供貨,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是一個明顯的勝利,不過是回到了起點而已,而他們曾經遭受過的羞辱,並沒有得到洗刷。我想,他們的上層是無法接受這個結果的。」

  「你的意思是說,為了讓中國人找回他們的面子,我們必須接受降價的條件?」默斯問道。

  肖爾特掃了他一眼,冷冷地問道:「你的意思呢?」

  默斯說:「我認為,中國人是需要我們的,如果離開了我們的工具機,他們在五年內將無法生產出合格的飛彈,這對於他們的戰略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即使我們不答應他們的降價要求,他們也必然會向我們妥協,我們完全沒必要蒙受這樣的損失。」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中國人不妥協,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的確,我們是會有一些損失,甚至有一些風險,但他們承受的風險更大。」

  「我們為什麼要為了讓中國人承受風險,而甘願自己去承受風險呢?」

  「可是,這對於歐盟的利益是有好處的……」

  「默斯先生,給你發薪水的是博泰公司,而不是歐盟。」肖爾特說道。

  默斯啞了。肖爾特的話里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直接給他默斯發薪水的,是肖爾特,如果他繼續與肖爾特槓下去,自己的飯碗就堪憂了。

  捫心自問,打擊中國的國防建設,對博泰公司來說,連一毛錢的好處都沒有,甚至歐盟也並無與中國爭霸的想法。這件事完全就是損人不利己的,博泰有什麼必要去與中國人較勁呢?

  「肖爾特先生,你認為,如果我們答應向中國人提供工具機,他們真的會放棄現有的研發計劃嗎?我聽那位於小姐介紹的研發計劃已經非常詳細了,他們沒有理由不繼續做下去。」巴博卡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質疑。

  肖爾特說:「這恰恰是我急於要與中方達成合作的原因。如果我們現在就答應中方的條件,那麼中方就沒有什麼必要去自己開發工具機了。要知道,一種工具機開發出來,必須有足夠的銷量才能收回研發成本。

  「如果82廠購買了我們的銑床,他們就不可能再採購滕機的銑床。這樣一來,滕機無法收回在銑床研發上的投入,也沒有足夠的使用數據來支撐後續的改進,他們的研發計劃就只能半途而廢了。」

  「你的考慮非常周全,我完全贊同。」巴博卡說道。

  擴大對中國的工具機銷售,對巴博卡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亞太區的日本已經進入經濟停滯的狀態,工具機需求量很小。韓國雖然有一些需求,但畢竟只是個小經濟體,需求量有限。再至於說東南亞、澳新等國,工具機市場也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章節目錄